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存在什麼問題?施一公看得很清楚,這也許是他離開的原因

2020-12-05 贏在高中

美國一份制裁「黑名單」,意外暴露了中國大學的真正實力,也引發網友對「好大學」的討論。這份「上榜」的名單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多所大學上榜,而中國公認最好的兩所的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卻沒有上榜,很多人質疑北大清華的科研實力。

雖然這份榜單,並不是什麼「光榮榜」,但是能夠引起美國人的害怕,受到美國人的制裁,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光榮榜」,那麼北大清華為何沒有上榜呢?

對於這個問題,原清華大學校長施一公曾經透露出這麼一個數據:將近七八成的清華高考狀元都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都想去金融公司。這在北京大學也差不多,眾多高考狀元扎堆學習經濟學、管理學等「有錢途」的專業。

在施一公看來:「作為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學生一進去就想著就業,會產生什麼結果?結果就是大家都往最賺錢的地方跑,比如金融。連我最好的學生都告訴我說,老師我以後想去金融公司。當然不是說金融就不創新,但是當所有精英都往金融上轉時,我認為這要出大問題。」

施一公當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有5個獨立的國立健康研究院基金,有專門的基金會支持他做研究,在2008年,美國著名的馬裡蘭州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就曾向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家施一公頒發了1000萬美元的科研資助。當時,從事細胞研究的施一公,在癌症治療的研究上開展了一條新的研究路線。他的實驗室佔據了整個大樓的一整層,並獲得每年二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但是他依然放棄這些優厚的待遇選擇回國,因為在他看來,比較起在美國,回國以後可以對清華、對國家有更多的回饋,這種成就感對他來說很重要。

然而,在清華大學呆了幾年後,施一公再次做出了一個「瘋狂舉動」,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務,選擇民辦的西湖大學,這一舉動,著實令人敬佩。

施一公為何離開清華大學去西湖大學,我們沒有看到過他的公開解釋,但是從施一公在杭州的一段發言中,我們也可以理解,他豪言:

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學師資規模將超過擁有2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學,教師科研水平很可能成為中國之最,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東京大學、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成為亞洲一流!15年後在各項指標比肩加州理工大學,成為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

看到這裡,我們大體上可以理解了,施一公當年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後來又放棄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名氣,他是真正有情懷的人,淡泊名利的人,他只是希望在中國真正培養出熱衷科研,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才,顯然北大清華的學生,沒有到達他的願望。所以,中國真正搞學術研究的那部分,並不一定在北大清華。

施一公選擇了西湖大學,在這裡他可以放開手腳,施展他的報復,施一公一直有一個夢想,打造出中國的一流民辦大學,聚焦於科學研究。北大清華,拿著國家最多的經費投入,如果在科研方面不能做到最好,是否會感到內疚呢?

