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2020-12-06 順崽教壇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有人認為美國的科研環境好 ,中國比美國的前沿學科領域確實落後一些。但出國留好的清華、北大有多少孩兒學成海歸呢?因為他們缺乏家國情懷,以自我為中心發展。這是高校愛國主義培養不夠,所以我建議在高校一定加開愛國主義教育這門學科,讓他在思想領城牢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中華兒女讀書留學一定回歸祖國,把從外國學到的高端科學技術知識貢獻給國家。

為什麼社會有這麼多人會質疑清華、北大,國內最高學府為何引來爭議?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清華大學2018屆出國留學的共計1146人,達到總數的 16.5%。而選擇深造美國的佔出國留學的69.5%。

而最近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中,新增一批高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在美國黑名單上。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北大竟然沒在實體清單當中,這點不免讓人聯想,美國不禁清華、北大說明對他們不構成威脅,畢竟清華、北大培養的學生在不斷地為美國輸送人才。

為什麼清華、北大留不住學生,更多學生選擇去美國?

第一、學生的價值觀有問題,有的受到學校少數老師的影響,清華與北大中有少數老師崇洋媚外。說什麼美國地大物博、氣象萬千。難道美國比中國更地大物博嗎?

我建議清華、北大的校領導要對這一群崇洋媚外的老師進行必要的正面引領,積極地為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他們選擇出國留學畢業後會選擇回國,為祖國建設作貢獻。

第二、清華、北大這些名校對學生的培養不應該是功利性為目的,而現在高校慢慢偏離,把學生培養如何以盈利,功利為主要,如何賺錢才是實現人生最大價值。

與此同時,清華、北大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缺失。沒有灌輸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培養他們象當年老一輩錢學森、鄧稼先等它們出國學成之後,拿著對祖國的熱愛,海歸來建設自己國家,現在有多少學生能做到呢?利益面前忘記自己的國家,就是高校缺乏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中國發展需要時間,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確實存在一定距離。需要清醒的認識自己,我們在對待人才方面沒有發達國家重視,科研環境需要進一步提高。為青年成才提供更多機會,這樣才會留住人才。

我們要多給學生灌輸一些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清華、北大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而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生願意留在國內,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承認自己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國外。

