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之簡稱,是一項含金量甚高的大學生數學賽事。
丘成桐,世界著名大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身兼四個院士頭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次賽事,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那麼,丘成桐大師為何震怒呢?因為他現在的崗位是: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現在明白他為何震怒了吧?以他名字命名的數學賽事,他所在的清華大學慘敗,主場作戰,自己手下的戰將,參加自己名字命名的數學賽事,大敗虧輸,他能不震怒發飆嗎?
丘大師在列舉了清華北大賽事中取得的成績之後,說了這樣的話:
我們需要嚴格的檢討!現在大家都不想負責任教好學生,研究亦不見超勝,如何向學校,如何向政府交代?但是卻有不少老師認為待遇不夠好,企圖減少授課時間。這些競賽其實是硬指標,教好學生是你們的責任,不是你們在幫忙誰!升級和加薪都會有直接關係!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丘大師真的是怒了,他在因為一些教師的責任感不強而發怒,他覺得這樣的成績,不好向學校交代,不好向政府交代。
歷年來,在丘賽中,因為歷史淵源的關係,北大一直都是佔據上風,這是可以理解的,北大的數學本來就比清華強,在世界都是排在前列的。
但是,像今年這樣一邊倒的慘敗,則是比較罕見的。丘賽,作為一項賽事,發掘和選拔了很多年輕的數學人才,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大學數學和相關專業研究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北大雖然取得了絕對優勢,可以說是完勝,代表著中國數學最強的北大數學院是不是人才濟濟呢?
對此,曾擔任過北大數學院院長的張繼平院士卻表示擔憂,因為在國內,數學熱度下降了許多,數學人才不足。相比之下,國外數學熱度大增,形成鮮明對比。
我國本為數學強國,湧現出華羅庚、陳景潤那樣的數學大家,但是,這麼多年來,國內沒有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而我們的近鄰越南,那麼小的一個國家,在2010年,數學家吳寶珠獲得了這個數學最高獎。
那麼,對於張繼平院士的分析,網友是什麼看法呢?網友基本上是不買帳的,很多網友都認為,我國數學人才是世界拔尖的,只是,我們培養的人才,後來都去了美國。
有網友反問:「北大數學黃金一代,還有幾人留在了國內?北大不能以戰勝清華為榮,北大應該是世界數學高地才行。」
網友說到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究竟是怎麼回事?在北大,有一批2000年前後畢業的年輕數學人才,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巨大影響,近年來不斷在世界各種大獎中展露頭角,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有惲之瑋、張偉、許晨陽、袁新意、朱歆文、劉若川等,這幾年的數學新視野獎,都有黃金一代代表人物的身影。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打出了北大數學院的名頭。
遺憾的是,這些數學頂級人才,竟然找不到在國內的,他們幾乎都去美國了。
惲之瑋、張偉和許晨陽有北大數學三傑之稱,現在,他們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當教授。其中,許晨陽曾經回國工作六年,但後來再次出走,跟惲之瑋和張偉在麻省理工聚首了。
朱歆文也在美國,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當教授,袁新意同樣在美國,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當教授。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中,可能只有劉若川還留在國內。
這,確實很令人遺憾,北大數學黃金一代,都是世界頂級數學人才,但不為我們所用,都去美國了。如果這些人都留在北大清華,中國數學該是什麼樣的景象,丘賽也會非常精彩。
人才外流確實很嚴重,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國內的科研條件不行還是科研環境太差,還是科學家待遇不行呢?
有關部門應該研究這些問題,把我們的人才留下來,把國外的人才吸引進來,我們的科技超越才有可能實現。
大家說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