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2021-01-13 景小妹的哥哥

我為何要為清北大學叫屈?因為我從網友今天指責清北,看到了前幾年網友指責中興公司的影子,不要把大環境的錯,都壓在一個點上,就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不是清北大學改正就可以,那需要社會整個教育機構一起進步努力才能整體改觀。就算清北大學有病了,我們就給他治病,而不是像有些網友那麼激憤,把他倆裁撤掉,又或者把清北大學當成無所不能,什麼問題都能自己解決。

2020年,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又是一個庚子年,庚子年大家一起批評用「庚子賠款」建立的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國人永遠忘不掉的國恥,在屈辱歷史裡建立的清華大學,在近些年卻很少為國家分憂,為社會擔責。教育出來的大量留學生,學成不歸國,為美國服務,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忘不了為建校提供資金的美國佬?

清北大學錄取了是全國最出色的高考狀元,花費了國家大量經費,最後卻是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量出走他國,不能服務於自己國家的建設。

2019年5月數據顯示,12.8萬清華校友裡,有67%都在建設別的國家。其中56280人在國外發展從事重要行業,14784人在海外定居。光美國矽谷一地,就有超過兩萬清華學子在那裡供職。清華大學一度被諷刺為「西方人才的搖籃」。北京大學15.5萬的北大校友裡,23405人留在了美國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說,北大、清華給美國送去了94469位中國人才!

清華北大每年花著國家巨款,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輸送大量人才,卻沒有為國家的科技和國防事業做出卓越貢獻,這必然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敵對態度圍攻中國,國家始終處於處境艱難的時候,這種頂級人才的大量流失到敵對勢力,這完全可以用「資敵」來評價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清華北大始終甩不掉「歐美人才基地」的帽子呢?

有人說,那是我們國家留不住人才,待遇給低了,留不住人才。有人說,那是國家政治體制不如歐美,別人要去尋找自由。也有人說國家落後了,提供不了最好的研究條件……

這些說法貌似都有道理,但是真細品起來,又都是漏洞百出的謬論。待遇要多高才是高?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忘了?國內打工仔都知道出門打工和家門口就業待遇肯定不同,為啥都選擇後者,而清北留學生不選擇呢?因為他們心裡沒有國,沒有家,沒有父母情,只有利己主義。

自由這個問題更複雜,今年全球的疫情都看到了,留學或者移民到歐美的華人他們在危機面前享受到的自由咱們通過媒體也看到了,如果真的有白人一樣的自由,也不會哭著喊著求國家包機回國了。

落後這個事情,就是瞎扯,祖國每天都在進步,發達國家稍有不慎也會落後,美國、歐洲不就是如此。要不就沒有美國制裁中國實體清單了,也不會讓美國拉著小夥伴圍剿華為和TikTok了。

