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從建校以來,人才輩出。在當代,北大有位數學天才,韋東奕,數學應試天才的極致,甚至能夠在某個時期中,碾壓同時代的所有人。
數學當中,分為兩種思維,一種是數學應試,另一種是數學研究。
在數學研究方面,韋東奕不足以碾壓全世界所有的數學天才,天賦不夠。
但在數學應試方面,韋東奕卻足以碾壓。
IMO,國際數學競賽。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都有途徑參加IMO的基層選拔,IMO覆蓋了全世界最多的應試人口。
參加的人數,甚至遠遠超過了中國的高考人數。
在第49屆、50屆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滿分的成績,拿到了IMO的冠軍。
韋東奕出身於一個知識家庭,父母任教於山東建築大學,父親是數學教授。
從小,讀數學書是他消遣的方式,家裡有很多的數學書,有空了就拿出來讀。
在韋東奕讀小學一年級時,讀到一本《華羅庚數學學校》的書籍,在書中都是難度比較大的數學題,從做第一道題目時,韋東奕就愛上了數學。
韋東奕在讀初二年級時,他展露出自己的數學天分,通過介紹被山師大附中的張永華教授發掘。
提前加入山師附中的奧數班進行訓練,初中畢業之後,不用參加中考,直接進入山師附中。
韋東奕在數學應試方面頗有天賦,也付出了持之以恆的努力。
在參加IMO時,經過層層篩選,在全國聯賽中挑選出40人,在這40人中再次考試,選拔出30人的集訓隊。
在這30人的集訓隊中,通過8場考試,挑選出6人的隊伍,進入國家隊。
韋東奕以第三名的成績,進入IMO國家對,獲得IMO的競賽入場券。
在49屆的IMO競賽中,韋東奕以滿分的成績,拿到IMO的冠軍。
在數學領域的優秀天賦,韋東奕被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所錄取,免試直接進入北京大學。
在16歲,參加第49屆IMO獲得滿分成績。
第二次參加IMO,在賽前國家隊的選拔滿分,IMO競賽中同樣以滿分的成績通過。
在北京大學的官網上,韋東奕位列其優秀校友。
其介紹是這麼寫的:
2010年本科、2014年博士在二位不可壓縮歐拉方程中的線性阻尼問題上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成果已經受國際頂尖數學期刊接受發表,榮獲國家獎學金,目前申請到北大青年博雅學者。
韋東奕,被稱為北大的數學學神,本碩博連讀,在2017年到2019年在北大讀博士後,如今是北大的助理教授,研究員。
在15歲參加集訓時,他在數學方面的強大,令隊友、教練嘆服。
韋東奕創造了24道題完成了23道半的紀錄,唯一沒解出的那半道題目,隊友更是全軍覆沒。
在2013年的「丘成桐數學競賽」中,韋東奕的表現更是讓考官們難忘。
在決賽中,韋東奕毫不費力地斬獲了華羅庚金獎、陳省身金獎、林家翹金獎、許寶騄金獎、個人全能金獎以及周煒良銀獎。
這意味著他以一己之力,碾壓了北大的主要對手清華和中科大。
甚至在那一年,美國名校的考官們當場發出對韋東奕的邀請,「只要你來我們學校讀,你連英語都不用讀!」
後來,韋東奕當然沒去,繼續在北大讀書。
韋東奕,稱得上是北大的數學學神。那他為何能夠如此強大、天賦異稟。除了從小的天賦之外,興趣也是很重要的。
在他小學一年級時,讀到一本《華羅庚數學學校》的書籍,激發了他對於數學的所有興趣。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籍,是引導孩子興趣最好的讀物。
這本《華羅庚數學課本》,推薦給各位讀者,希望給你們的孩子,培養起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