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學霸,學成歸來再次離開,3個原因值得深思

2021-01-10 微雨潤苗

眾所周知,清華北大的很多學霸在求學的過程中,到最後都會傾向於去國外留學,而這些外出留學的人可以分為三類:其一,在國外留學後直接成為華裔,加入了其他國籍成為外國人,其人生軌跡如同一條射線,起點在國內,終點離國內越來越遠;其二,在國外學有所成之後回來報效祖國,而且是死心塌地的那種;其三,學有所成後也回國工作,但是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又因為某種原因而離開中國,「棲息」於國外的高校或者科研機構。

第三種學霸既然選擇離開回來工作,又為何匆匆離開呢?這是很讓我們費解的一個問題。那些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按道理,國外都向其投來「橄欖枝」,正是國內科研機構或者高校最應該留住的人才才對,他們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接下去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他給我們的答案值得一看。

他叫許晨陽,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的學霸,他在學成歸來再次選擇離開,他的求職經歷讓我們唏噓不已。許晨陽祖籍重慶,他在數學領域有很強的學習天賦,中學階段他先後成為四川數學代表隊和國家數學集訓隊的成員,在各項比賽中他都取得相當優秀的成績。正因為他的數學天賦如此出眾,所以他成功被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招安」。別人用四年的時間才能把本科的課程解決,而許晨陽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時間就搞定了本科的課程內容,在讀完本科課程之後,他又在北大繼續攻讀碩士,很快就獲得碩士學位。

23歲的許碩士對自己的學位並不滿足,他選擇去國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幾年後,許晨陽又順利拿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又在麻省理工學院搞博士後研究。學有所成的許晨陽躊躇滿志回國「大展拳腳」——前往北大任教。許晨陽這樣的數學家前往北大任教,其實說是大材小用也不為過,因為許晨陽的數學造詣確實了不得,連國外的數學專家都聲稱許晨陽將來是爭奪「菲爾斯獎」(其「含金量」相當於數學領域的諾獎)得主的「潛力股」。

但是,許晨陽只在國內堅持了短短的五六年之後立馬又選擇離開。很多人認為,許晨陽的離開和顏寧離開清華的原因如出一轍,因為他在離開北大之前留下的逆耳忠言可謂鞭辟入裡,可以歸納為三點。也就是以下這3個讓他出走的原因,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原因一:國內學術界的風氣相當浮躁

在許晨陽看來,國內學術界存在「門外漢」引導「內行人」的一種趨勢:在學術領域,一旦某個人取得一定的成果,則要像母雞生了個蛋似的發個新聞公之於眾,然後讓一些對學術不是太了解的人來評頭論足。除此之外,「學術成果急躁症」在國內的學術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市場,國內的學術研究者還要對學術研究以外的內容而發愁,比如職稱評聘、爭奪「xx人才計劃」之類的,單單靠學術上的優勢不一定能一路高歌。

原因二:學術領域的造假成本太低

許晨陽認為,國內對學術領域的造假現象很難表現出「露頭就打」的舉措,甚至國內的學術領域會對一些學術界大佬的造假行為「選擇性失明」、「選擇性失聰」:一些曝光相當久的學術造假現象,處罰的力度與「隔靴搔癢」沒有什麼兩樣。而那些潛心搞科研、靜心做學術的人卻不一定能混得風生水起,這一點讓許晨陽頗有微詞。

原因三:學術領域論資排輩的氛圍太濃

「我認為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對年輕人的支持力度不夠。」許晨陽表示,國內學術領域論資排輩的氛圍太濃了,科研界的那些「大佬」可以輕鬆得到巨額的科研經費,而年輕人申請科研項目的每一個過程都舉步維艱,這也是讓許晨陽感到相當鬱悶的一個地方。