說一千道一萬,北大清華成為「歐美人才基地」,既有自己的錯,也有目前國家中小學基礎教育的錯。

作為高校,北大清華的責任是為國為民把學生培養成人才,但現狀卻是本末倒置,變成了培養教師自己。「精緻利己主義「這樣的話出自於北大,同樣也是對北大自身的精確描述。清華因「不升職即走人」早已是眾所周知的了。但在大學,作為一名老師要升職,依靠的不是搞好教學,不是為人師表,而是和教育學生基本上無關的科研任務。像有些課程,老師不布置作業,只是上課講幾節課,那跟每個星期幾十個小時的批改工作量的負責任老師相比較,那他就可以用這些時間發表論文,積累一個學期,至少能發一篇文章,這個在評職稱的時候更能被認可。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校逼著老師以脫離學生搞科研為榮,那些把大量精力花在學生身上的老師還有多少生存空間?更別說網友們指責清北大學愛國主義思想課上的少了,專業課老師都是能省就省了,還愛國主義?逆向淘汰的結果,必然是在老師們另類的「率先垂範」影響下,這樣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是什麼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如果把留學不歸這個屎盆子都扣在清北頭上也是不合理的。因為進入清北的學生,都是成年人,而且還是個性已經完全形成的成年人。有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北大清華雖然能夠可以想辦法營造氛圍,正面影響學生,但永遠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中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鑑於篇幅問題,目前就聊到這,哪些深層次的原因讓清北留學生回國率低,這問題有時間咱們再好好討論。歡迎大家留言,發表你的真知灼見。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成為「歐美人才基地」,究竟錯在何處?
    清華北大每年花著國家巨款,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輸送大量人才,卻沒有為國家的科技和國防事業做出卓越貢獻,這必然引起國人的強烈不滿。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敵對態度圍攻中國,國家始終處於處境艱難的時候,這種頂級人才的大量流失到敵對勢力,這完全可以用「資敵」來評價了。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中國高官培養基地,比清華北大更牛的大學,考上就是福氣!
    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好像是從未被超越的「珠穆朗瑪峰」,無論是學校綜合實力,還是高就業率,可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我國高官培養基地除了清華、北大,這4所大學幾乎包攬了中國所有高官!還有「高官培養基地」的名號!甚至遠遠超過了清華、北大,趕快來一探究竟吧!
  • 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培養人才」?真實數據「打臉」謠言
    這種種謠言之下,讓不少人都對清華、北大形成一種偏見,難道清華、北大專門「給美國提供人才」? 而這樣的數據經過自媒體的「大肆宣揚」,清華北大似乎成為了美國的「人才輸送基地」。 一旦出現點兒國際上相關的風吹草動,就覺得清華北大「不過如此」。 而在真實的數據和實情下,其實清華北大並非大家表面上看到的這些,很多都是謠言。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提起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都會想到清華和北大。如果能夠邁入這兩所學府去學習,足以讓很多人對自己抱以羨慕的目光,但能邁入清華北大的確實少之又少,那山東省距離,一年60萬高考生,能邁入清華的只有不到200人。
  • 清華是美國人才輸送基地?清華校長很委屈:給你們看兩組數據
    清華大學是不是美國的人才輸送基地,一直都有很多人在質疑這個問題。而在最新召開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大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曬出兩組數據證清白:清華大學2019屆研究生,只有8.4%選擇了出國。2019屆本科生,只有24.6%選擇了出國。
  • 力壓清華北大,這所大學憑什麼在美國人眼裡是中國第一……
    是這個USNews飄了,還是清華北大數學系拿不動刀了?曲阜師範大學又是什麼來頭?靠什麼力壓清華清華北大,撥得頭籌? USNews是什麼 先來看看這個USNews的來頭。 USNew全稱是U.S. News & World Report,直譯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 清華北大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批評,始終保持沉默,背後有何考量?
    雖是如此,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也免不了大眾的批評,大家對於清北大學生畢業留在美國這件事很是反對,他們認為留學生們應該回國為國家做貢獻。長期以來,公眾對於清華北大留學生留在美國就業這件事很是反感。雖然清華北大的學校官網都寫著自己愛國情懷以及為國家做的貢獻。而且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出現新的科研成果也會在學校官網上顯示出來,但標示的確是國外的大學名字。
  • 什麼樣的學歷才能當大學老師呢?清華北大的老師,學歷有多高呢?
