他是我國頂尖數學家,出走北大赴麻省,卻說了讓人臉紅的三句話!

2020-12-04 名師苑

談及中國最頂尖的數學家,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華羅庚、陳景潤等老一輩數學前輩身上。而實際上,近年來中國依舊有不少堪稱頂尖級別的「數學新星」冉冉升起,取得極高的研究成果。而許晨陽,就是其中的一位。

2017年9月,才36歲的許晨陽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而同時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還有施一公和潘建偉院士。這個尚還年輕的數學界閃亮「新星」,因此一舉成名;許晨陽這個名字也一下子躍入人們的視線。

高中時期,許晨陽就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妥妥的「數學天才」。當時他已經因為出色成績入選四川省數學奧賽代表隊,並且在奧賽決賽中以高水平一舉拿下金牌。隨後,許晨陽入選國家隊,1999年被北大數學系直接錄取,開啟更為輝煌的「開掛之路」。

北大數學系,數學天才層出不窮,個個堪稱「神仙打架「。而許晨陽卻憑藉自己的高智商、不懈努力擁有了雙重加成,成為了」學霸中的學霸「。僅僅用了三年時間,他就以極為優異的成績本科畢業,並且繼續留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

2004年,順利碩士畢業的許晨陽得到赴美留學的機會,於是前往水平最為頂尖的世界高校之一——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他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進入猶他大學工作。

在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與履歷之後,生活穩定、收入頗豐,而許晨陽並沒有就此留在美國。2012年,這個優秀的數學天才放棄了現有的一切,回到了北京大學,加入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全身心投入於國內的全新事業中去,將滿腔熱情傾注於教育和科研上。

隨後,許晨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驚嘆不已的成就。2013年,獲得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兩份大獎收入囊中;2014年,再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同年被評為北大長江特聘教授;

2016年,獲得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印度科技部和國際數學聯盟共同頒發的拉馬努金獎,該獎項每年頒予國際上未滿45周歲、作出接觸科研工作的發展中國家的青年科學家;同年入選中國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7年,入選龐加萊研究所講座教席,是當時為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入選的中國青年數學家;同年9月9日,許晨陽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一百萬美元。

至2018年,許晨陽已經整整回國六年,期間獲得數不清的傲人成績,尤其在代數幾何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推動中國在該數學領域不斷發展、取得新突破。而許晨陽不僅僅在數學研究上成果斐然,同時在教育領域辛勤耕耘,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年輕人才。許多北大學生上過他的課,都紛紛高呼「豁然開朗」。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80後優異數學家代表,卻在回國工作六年後轉身赴美國麻省,著實令人感到錯愕又惋惜。2018年,許晨陽突然選擇了離開北京大學,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消息一出,許多人一時間都感到十分不解。

面對採訪,許晨陽十分真摯地表達了自己內心所想。他認為中國的數學正處於一個趕超地位,並且越來越多優秀博士湧現、高水平學者更是層出不窮。如果能夠以此形成一個正向的積極循環,未來的發展前景是相當光明的。自己選擇赴麻省,一方面考慮到自我的發展,同時更想要以此幫助國家在代數幾何方向取得更高的成就。「參與國際合作,才能取得話語權。」

而臨行前,許晨陽還留下了這樣三句振聾發聵的話。他認為,國內的教育環境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學風比較浮躁,學術研究目的不夠單純專一,且急於求成;二是學術造假現象比較常見,也沒有具體嚴厲的懲處;三就是對年輕人才的支持不夠,一些年輕的優秀人才很難有大展拳腳的機會。

這樣三句話,看似簡單,卻讓學術界的人聽著面紅耳赤,無不臉紅。確實,只有當問題得到糾正、學風得以肅整,才能保證國內科研環境欣欣向榮,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對此,你有什麼理解?你又是怎麼看待許晨陽的「出走」呢?

