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皮球說教育
「丘賽」也被稱為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它是由丘成桐教授發起的,面對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的,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
說到丘成桐,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作為我國現代數學的代言人,他的名字可是響噹噹的,所以丘賽也就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
「丘成桐」院士: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拿到了麥克阿瑟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等等。
在2010年「丘賽」正式發起,因為這場比賽是全國的大學生數學競賽,所以清華、北大一直都是這裡面的佼佼者,備受外界的關注。
2020年「丘賽」清華被北大碾壓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清華一直在我國都是理工科第一,學校的專業也都是以理工科見長;而北大則是以人文社科出名。所以在數學這方面,清華大學應該是要比北大強很多的。但是在今年的「丘賽」中事實卻並非如此。
每一年「丘賽」基本上都是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據爆料稱近日在網上出現一張截圖,裡面丘成桐院士非常的生氣,因為今年清華大學在「丘賽」裡面的成績很不理想。
據悉在代數這一科目中的前10名裡面有7名是北大的,而清華大學只有1名學生;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剩下的幾個賽道,都是北大進入到總決賽的人數比較多。主辦方遭遇慘敗,也難怪丘成桐院士很生氣。
為什麼北大在數學方面會超過清華?
1. 北大的數學底子不差
相信了解北大的人都知道,目前的北大數學科學院,是曾經的西南聯大數學系。西南聯大這所學校可以說是一個傳說,在改革開放時期,這所學校的名氣可是很大的。甚至說比現在的清華北大還要厲害。
所以西南聯大的數學系自然是很強的,所以北大的數學底子自然是不差的,只不過它是以人文社科而聞名,才會導致這個閃光點被埋沒的。
2. 北大的生源很好
每年想要報考清華北大的學生都特別多,而且這兩所學校也是用盡方法來搶奪生源,尤其是遇到學霸級別的天才學生,甚至都會到家裡面去搶人。
據悉在1985年到2015年的時候,國內共有176名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其中有122名學生都被保送到北大,而清華只有26名。兩所學校之間的差距直接顯現出來,所以北大的生源還是很好的。
3. 清華數學資源相對弱一些
清華雖然以理工科見長,但是在數學系方面的師資力量還是相對薄弱一些的,清華大學在2011年的時候才拿到統計學博士學位的授權。
直到在20098年的時候,清華大學的校長為了振興數學系,便親自到國外,去哈佛大學拜訪丘成桐院士,希望他回國可以讓清華大學的數學系發揚光大。
10年進步71位排名,丘成桐帶領清華數學系奮起直追
自從丘成桐的數學課科學中心成立之後,實現了質的飛躍,在2019年的時候,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排名是第25位,在短短10年的時間裡面,排名提升了71位,這絕對是歷史性的進步。
不難看出,丘成桐院士對於清華數學系注入的心血,所以這次因為比賽失利生氣也在情理之中。相信這次清華大學只是一時的,未來一定會在數學方面不斷進步。
數學在國內遇冷,卻在國外很火
北大雖然在數學方面很厲害,但是卻很擔心國內對於數學人才的培養,張繼平院士表示:「在國內,學生已經不太喜歡數學了,奧數競賽也很少,願意讀數學的學生更少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現在學生可以選擇多元化的領域,所以奧數競賽也不再受歡迎,另一個方面就是因為學科難度和就業前景密切相關。
相比於國內來說,數學在國外更火一些,據悉最近幾年在加州的聖地牙哥分校學習數學專業的學生多了三倍。很多喜歡數學的國內學生也都似乎更加願意出國去進修,等到學成之後再回國。
結語:「語數外」作為三大主科,一直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數學這一科目,學好它,邏輯思維就可以變得很強大,所以希望大家可以重視數學。
你對於這件事情怎麼看呢?你覺得為什麼清華大學會在「丘賽」中輸給了北大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說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