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2020-07-03 小鍾課堂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驕傲。我國令我們驕傲的不僅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進入新時期,一項項科研成果,一個個大國重器,都是我們的驕傲。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大國重器,它們有的是維護我國國防的中堅力量,如遼寧號,殲-20,有的是代表我國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如華為5G,有的為我國交通技術提供新的可能,復興號、C919客機,有的代表我國航天的代表,如天宮、嫦娥、北鬥。

這些大國重器都是我們驕傲,是民族的榮光。

同樣令我們驕傲的是背後的科學家和學術帶頭人。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我們好奇,他們叫什麼名字,來自哪所大學,他們是如何完成這一樁樁驚世壯舉的呢?

最近中央電視臺熱播的紀錄片《大國工匠》,讓我們認識到了這些在背後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

而且校友會也根據紀錄片對「大國工匠」進行了排名,梳理了他們所獲得的成就和來自的大學。

排在前十的大國工匠分別是:

1、遼寧艦總設計師,上海交通大學的朱英富院士;

2、C919總設計師,南京航空大學的吳光輝院士;

3、殲-20總設計師,西北工業大學的楊偉院士;

4、 復興號總設計師,同濟大學的梁建英教授;

5、北鬥衛星總設計師,國防科技大學謝軍教授;

6、「龍芯」首席科學家,國防科技大學胡偉武教授;

7、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東南大學林鳴教授;

8、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重慶交通大學孟凡超教授

9、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技大學吳偉仁院士

10、蛟龍號總設計師,上海交通大學徐芑南院士。

這一項項大國重器,是捍衛我國的國防利器,是天塹變通途的法寶,是星辰大海的夢想。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在這前十排行裡面,竟然沒有清華北大!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我們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學府之一,尤其是清華,在今年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排行第15,國內第一。這就令人納悶了,在其他榜單都是第一第二的清華北大,為何在「大國工匠」上面落榜了呢。

我們把榜單擴至前25名,發現清華有天眼總工程師南仁東教授進榜,而北大卻還是榜上無名,這可能和北大中文科有關。

在前25名,中國科學大學以5項國之重器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榜單中,重慶交通大學作為一個雙非高校竟然培養出了國之棟梁,令人敬佩。

在這份榜單中,引人注目的是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這5所大學已經被美國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理由列為黑名單,無法使用含有美國技術的教育、科研產品和工具。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為何北大清華沒有培養出國之棟梁呢?

原因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清華北大是我國大學生留學專業戶,很多清華北大的學生本科畢業後,沒有選擇在國內讀研深造,而是去歐美深造。但出國的這裡面回國的又是少數,大部分都留在美國工作。

人才流失一直是我國高校的一個弊病,我們花20年培養的人才,最後卻成為美國的驕傲,這真的是一種遺憾。如何遏制人才流失,是我國高校發展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網紅教授鄭強曾說過,「什麼科學無國界,錢學森要回國都關了三年,你說無國界?外國人是把你騙進去之前跟你說沒國界,但是進去了之後就給你來國界了!海外學子只要帶點技術回來他們就給你下絆子,你卻跟我說沒國界?」