    什麼樣的學歷才能當大學老師呢?清華北大的老師,學歷有多高呢? 現在小學、初中、高中老師的學歷要求大部分在本科,一些大城市學歷要求會更高,面對這樣的學歷要求,大家就都很好奇大學老師的學歷要求是什麼,碩士還是博士呢?下面就給大家來揭秘。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然而人們漸漸發現,那些出國留學的人才卻越來越多的選擇在國外定居了,其中包括清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顏寧和許晨陽。 清華和北大是中國最高的兩座學府,連家中目不識丁的老人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怎樣的存在。這兩所大學,雲集了全國以及全世界各大人才,在這裡學習的人,沒有一個是普普通通的。
  • 那個說「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小時候,父母長輩總是愛逗家裡的小孩子,比如問一些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大多數人都是從雄心壯志的心態過來的,往往都是聲如洪鐘回道:「我要當科學家,畫家,醫生!」而一問道考什麼學校,小小的腦袋裡還會裝著大大的疑問,自己究竟是考清華呢,還是北大呢?這個問題還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 「丘賽」清華慘敗北大完勝,丘成桐震怒,網友:黃金一代在哪?
    那麼,丘成桐大師為何震怒呢?因為他現在的崗位是: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現在明白他為何震怒了吧?以他名字命名的數學賽事,他所在的清華大學慘敗,主場作戰,自己手下的戰將,參加自己名字命名的數學賽事,大敗虧輸,他能不震怒發飆嗎?
  • 北大清華存在什麼問題?施一公看得很清楚,這也許是他離開的原因
    這份「上榜」的名單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大學上榜,而中國公認最好的兩所的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卻沒有上榜,很多人質疑北大清華的科研實力。
  • 「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
    11月7日至8日,「青鳥計劃·北大清華學子濰坊行」活動舉行,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優秀學子組成的參觀團到我市參觀交流。團省委副書記劉少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範福生參加活動。11月7日上午,在高新區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舉行的座談會上,範福生首先對北大清華學子來到濰坊表示歡迎。
  • 大學排名:清華北大險掉出前一百,中外對比,從高考就有不同
    世界大學排名出來後,給很多大學敲響了警鐘,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北大位列險掉出前一百,北京大學92位,清華大學98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應該怎麼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尤為重要,我們中國的學生在中小學生的時候是歐美國家人們心中的「天才」,進入大學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北大和清華的校長都是什麼級別?誰的級別更高?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根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我國共有各級普通高校3005所,它們不均勻地分布在各個省市區。雖然我國高校數量眾多,但真正頂尖的學府卻鳳毛麟角,再加上近年來考生人數逐漸攀升,所以對廣大考生來說,要想考入一所比較理想的大學並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如果鄭強教授當清華和北大的校長,能留住這兩所學校的人才嗎?
    因此,我認為他也解決不了「北大清華畢業生出國留學回不來」的問題。應該會比現在的校長做得好,主要鄭教授一直專心做教育,現在大學校長專門為本校做教育的太少了。都是天天尋思怎麼升職為,要補助,滿腦子都是錢,能做好教育怪了。再就是鄭教授想去北大清華做校長基本沒機會,那個位置上的人是肥缺,現在社會背景下專門搞教育和學問的人是做不上那個位置的。鄭校長只能感嘆真心踏實做教育太難了!
  • 清華北大又被嘲諷了!我國十大工程領頭人,竟無一出自清北
    我們好奇,他們叫什麼名字,來自哪所大學,他們是如何完成這一樁樁驚世壯舉的呢?最近中央電視臺熱播的紀錄片《大國工匠》,讓我們認識到了這些在背後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我們都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學府之一,尤其是清華,在今年的全球大學排行榜中,排行第15,國內第一。這就令人納悶了,在其他榜單都是第一第二的清華北大,為何在「大國工匠」上面落榜了呢。
  • 「懶得考清華北大」,那個口出狂言的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小時候,父母長輩總是愛逗家裡的小孩子,比如問一些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大多數人都是從雄心壯志的心態過來的,往往都是聲如洪鐘回道:「我要當科學家,畫家,醫生!」而一問道考什麼學校,小小的腦袋裡還會裝著大大的疑問,自己究竟是考清華呢,還是北大呢?這個問題還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 街道辦招8人清華北大畢業生:理想主義者的陣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文/如海杭州市餘杭區招聘街道辦的8個崗位,錄用的清一色全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餘杭區街道辦,究竟有什麼魔力,如此吸引精英人才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