今年全球一場疫情讓大家認識到,美國空氣不是很好,只有自己的祖國空氣好。祖國愛你。留下來建設自己國家,讓自己國家更加強大。

北京大學多少學子嚮往的地方
清華大學中國最高的學府孩子們成才天堂
祖國的天空空氣良好
祖國的山川多麼秀麗
高校教授在進行教育論壇
這位學生在刻苦學習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成為「歐美人才基地」,究竟錯在何處?
    據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光美國矽谷一地,就有超過兩萬清華學子在那裡供職。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
  • 人才流失調查顯示:清華北大7成畢業生去美國留學
    今年,中國科協發布的中國第一份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表明,儘管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經出現「回流」趨勢,留學歸國人員數量持續增長,但流出明顯大於流入,「人才流失」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高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稀缺現象依然存在。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然而人們漸漸發現,那些出國留學的人才卻越來越多的選擇在國外定居了,其中包括清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顏寧和許晨陽。落葉歸根,每個人對於自己根源所在總是有極大的歸屬感的。 清華和北大是中國最高的兩座學府,連家中目不識丁的老人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怎樣的存在。這兩所大學,雲集了全國以及全世界各大人才,在這裡學習的人,沒有一個是普普通通的。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印度教育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小小一個矽谷就吸引這麼多精英,整個美國豈不是更多,真的是令人無法想像。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這種種謠言之下,讓不少人都對清華、北大形成一種偏見,難道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提供人才」? 而這樣的數據經過自媒體的「大肆宣揚」,清華北大似乎成為了美國的「人才輸送基地」。 一旦出現點兒國際上相關的風吹草動,就覺得清華北大「不過如此」。 而在真實的數據和實情下,其實清華北大並非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這些,很多都是謠言。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清北大學錄取了是全國最出色的高考狀元,花費了國家大量經費,最後卻是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量出走他國,不能服務於自己國家的建設。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光美國矽谷一地,就有超過兩萬清華學子在那裡供職。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中國缺人才嗎?中國有人才嗎?這是困擾很多國人的問題。中國現在的人才缺口問題異常嚴峻,但是回顧我國所出的青年才俊,你又會在一瞬間錯愕,感覺我國所出的人才還挺多的。但是,為何我國的人才市場還是如此供需不足?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一個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 如果鄭強教授當清華和北大的校長,能留住這兩所學校的人才嗎?
    因此,我認為他也解決不了「北大清華畢業生出國留學回不來」的問題。應該會比現在的校長做得好,主要鄭教授一直專心做教育,現在大學校長專門為本校做教育的太少了。都是天天尋思怎麼升職為,要補助,滿腦子都是錢,能做好教育怪了。再就是鄭教授想去北大清華做校長基本沒機會,那個位置上的人是肥缺,現在社會背景下專門搞教育和學問的人是做不上那個位置的。鄭校長只能感嘆真心踏實做教育太難了!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提起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如果能夠邁入這兩所學府去學習,足以讓很多人對自己抱以羨慕的目光,但能邁入清華北大的確實少之又少,那山東省距離,一年60萬高考生,能邁入清華的只有不到200人。
  • 最接近清華北大的大學,與中科大是一家,實力很強但很低調
    說到大學,有兩個繞不開的學校,那就是北大和清華。北大和清華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北清每年加起來也就招收那麼幾千人,所以想考清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說清北之後的大學,多數人想到的肯定就是華五,也就是復交浙南科這五所高校。
  • 清華、北大,你們能培養出幾個獲諾貝爾獎的拔尖人才嗎?拜託了!
    清華和北大作為我國兩所拔尖高校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就算是在世界名校排名中也能佔有應有的席位!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仍然迴響在耳旁,讓人不能釋懷。
  • 別罵清華北大為美國輸送人才了,清華和阿里在AI貢獻比你想像的大
    阿里有錢有資源,清華有人才有技術,互相補充相得益彰。這個安全AI挑戰者計劃,也吸引了全球200多所高校100多家企業來參加。今年的安全AI挑戰者計劃大會,將業內的模型安全問題體系化、標準化,並形成了一個優秀的社區。
  • 清華北大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批評,始終保持沉默,背後有何考量?
    大家都知道,在清華北大學習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畢業生除了被企業籤走之外,剩下的就是繼續深造或者出國留學。國外許多大學都有清華北大的校友會和聯盟,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次疫情期間留學生為武漢做出的貢獻。雖是如此,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也免不了大眾的批評,大家對於清北大學生畢業留在美國這件事很是反對,他們認為留學生們應該回國為國家做貢獻。長期以來,公眾對於清華北大留學生留在美國就業這件事很是反感。雖然清華北大的學校官網都寫著自己愛國情懷以及為國家做的貢獻。而且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出現新的科研成果也會在學校官網上顯示出來,但標示的確是國外的大學名字。
  •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前十排行裡面,竟然沒有清華北大!我們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學府之一,尤其是清華,在今年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排行第15,國內第一。這就令人納悶了,在其他榜單都是第一第二的清華北大,為何在「大國工匠」上面落榜了呢。
  • 清華北大有多了不起?沒什麼了不起,網友:敢招差生培養成才嗎?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在我們國家最好的大學,就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大學不僅歷史悠久,實力也是非常強。清華北大在我國的地位太超然了,它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兩所院校可以統稱為中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北大真的了不起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清華北大「收割」的學生厲害。你收的這些學生就是全國排名前百分之零點一。清華北大把他們培養四年,從0.1培養成1,你說你做什麼貢獻?清華的教育就是在教小鳥飛。
  • 魏國人才流失的根源在於他
    魏惠王執政期間,魏國又有多位人才流失:衛鞅出走秦國,在秦孝公力挺下,助力秦國變法圖強;孫臏受龐涓迫害,克服重重困難出走齊國,成為齊軍徵戰天下的重要軍事參謀。人才嚴重流失的魏國,在魏惠王時滑向了下坡路:在東部,先後遭遇馬陵與桂陵之敗,被齊國全面壓制;在西部,受盡秦國欺壓,喪失了河西大片土地。秦、齊二國先後崛起,宣告魏國稱霸正式終結。
  • 中國的人才流失有多嚴重
    印度:我們有三分之二的人才去了美國!清華:我們有20萬學生去了美國,只有3000回來!美國:清華是我們出錢建的,不信你去看看歷史!美國校長:如果我們能吸引中國留學生,我們就能控制住他們的發展。 以上是網上的一個段子。
  • 人才流失到底該怎麼解決?
    其中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學府,據統計每年的畢業生有超過20%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加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比例實際更高。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在世界的人才資源是豐富的,黃種人並不落後西方和歐美人,只要有機會和平臺,照樣能屹立世界。
  • 中國大批科研人才流失,大多加入美籍,原因何在?專家:立即整改
    大家都清楚,一個國家的快速發展和強大根本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最近幾年,很多人都發現了這樣的現象,那就是人才流失嚴重。就拿清華和北大來舉例子,這兩座學府都是國內最高級別地位的存在,可以說能來到這樣的學校學習,都是國內省市高考狀元,或者競賽保送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