老師要說,科學雖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

相關焦點

  • 「電子雙雄」比清華北大實力還強,但分數偏低!
    眾所周知,清北是我國最牛的兩所高校,這兩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在國內難逢敵手。但是考生也要知道,清北整體實力強,並不代表所有專業都是最強。想學電子類專業?「電子雙雄」分數偏低,但是比清華北大實力更強!評價一所高校某個學科實力是否強勁的標誌就是教育部學科評估數據,這個評估數據出自官方,權威性毋庸置疑。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這個學科評比中,清華、北大僅僅拿到A,A+被有「電子雙雄」之稱的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兩所高校佔據,可以說,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這個學科領域,西電和電子科大比清華北大還要強。
  • 我國最難考的四所大學,清北上榜,其中有一所是軍校!
    如今全國總共有39所985院校,116所211工程院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共137所,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因此,全國最難考的大學自然也出自其中!那時年少,父母問長大後想要考哪所大學的時候,我們總會說:我要考清華。可清華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大學,也只有歷年各省的高考狀元之類的優秀學生才可以肖想。清華大學不僅位列211工程,985工程,更是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在全世界享有盛名。作為理工實力強悍的大學,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 10萬機構自稱「清北名師」,誰來給它扎破「清北名師」的泡沫?
    10萬機構自稱「清北名師」啊,好厲害啊,我就想問一句:都有畢業於清華北大的老師嗎,清華北大的高材生畢業後,就TM的那麼喜歡去機構當個老師?當「清北」被免疫,同質化競爭下教培頭部能否破局?  「清北」火了  今年夏天,由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學府的中文名,縮寫重組而成的詞語「清北」,伴隨著各種廣告,一下「火」到了大江南北。在「狂轟亂炸」的廣告中,仿佛只要帶上「清北」這個關鍵詞,就有數不盡的流量,說不盡的錦繡前程。
  • 「清北復交」:中國高校的四大天王
    「清北復交」這一稱謂,最早來源於上海。上海的頂尖公司招聘時,HR提出只要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這四所高校的學生。隨著上海交大這幾年來的快速發展,「清北復交」這一說法逐漸在全國流傳開來,並在考生、家長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13 所高校被美國納入「實體清單」,清華、北大不在列!為什麼?
    為什麼清華、北大不在「實體清單」之列? 提到清華、北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論高考的錄取分數,這兩所高校在每一個省份都是前二的存在。換句話說,我國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最頂級的人才,都去到了清華、北大,按理說它們的存在更應該讓美國害怕。然而結果卻不是這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 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無法淡定
    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不淡定了! 很多人不相信寒門再難出貴子,先說說紀錄片《人生七年》,BBC從1964年開始跟拍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從他們的7歲拍到63歲。且看清華北大這些頂級學府裡的學子,絕大多數家境都是比較優越的,最低都是出自書香門第,家中父母都是老師或是大學教授級別的。再者就是家中經商,擁有小公司大公司級別的富商。
  • 打敗清北!最新ESI排名,這所建校42年的「雙非」大學排第一
    長期以來,清華北大在國內都處於超然地位,無論是世界排名,還是學科排名,清華北大都是霸佔榜單前兩名。但是在最新的中國大學ESI排名中,清華竟然屈居第二,北大排名第三,被一個建校只有42年的「雙非」大學打敗。
  • 湖南今年有多少學校有學生被保送清北,人數太少,難度超乎你想像
    大家都知道進入清北不僅僅是通過全國統一高考這一途徑,還可以通過保送進入清華北大,但是保送的難度和高考比較起來誰更大一些.要想通過保送進入清北只有兩個途徑,外國語學校推薦保送生以及國際五項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員名單。
  • 僅次於北大、清華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真的算「大學」嗎?
    在我國的高校體系中,有一所年輕的大學非常特殊,它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大學正式成立於2012年,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提起中國科學院,可能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作為我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一直承擔著複雜而又宏觀的科學研究任務,我國的很多科學創新工程都是由中國科學院協商制定,而中國科學院下轄的各個科研院所研究的基本上都是目前最前沿最高端的科學研究。對於推動我國的科學發展,中國科學院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 考上清華北大和中500萬誰的概率更高?李永樂計算的答案出人意料