相關焦點

  • 他是世界一流數學家,留北大五年毅然出走美國:說三句話讓人臉紅
    不可置否,北大是我國數學學科實力最強的一流學府,不知多少數學天才匯聚於此,又從這兒走向了更加輝煌的未來。他們之中幾乎個個都是數學領域的領軍人物,要麼年紀輕輕就在學術研究上大有作為,或是逐漸成為享譽國際的青年數學家。常人聽聞這些「大佬」們的名字總感到遙不可及,往往只有遠望感嘆的份。
  • 北大的數學天才,回國任教6年後重返美國,留下三句話讓人反思
    在你的印象裡,我國的大數學家都有哪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華羅庚、陳省身、陳景潤等人,他們確實是國內曾經最頂尖的大數學家,但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的數學界,我國已經有個"80後"數學家闖出了一番新天地。
  • 北大最有名的3位數學天才,都紛紛出走美國,這是為什麼?
    北大的數學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的多。但是,筆者查看相關的資料後發現,北大的數學天才,在完成學業以後,都會到國外留學,最終成為國外名校的教授,卻不回到中國服務。這既讓人感到可惜,也讓人感到無奈。特別是北大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數學天才,都是留在美國,讓人非常的痛心。
  • 北大黃金一代,齊聚美國,僅有一位還留在國內,是學術能力不夠嗎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級的2所大學。有一句話流傳很廣,半數英才聚清華,清華英才在姚班,清華姚班確實匯集了大部分天才。但在數學方面,頂尖的天才人物大部分卻在北大。04年碩士畢業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麻省理工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2年學成回國,全職加入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13年成為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次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被評為長江特聘教授。16年獲得拉馬奴金獎,2017年獲選龐加萊講座教席,這是唯一入選龐加萊講席的中國青年數學家。
  • 世界級北大數學天才遠走美國大學,給國人留下3句話,發人深省
    但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卻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位來自中國的世界級北大數學天才遠走美國大學,給國人留下3句話,發人深省。在這一方面,許晨陽就是我們中國80後一代數學家當中的傑出代表,在數學領域方面取得了很多高深的造詣,在我國的知名頂級學府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之後,留學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
  • 北大「黃金一代」數學天才,任教六年後出走美國,怒扔三句話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對於國內清華北大兩所院校的分類,我們更相信北京大學第偏向於文科的高校,而清華大學則是理科型高校的代表,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北京大學除了其一系列優異的文科專業外,它的數學系也是國內當之無愧的翹楚,如果追溯北京大學數學系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看出它到底有多牛了。
  •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發展後出走美國,獲得榮譽大獎,出走原因揭曉
    北大數院的學習難度是業內公認的高,但即便如此,許晨陽不僅高標準完成了學業,而且還提前了1年時間完成左右本科階段科目的學習,讓人驚訝不已。 本科畢業後,許晨陽選擇繼續在北大讀研,成功獲得北京大學碩士學位。
  •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任教六年後又回美國,留下三句話令人深思
    數學家一直是人們很崇拜的一個職業,因為數學家的邏輯思維很強,一般人無法成為數學家,當我們談起知名的數學家,我們總會想到陳景瑞、華羅庚等老一輩等頂尖科學家,但是我們很少提及新一代的80後、90後數學家,目前已經有一位我國優秀的80後數學家在國際上享譽盛名,闖出了自己一番天地。
  • 北大天才數學家許晨陽,斬獲500萬大獎後赴美,現再獲世界大獎
    長期以來,我國對數學的重視程度都不夠高:從2015年到2019年,中科院三屆院士增選情況來看,一共增加了200位院士,數學領域只增加了10人,僅佔5%;從新中國院士制度確定以來,我國一共也僅有71位數學院士,現在還健在的只剩50人,即使像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也沒有一個專職的數學院士(丘成桐不是清華大學專職院士)。我國就沒有非常優秀的青年數學家?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歸國,6年後出走美國,留下了3句話
    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但是,在北大的舞臺上僅僅任教6年之後,又毅然決然地返回美國任教,給我國的學術界留下了三句發人深省的話。他,就是中國數學天才許晨陽。許晨陽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11月10日,中國80後數學家許晨陽獲得2021年度科爾代數學獎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得知這一好消息,國人震驚、欣喜、自豪和驕傲。要知道這是科爾代數學獎第一次花落中國,許晨陽也成了首位獲得這一重量級大獎的中國人!