許晨陽的逆耳忠言可能很多學術界的大佬都不喜歡聽,但我覺得國內未來的學術界和科研界,如果能在這三個方面進行「校準」的話,就會有越來越多學有所成之人會選擇紮根國內,為祖國的科研和學術領域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北大許晨陽,清華顏寧,學成歸來卻再次出走美國,這4方面要反思
    她曾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並獲得了諸多獎項。39歲時,她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最受歡迎的候選人,但不幸的是,這樣一位頂尖科學家在選舉中失敗了。後來,顏寧離開清華大學,到她在美國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接受了終身教授的職位。
  •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學成後拒不回國,轉頭加入美國國籍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種想法,他們在學成之後,拒不回國,轉頭卻加入了美國國籍,從此留在了美國生活。 這3位學霸拿公費赴美留學,拒不回國
  • 北大黃金一代,齊聚美國,僅有一位還留在國內,是學術能力不夠嗎
    l 惲之瑋1982年出生在江蘇常州,小學四年級起參加數學奧林匹克,其間獲《小學生數學報》競賽及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1995年,進入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教育改革試點班」, 先後得到國家、省級數學競賽的六個一等獎。2000年,保送進北大,畢業後,在美國普林斯頓數學系深造,獲博士學位。12年獲得拉馬奴金獎,17年獲得「新視野獎」。
  • 他是中國數學天才,回國任教6年卻又返美,留下這3句話讓人深思!
    他北大畢業被稱為中國數學天才,國內任教6年返美,這3句話引深思有這樣一位北大數學系的學霸,他可以算得上是天賦型的學霸,當時立下誓言為國效力,等回國任教6年後選擇去美國發展,他留下了3句話,這3句話讓人對國內當前學術研究的氛圍感到疑惑。
  • 萬中無一的數學天才:曾是北大「學霸」,現任麻省理工教授
    萬中無一的天才惲之瑋,在1982年11月生於江蘇常州,在小學時就表現出對數學的天賦與熱愛。他在四年級就開始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其他小朋友對枯燥乏味的數學感到頭疼,整天忙於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複賽一等獎。而惲之瑋到了初中也沒有讓自己的天才光芒變得暗淡,甚至更為耀眼:在這三年間,他一共獲得了六個省級和國家級數學一等獎。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其實,這人才缺少的原因無異於一個人才流失問題,整個中國培養的大半高精尖人才在學成歸來之後全部流向他國,真正歸國為我國做貢獻的人少之又少。這樣想想,我們就明白了為何我國會缺少人才。尤其是清華大學的顏寧和北京大學的許晨陽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為什麼很多學成歸來之後的留學人才在歸國一段時間後都要選擇再次出國呢?為什麼我國想要留住人才為何就如此艱辛呢?
  • 95後學霸,連續兩年獲全球數學金獎,2年完成5年博士課程
    95後學霸,連續兩年獲全球數學金獎,2年完成5年博士課程 2020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舉辦頒獎典禮在7月2日舉行,今年阿里全球數學競賽,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位選手參加,最終只有73人殺出重圍奪得獎牌,而只有四人奪取四個項目的金獎。
  • 北大培養的4位數學天才,如今卻齊聚美國,留下三句話令人深思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一直都是我國的強項。在國際奧林匹克賽場上,經常可以看到華裔對戰華裔的局面。要說我國數學的最高學府,那就要屬北京大學數學系。北大是我國的頂尖高校,北大的數學系更是數學教育中的王牌。
  • 北大教授:「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北大數學天才重返美國是利己?
    北大數學天才回國6年又返美同樣還是北京大學,這所國內首屈一指的重點高校,培養出的人才不在少數,其中就有一位數學天才,甚至被稱為當時的黃金一代,這位數學天才出名的事件,卻並非數學天賦,而是在回國任教6年後,再次離開自己的祖國,返回曾經留學的美國效力,一時間網上眾說紛壇,他就是北大學霸——許晨陽。
  • 數學天才許晨陽:學成歸國6年後再次赴美,留下的三句話讓人深思
    許晨陽,是一個被譽為「數學天才」的80後。他1981年出生於重慶,從小就在數學上顯示出了一定的天賦。1998年,他參加中國奧林匹克冬令營,獲得了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1999年,18歲的許晨陽,考上了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北大,許晨陽用三年時間便修完了本科的全部學分,提前一年獲得學士學位。