    說到我國哪兩所大學最難考,對於很多人來講這兩所是很多人所公認的,那就是位於首都的清華北大兩校,這兩所聞名全國的重點大學,在無數人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情節,不少人自小就埋下了清北的種子,但是能夠最終真正在高考中進入到這2所大學的人卻是寥寥無幾的狀態。
  •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我為何要為清北大學叫屈?因為我從網友今天指責清北,看到了前幾年網友指責中興公司的影子,不要把大環境的錯,都壓在一個點上,就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不是清北大學改正就可以,那需要社會整個教育機構一起進步努力才能整體改觀。
  • 最接近清華北大的大學,與中科大是一家,實力很強但很低調
    說到大學,有兩個繞不開的學校,那就是北大和清華。北大和清華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北清每年加起來也就招收那麼幾千人,所以想考清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說清北之後的大學,多數人想到的肯定就是華五,也就是復交浙南科這五所高校。
  • 清北畢業生「孔雀四處飛」應樂見
    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9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從71.79%跌至16.07%,清華則從30.7%跌至18.20%——清北畢業生留京率已不足兩成。它們不是北京市的清華、北大,而是全中國的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也必須服務於全中國,而不是局限於北京。以此來看,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降低,呈現「孔雀四處飛」之勢,恰恰是對過去人才流動不盡合理的一種糾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清華北大畢業生留京率降低,折射了全國其他地方人才觀念的可喜變化,對人才建設的進一步重視,以及招賢納士的力度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 2019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錄取高中巔峰排行榜發布!雅禮中學表現優異
    一、清華、北大2019自招錄取人數省市排行榜二、清華、北大2019自招錄取人數中學排行榜從統計結果來看:1、四川、湖南、浙江、河北、湖北五個省份清北錄取總人數最多,是清華北大最大的搖籃。其中,湖南省在清北兩所學校的錄取人數均位列第一,總人數112人(清華55人、北大57人)。其次分別為浙江72人,四川58人,湖北53人,河北50人,均在50人以上。
  • 嫦娥登月,北大清華為何缺席核心團隊?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同樣很少見到清北兩校的身影。西北工業大學尤為醒目,35位工程師裡西工大上榜12位,超過三分之一。北大清華的存在感很弱。 這似乎就不難理解,為何之前川普打壓中方科技研究,開出的一張針對中國高校的「制裁清單」裡頭沒有清北了。 那麼,清華和北大的天之驕子去哪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關係重大。
  • 清北錄取人數排行榜出爐,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排第四,誰排第一?
    對於一所小學來說,教育質量好壞主要看小升初的成績,而初中看的是中考,高中的口碑自然是由高考成績和清北等名校的錄取人數決定的。衡水中學的高考成績確實令人驕傲,然而在2020年清北錄取人數排行榜上,衡水中學只排到了第四位,那麼前三名都是哪些學校呢?衡水中學都牛得不得了,第一名該有多厲害呢?從榜單中不難看出,其中位居榜首的是人大附中,清華北大共錄取169人,錄取人數是當之無愧的狀元。在海澱區清華北大錄取人數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自然也是位列第一的,其中清華大學錄取73人,北京大學錄取96人,共計169人。
  • 清華北大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批評,始終保持沉默,背後有何考量?
    大家都知道,在清華北大學習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畢業生除了被企業籤走之外,剩下的就是繼續深造或者出國留學。國外許多大學都有清華北大的校友會和聯盟,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次疫情期間留學生為武漢做出的貢獻。雖是如此,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也免不了大眾的批評,大家對於清北大學生畢業留在美國這件事很是反對,他們認為留學生們應該回國為國家做貢獻。長期以來,公眾對於清華北大留學生留在美國就業這件事很是反感。雖然清華北大的學校官網都寫著自己愛國情懷以及為國家做的貢獻。而且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出現新的科研成果也會在學校官網上顯示出來,但標示的確是國外的大學名字。
  • 鄭州一共9所高中有人被清北錄取,分別是哪些學校
    作為鄭州著名的「大三甲」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省實驗中學和鄭州一中的清北人數在鄭州排在前三。2020高考成績清北錄取20人799人參考,其中普通類考生738人,一本上線683人。2020高考成績清北錄取9人參考人數833人,文理一本過線798人,一本過線率高達95.8%。其中,理科一本過線727人,690分以上12人;文科一本過線71人,650分以上2人。文理各高分層人數均多於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