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的數學系,是我國數學界的一座殿堂。毫無疑問,中國每個有數學天賦的學生,都會在北大的數學系有過一段求學的時光。從恢復高考開始,北大的數學系就一直致力於培養數學天才,並且打造成為北大的一張王牌,在世界的數學舞臺上都享有聲譽。
北大的數學系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的多。但是,筆者查看相關的資料後發現,北大的數學天才,在完成學業以後,都會到國外留學,最終成為國外名校的教授,卻不回到中國服務。這既讓人感到可惜,也讓人感到無奈。特別是北大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數學天才,都是留在美國,讓人非常的痛心。
一、許晨陽
1998年,許晨陽參加國家數學奧林匹匹克競賽,並獲得金牌,被成功保送到北大的數學系讀本科。在大學學習期間,他只用三年的時間就完成本科的學業,並且留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而他的導師則是著名的數學家田剛。2004年,他前往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完成相關的博士後工作,許晨陽曾經回北大工作過一段時間。
可是,國內的研究環境讓他非常的無奈,為了能夠集中精力做數學研究。許晨陽決定離開北大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全職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教。他的離開曾引起巨大的轟動,畢竟許晨陽當初也是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國,想有一番大作為,可惜最終都沒能所願,最後只能出走美國。
二、惲之瑋
這是北大數學系近年來,最知名的數學天才,在北大的校園裡,他都被稱為「瑋神」。在北大完成本科學業後,惲之瑋也是前往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研究生,並用四年的時間就獲得博士學位。他發表的論文,在數學界引起巨大的轟動。惲之瑋還沒有畢業,就被聘任為本校的研究員,後來不斷地被其他的名校邀請,現在已經成為麻省理工學的教授,也被稱為數學界「十大頂尖年輕科學家」。
三、張益唐
這是北大數學系大器晚成的一位數學家,在2003年之前,可能都沒有人聽說過他。在北大讀完本科後,張益唐前往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可是他的求學道路非常的曲折。因為和導師的意見不合,他很遲才能夠畢業,並且導師也沒有給他寫推薦信,導致張益唐畢業就失業。在美國生活期間,他也曾四處漂泊,在各種餐廳都打過工。
2013年,他在《數學年刊》雜誌發表《素數間的有界間隔》一文,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在數學界引起轟動。張益唐的名字,從此讓大家都開始關注。在他貧困潦倒的時候,是他的美國朋友幫他度過。因此,張益唐成名後,也順利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加州大學的一名教授。
從這三位北大數學天才的經歷來看,他們都是在北大完成本科或者是碩士學業後,前往美國繼續深造。令人可惜的是,這些成功後的數學天才,因為科研環境的問題,都一直留在美國工作。特別是許晨陽,經歷過各種的煩惱,最後非常的無奈,才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數學是基礎性的研究,需要長期默默的付出,才會有收穫。而國內浮躁的科研環境,讓這批追求真理的數學天才非常的無奈。因此,我國的數學天才才會紛紛出走美國。我們說這批天才不愛國、浪費國家資源的時候,也需要反思,我們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不能夠留住這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