  •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
    80後數學家許晨陽斬獲代數領域最高獎,曾在北大任教六年11月10日,中國80後數學家許晨陽獲得2021年度科爾代數學獎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得知這一好消息,國人震驚、欣喜、自豪和驕傲。要知道這是科爾代數學獎第一次花落中國,許晨陽也成了首位獲得這一重量級大獎的中國人!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歸國,6年後出走美國,留下了3句話
    今天,小編想向大家介紹的這位青年才俊,曾經是一名北大學霸,同時又是一名數學天才,他在北大畢業之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博士畢業之後,又回國任教,本想將自己所學的一身本領,用於提升北大的數學研究水平。但是,在北大的舞臺上僅僅任教6年之後,又毅然決然地返回美國任教,給我國的學術界留下了三句發人深省的話。他,就是中國數學天才許晨陽。許晨陽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 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許晨陽3句話揭示原因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據《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馬上回國就業,只有28%,也就是不到3成,而大學越好,出去的留學生越多,回來的也越少。2019屆清華大學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的學生,本科生有699人、碩士137人,博士199人,而這些學生有多少能夠回國,我們不得而知,網上有一種說法,只有19%的清華學生選擇回國。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當科爾教授在擔任了21年《通報》主編和25年美國數學會秘書長後退休時,為向他表示敬意而設立。原來的經費由科爾教授捐贈,後來其子又加贈了資金。每隔5年分別頒獎,獎勵在代數和數論領域的貢獻。美國數學會官網顯示,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華人。
  • 為學「高精尖」加入美國國籍,30年後學成歸來,成中科院外籍院士
    1962年出生在北京的謝曉亮就是這樣的人,他曾出任哈佛大學化學系終身教授,在美國完成學業,擁有美國國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但同時他也是我國中科院外籍院士,北大基因高精尖創新主任,這多重複雜的身份,為他帶來了很多爭議。
  • 為學「高精尖」加入美國國籍,30年後學成歸來,成中科院外籍院士
    1962年出生在北京的謝曉亮就是這樣的人,他曾出任哈佛大學化學系終身教授,在美國完成學業,擁有美國國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但同時他也是我國中科院外籍院士,北大基因高精尖創新主任,這多重複雜的身份,為他帶來了很多爭議。
  • 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臨行前留下的話,令人深思
    北大學子也不例外,而其中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最後也選擇了在國外發展。01.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許晨陽,1981年生於重慶,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院,他所研究的領域是代數幾何,在這一領域作為領軍人物,做出了許多貢獻。
  • 遺憾的是,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6年後去了美國
    許晨陽1981年出生於重慶,從小就勤奮好學,在班上總是學霸的代表,成績居高不下,老師誇他是天才,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更是有著極高的天賦,加上許晨陽本人也是刻苦學習,毫不懈怠,所以數學成績一路高歌猛進。1998年,許晨陽被四川省數學隊選中參加冬令營決賽並最終獲得金牌,入選了1999年國家數學集訓隊。
  • 北大4位數學天才,曾經的「黃金一代」,如今卻齊聚美國高校教學
    1981年許晨陽出生重慶,從小就比較聰明,對數學特別有天賦;初中、高中時期許晨陽的數學成績一直保持校前3名,17歲進入四川省數學代表隊並參加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得到國家數學集訓隊入選資格,可謂是「數學學霸」。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02展示才華,收穫大獎,表現出眾根據韋東奕在山師大附中的張永華老師回憶,他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時候,韋東奕的表現竟然讓國家隊的教練都甘拜下風,國家隊的教練要花3個小時才能做出來,而韋東奕僅有2個小時就能做出來。他在數學方面表現出的天賦真的讓人很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