  • 曾經的北大數學天才,回國任教六年後出走,離開時三句話耐人尋味
    他,在18歲的時候考上北大數學系,不僅提前一年畢業於本科,還僅用兩年時間就拿到了北大研究生學位。北大的2000年前後,對於數學系來說算是人才輩出,也被人們稱之為「黃金一代」,其中北大數學系裡名氣最大的,當屬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了。
  • 保送北大的數學天才,赴美留學後回國工作,最終為何又選擇返美?
    引言:提起頂級的「數學家」。可能我們大部分人還是會想到華羅庚、陳景潤等老一輩傑出數學家。但實際上幾年前又有一位出色的數學天才誕生於中國的北京大學,他就是許晨陽,可能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並沒有聽說過他,但是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在世界的數學家舞臺上站穩了腳跟。
  • 他是國際奧賽最傳奇的中國天才,北大視他如珍寶,哈佛要人也不給
    看多了武俠小說,裡面總說一句話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今我想把這句話改一改,叫「有數學的地方就有天才」。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在數學方面有極高天賦的人都能和「天才」掛上邊。相信不少人知道,北大有「四大瘋人院」之說,是指數院、物院、生科、信科,原因就是因為這四個專業是集結天才、怪才的地方,而數院則排名「四大瘋人院」之首,從這裡走出過很多頂級的數學家。好了,言歸正題,該隆重介紹韋東奕了,這孩子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山東建築大學的教師,更準確的說,他的父親是一名數學教授。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韋東奕就開始喜歡數學,沒事就愛解數學難題。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卻出走美國,替華人首次獲美國一領域最高獎
    他是一個集才華與爭議於一身的人。他曾經是北大的數學天才,然而最終卻選擇去美國發展。臨走前甩下三句話,引起一片輿論的譁然,他就是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其實因為出國赴美而受到爭議的不僅僅是他一人,而且這些人的出走往往還會引發人們對國內學術圈的強烈爭議。
  • 數學天才許晨陽:學成歸國6年後再次赴美,留下的三句話讓人深思
    在北大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學業之後,許晨陽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在該校博士畢業後,他又去了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後,接下來還去了猶他大學工作過一年的時間。雖然身處國外,但許晨陽一直有一顆報國之心,他希望把自己所學到的為國家作出貢獻。
  • 北大畢業後,放棄麻省理工出家為僧,天才出走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彼時的賢宇法師還未出家,大名叫柳智宇,他與舒爾茨曾是2006年國際奧數競賽場上的老對手。但柳智宇技壓群雄、滿分第一,而舒爾茨只獲得了第六名。柳智宇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滿分金牌、北大數學系尖子生、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得主。曾被視為數學天才,背負眾人期待。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頂尖青年科學家回國又離開,為何留不住?
    顏寧2018年,回國6年的北京大學著名青年數學家許晨陽,選擇再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據他說很難再回國。 2004年,在北大讀完研究生後,許晨陽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轉入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後,出站後,在猶他州工作一年。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曾經的「黃金一代」,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教學
    提起我國的數學家,你會想起誰?是古代圓周率的發現者祖衝之或《九章算術注》的劉徽,是有「微分幾何之父」之稱的陳省身還是「中國解析數論學派」的華羅庚或者是著名的「1+2」震驚數學界的陳景潤等等,但你可能想不起來80年代後的數學天才們都有誰?
  • 北大「黃金一代」傳奇續寫:從奧數冠軍到數學家,他再回燕園
    北大「黃金一代」青年數學家  2005年本科畢業於北大數學科學學院,200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博士學位,回國前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康乃狄克大學等學校擔任教職。2017年獲得了美國NSF的Career Grant。  肖梁是極為活躍的著名青年數學家。他在數論和算術幾何的多個主要方向做出了非常深刻和有影響力的原創性工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被認為是相關領域的主要推動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