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已經進入「寡頭模式」,全國高校TOP10常年都是老面孔,即便是前20名,也都是一些熟悉的身影。不過,由於教學歷史、師資力量等因素影響,大學專業發展倒是呈現百花齊放的姿態,即便排名很靠後的大學,也會擁有全國第一的專業,譬如江南大學的食品工程。只是,排名越靠前的大學,擁有的強勢專業就越多,譬如北大,不僅擁有名滿天下的光華管理學院,還有享譽全球的數學院。就在前不久,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中,又有一位獲得世界大獎,至此,這些北大培養出來的優秀數學家全部成為美國名校教授。
此次獲獎的中國數學家名叫惲之瑋,從小就酷愛數學,中學時代成為奧賽界的王者,奪得過多個第一。高三時,參加擁有461名選手的第4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僅有的4個滿分金牌之一,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北大,他延續著自己的傳奇,本科四年平均學分績點在同屆學員中名列第一,一共有19門課拿到滿分100分、7門功課獲得99分,成為同學們眼中當之無愧的「數學大神」。

惲之瑋本科畢業後,選擇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只用5年就拿下博士學位。之後,在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等美國知名大學任教。2018年,只有35歲的他重回麻省理工學院,成為該校終身教授。此次,惲之瑋獲得的是由著名數學家、有「對衝基金第一人」名號的詹姆斯·西蒙斯及其夫人創立的西蒙斯學者獎。他是數學領域評選出的4位獲獎者之一,也是唯一的華人獲獎者。對於正值壯年的惲之瑋來說,這是人生中繼獲得拉馬努金數學獎、科學突破獎之後的第三個世界級大獎。

惲之瑋2000年入學北大前後,正是北大數學院最為光輝的時刻,囊括了不少數學界的天之驕子。1999年的徐晨陽、劉若川;與惲之瑋同一年入學的袁新意、朱歆文、張偉等;2001到2003年先後入學的肖梁、王博潼、劉一峰等。這些優秀的人才,被成為北大數學院的「黃金一代」。他們從北大離開後,紛紛前往海外深造,成為了全球知名的年輕數學家,獲獎無數,總共囊括了包含拉馬努金獎、斯隆獎等多個重量級大獎。同時,他們還在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所名校任教,有的已經成為學校終身教授。
隨著惲之瑋又獲世界級大獎,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再次走入人們視野,這群曾經中國的天之驕子,如今馳騁在美國各大高校的研究室、教學樓。讓我們驕傲的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已經能夠站在美國一流高校的講臺傳授知識。不過,亦有人十分揪心,覺得中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北大」是在為美國培養人才。其實,這樣想大可不必。首先,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就學科先進性而言,我國的人才到美國可以學習更前沿的科學,對於他們的發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屆時他們再回國,對我們更有利,譬如創建清華姚班的著名科學家姚期智。
其次,很多人拿中國軍工航天類專業幾乎沒有清華北大的才人為由,質疑清北人才流向。其實,並不是清北人不來,而是水平不夠。再從清北近幾年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來看,留在國內的畢業生比例正在逐年遞增,只是由於專業導向,他們就業方向更多的是網際網路、金融、大型國企或者黨政機關等。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