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有人認為美國的科研環境好 ,中國比美國的前沿學科領域確實落後一些。但出國留好的清華、北大有多少孩兒學成海歸呢?因為他們缺乏家國情懷,以自我為中心發展。這是高校愛國主義培養不夠,所以我建議在高校一定加開愛國主義教育這門學科,讓他在思想領城牢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中華兒女讀書留學一定回歸祖國,把從外國學到的高端科學技術知識貢獻給國家。
為什麼社會有這麼多人會質疑清華、北大,國內最高學府為何引來爭議?
根據相關資料表明清華大學2018屆出國留學的共計1146人,達到總數的 16.5%。而選擇深造美國的佔出國留學的69.5%。
而最近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中,新增一批高校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在美國黑名單上。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北大竟然沒在實體清單當中,這點不免讓人聯想,美國不禁清華、北大說明對他們不構成威脅,畢竟清華、北大培養的學生在不斷地為美國輸送人才。
為什麼清華、北大留不住學生,更多學生選擇去美國?
第一、學生的價值觀有問題,有的受到學校少數老師的影響,清華與北大中有少數老師崇洋媚外。說什麼美國地大物博、氣象萬千。難道美國比中國更地大物博嗎?
我建議清華、北大的校領導要對這一群崇洋媚外的老師進行必要的正面引領,積極地為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他們選擇出國留學畢業後會選擇回國,為祖國建設作貢獻。
第二、清華、北大這些名校對學生的培養不應該是功利性為目的,而現在高校慢慢偏離,把學生培養如何以盈利,功利為主要,如何賺錢才是實現人生最大價值。
與此同時,清華、北大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缺失。沒有灌輸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培養他們象當年老一輩錢學森、鄧稼先等它們出國學成之後,拿著對祖國的熱愛,海歸來建設自己國家,現在有多少學生能做到呢?利益面前忘記自己的國家,就是高校缺乏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中國發展需要時間,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確實存在一定距離。需要清醒的認識自己,我們在對待人才方面沒有發達國家重視,科研環境需要進一步提高。為青年成才提供更多機會,這樣才會留住人才。
我們要多給學生灌輸一些正確的價值觀思想,清華、北大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而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生願意留在國內,與此同時我們應該承認自己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國外。
今年全球一場疫情讓大家認識到,美國空氣不是很好,只有自己的祖國空氣好。祖國愛你。留下來建設自己國家,讓自己國家更加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