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2021年科學突破獎( BREAKTHROUGH PRIZES)正式公布。來自中國香港的科學家盧煜明獲得了生命科學科學突破獎,華人數學家孫崧獲得了數學新視野獎。
左為盧煜明,右為孫崧
科學突破獎創立於2012年,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獎金最高的學術獎項。
它的金主爸爸有點多:矽谷投資大佬Yuri Milner、谷歌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蘋果公司董事長Art Levinson、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夫婦、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夫婦、23andMe公司聯合創始人Anne Wojcicki。
2017年,科學突破獎又增加了個新爸爸,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也參與進了這一超級大獎的捐助隊伍。
雖然「爸爸們」錢比較多,但是僧多,粥必定會少,還怎麼一步到位改善獲獎「科學家」的生活呢?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科學突破獎總共只設立了3個大獎:生命科學、基礎物理、數學。大獎每年舉行一次,每個獲獎席位300萬美元獎金,幾乎是諾貝爾獎的3倍。
除此之外,它還為「學術新人」另設了3個獎:物理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新前沿獎。每個單項獎金10萬美元!
科學突破獎自創立以來,已經授予近3000名優秀科學家超過2.5億美元,只今年科學突破獎的獎金就高達1875萬美元。
憑藉著高額的獎金,科學突破獎又被叫做「豪華版諾貝爾」。我們知道,科學家一般很少有人設為特別關注,為了讓這個獎獲得更多關注度,每年的頒獎儀式上,主辦方除了邀請候選科學家外,還會邀請眾多「當紅明星」製造熱度。因此它又被叫做「科學界奧斯卡」。
為了吸引中國人的關注,主辦方也是操碎了心。(估計沒少刷我們的微博)
出席2018年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的歐陽娜娜和章澤天
出席2019年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並獻唱的中國歌手鄧紫棋
出席2020年突破獎頒獎典禮並獻唱的中國歌手張鈺琪
這次由於疫情的原因,2021年的頒獎典禮無奈之下推遲到明年3月份。
超模君雖然不太關注娛樂圈,但也十分好奇這次頒獎典禮要請誰啊?
話說回來,在今年這兩位獲獎者中,超模君比較熟悉的是曾經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習過的孫崧。
1986年,孫崧出生在安徽懷寧縣。他在14歲時就參加了中考,別看年紀小,卻考了全縣第一名。學霸的光芒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耀眼,高二那年,他參加了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一舉拿下二等獎。也是在這一年,剛剛16歲,他就參加了高考。
雖然優異的成績早就眾所周知,當他考上中科大少年班時,還是震驚了很多人,畢竟他才上高二啊!孫崧就這樣成為了懷寧縣考進中科大少年班的第一人。也被稱為「懷中歷史上近十幾年第一天才」。
從中科大結束本科學業之後,孫崧選擇進入威斯康星大學數學系學習。28歲時,他和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陳秀雄、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一起成功解決了第一陳類為正時的「丘成桐猜想」。並且最終給出了卡勒—愛因斯坦度量的存在性之丘成桐猜想的完整證明。
他們的三篇論文發表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美國數學會雜誌》上,國際數學大師德馬依這樣評價他們的證明:
「毋庸贅述,這一進展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018年,也就是孫崧32歲時,他再次和陳秀雄、唐納森一起合作,又獲得奧斯瓦爾德-維布倫獎。維布倫獎可以說是美國數學學會在幾何和拓撲學領域的最高榮譽,每三年才頒發一次。
在他們獲得這個獎項之前,已經有34位數學家獲此殊榮。其中5位菲爾茲獎獲得者,1位阿貝爾獎得主,5位沃爾夫獎得主,3位邵逸夫獎得主,2位數學突破獎得主,2位美國學會斯蒂爾終身成就獎得主。
同年,孫崧還在第28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了長達45分鐘的邀請報告。
在這次數學家大會上,5位我國大陸數學家作45分鐘邀請報告,他們分別是:湯濤(南方科技大學)、許晨陽(北京大學)、尤建功(南開大學)、張平文(北京大學)和陳猛(復旦大學,與中國臺灣大學陳榮凱共做一個45分鐘報告)。
另外,還有7位中國大陸赴海外數學家:杜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何旭華(美國馬裡蘭大學)、金石(上海交通大學/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孫崧(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惲之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張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黃榮金(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與4人共做一個45分鐘報告)將作45分鐘邀請報告。
部分華人報告人在會議現場合影
後排左起:許晨陽、張偉、何旭華
前排左起:尤建功、杜強、湯濤、張平文、金石、陳猛
現年34歲的孫崧,也被認為是除了北大「黃金一代」的幾位大佬外,最有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之一。
從左到右:劉若川、惲之瑋、袁新意、宋詩暢、肖梁、許晨陽
目前,孫崧仍舊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其實,早在孫崧獲得數學新視野獎之前,他的學姐,同樣出自中科大少年班的莊小威,已經獲得了2019年生命科學突破獎。
莊小威15歲以狀元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9歲赴美開始博士生涯,31歲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
她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女性,也是歷屆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34歲時,莊小威成為哈佛大學物理和化學系的雙聘教授。
莊小威在北大演講
與莊小威同年獲得科學突破獎的還有許晨陽。許晨陽本科就讀於北大數學系,在美國學成後回到北大任教,卻又在5年之後出走美國。
同時,通過朋友指出了中國學術界的三個問題:
第一是中國學術界造假過於嚴重,如論文造假,學術造假現象太多。
第二是學風過於浮躁,人們過於急功近利的追求功名。
第三則是論資排輩的觀念難以改變,青年科學家的研究經費得不到保障,對於年輕人的扶持力度不夠,很多時候只看年齡不看水平。
許晨陽的言論一出,頓時在中國學術界引起一片譁然,他也因此遭到很多批判。
好在,許晨陽的名字依舊保留在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並不定時回國內進行交流。
作者簡介:超模君,數學教育與生活自媒體博主,新晉理工科奶爸。出版過《芥子須彌 · 大科學家的小故事》;《數學之旅·閃耀人類的54個數學家》。後續數學文化創意多多,歡迎關注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