相關焦點

  • 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許晨陽3句話揭示原因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現在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經也證實了這種說法,在他畢業那一年,清華有2251位本科生,那一年和之後那一年,估計有1600或者1700人左右到了美國,現在大部分還在美國。施一公:多數清華大學生在美國碌碌無為卻不回國,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在施一公看來,多數留在美國的留學生,混得並不好,他們的能力,遠遠超過他們的僱主,但是他們的僱主,都是白人,這讓他非常不平衡,所以他要回國。而那些留在美國的清華大學生則感覺非常」滿意「,因為他們知足常樂!
  • 舒紅兵妻子畢業於北大,施一公妻子畢業於清華評價口碑卻天差地別
    說到兩人的履歷我們可以看到,施一公曾經擔任過清華副校長,而舒紅兵擔任武大副校長同在一個學系,也都處在了我國最頂尖級的2所985當中任教,可謂是實力不分上下,但如今的舒紅兵依然在武大擔任要職,而施教授卻為了自己的夢想離開了母校清華,卻了杭州創辦了一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高校,並且為之而努力奮鬥。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但是在教育君看來,顏寧教授落選院士與她選擇離開清華大學,這2件事沒有存在必然的聯繫,顏寧教授自己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自己已經在清華任教10年了,她知道了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是什麼樣的感覺,曾自己還年輕,她也想去感受在普林斯頓大學當教授是何種感覺。
  • 放棄美國離開清華,施一公為何兩次跳槽?他的「中國夢」是什麼?
    那麼,作為西湖大學的首任校長,原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又是什麼來歷呢?他為何要力促成立西湖大學呢?錢學森的追隨者施一公:身在美國但時刻心懷「中國夢」施一公1967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1995年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於是在2007年9月的時候,饒毅辭去了美國西北大學的終身教職,全職回國任教,直接擔任北大的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同樣是在2007年,施一公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也已經開始正式運行。而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北京大學的饒毅院長和清華大學的施一公院長保持著長期的密切聯繫,幾乎每周都要進行思想交流,甚至一天都要交流好幾次。通過長期的默契交流,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在科研文化的原則問題和人才教育觀點上,幾乎沒有任何分歧。
  • 愛國科學家施一公名滿天下,而他的妻子卻很低調,原來是清華學霸
    說到當今的愛國科學家,我想曾經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如今擔任西湖大學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可以說就是一個典範,他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工作,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回到母校清華,擔任副校長一職,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培養了無數人才,其中顏寧、白蕊等人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如今這些人也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 施一公的高徒顏寧,離開清華赴美國任教,無懼爭議
    一位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師從著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施一公,不到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甚至有著「清華最美女教授」之稱,她就是顏寧。像假小子一般上樹;和小夥伴一起下河摸魚;到田野中撒歡兒跑……也許正是這段自由自在的時光,給了顏寧不同尋常的想像力,她在悠閒的時光裡,比那些被學業困擾的孩子,更加珍惜、喜歡自由的感覺。我喜歡自由的人生。
  • 舒紅兵妻子王延軼本科北大,施一公保送清華,妻子趙仁濱高考狀元
    施一公和饒毅很早就因為為敢說敢言的性格走紅於網絡,而由於最近「雙黃連事件」的發生,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走紅了,「拔出蘿蔔帶出泥」,其丈夫舒紅兵院士也在網友的探索下走紅。王延軼1981年出生,2000年考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不過網傳王延軼當年是以藝術生的身份考進的北大,這點筆者也不得而知,能考進北大的一般都是很厲害的學霸。
  • 愛國科學家施一公名滿天下,而他的妻子卻很低調,原來是清華學霸
    說到當今的愛國科學家,我想曾經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如今擔任西湖大學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可以說就是一個典範,他在祖國最需要人才的時候,放棄了美國的高薪工作,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回到母校清華,擔任副校長一職,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培養了無數人才,其中顏寧、白蕊等人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如今這些人也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 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學霸,學成歸來再次離開,3個原因值得深思
    第三種學霸既然選擇離開回來工作,又為何匆匆離開呢?這是很讓我們費解的一個問題。那些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按道理,國外都向其投來「橄欖枝」,正是國內科研機構或者高校最應該留住的人才才對,他們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接下去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人,他給我們的答案值得一看。他叫許晨陽,他曾是北大數學領域的學霸,他在學成歸來再次選擇離開,他的求職經歷讓我們唏噓不已。
  • 這所大學名聲不大,施一公曾說要與清華北大比肩,可現狀惹嘆息!
    導語:這所大學名聲不大,施一公曾說要與清華北大比肩,可現狀惹嘆息!浙江可謂是人傑地靈,除了鼎鼎有名的浙江大學外,在美麗的西子湖畔還有另一所大學,雖然名聲不大,但是來頭和實力不容小覷。這所大學便是西湖大學,它從創立之初便獲得高度關注。一、創辦引爭議這樣的一所大學本來就容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施一公創辦這所學校的目的和目標更是引起了公眾的高度關注和廣泛討論。他吸取美國著名高校的辦學經驗和治學精神,立志創辦一所世界級的現代化高等院校,為國家培養出高精尖的人才。
  • 放棄美國綠卡,他進北大施一公進清華,同時落選院士,曾舉報3人
    說到施一公,大家可能會比較了解,但是很多人對施一公的評價都是兩極分化的,一半說好一半說不好,不過在筆者看來,能為中國做貢獻的那就是好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另一個人物,他放棄美國綠卡,進入北大,和施一公同時落選院士,最勁爆的是他曾實名舉報過三個人。
  • 這所大學聘請施一公任校長,揚言5年趕超清華北大,如今怎樣了?
    這是儒學經典《大學》開篇第一句,但是這裡的大學是「學問」的意思,是一種教學的宗旨。而現代「大學」一詞是一種學歷,也是大學院校的意思。現如今每個城市幾乎都有自己的大學,就目前而言中國最高的學府莫不是清華和北大了。
  • 施一公請辭清華副校長任職西湖大學 施一公照片簡歷
    經多方渠道證實,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已於近日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隻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2020年年初,代表我國教育最高水平的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則關於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報告,報告中顯示,從清華走出的留學生中,有81%的人在去往美國或者是其他發達國家之後,便選擇留在了那裡不再回來。而之後有人通過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很久以前,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況了。
  • 施一公的吶喊:中國大學出了大問題,精英思路的轉變或將釀成大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誰是施一公?為什麼他的吶喊值得聆聽與深思?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他,熟悉他,但在聆聽他的觀點之前,他的個人履歷值得我們去全面了解。  因為學術履歷,代表一個人的智商水平;社會頭銜,則體現出一個學者的智慧水準。
  • 施一公高考保送清華,一項舉動讓人佩服,創辦西湖大學卻飽受質疑
    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名校畢業的學生,往往會選擇留學甚至出國而沒有再回來,比如清華北大2所大學每年本科生出國的佔比很高,但後來經過統計再次回國的人卻寥寥無幾。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統計而已,並非說留洋海外的學生全都沒有回歸,比如施一公就是典型的代表,施一公曾在84年的時候以當時河南省數學競賽全省賽區第一的成績保送到了清華大學,此時的施一公只有17歲,我們都知道對於80年代的教育來講。
  • 清華最厲害的女生物學家,去了美國,為了什麼?
    清華、北大是人才聚集的寶地,每年全國有7成以上的尖子生選擇這兩所學校。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其他行業,領先者或者精英大多數也是來自清華北大。清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能在這裡就讀,是莫大的榮耀,更不必說能在這裡教書育人,成為清華的教授。
  • 施一公:中國學者的脊梁
    他個比較傳統的人,鄉土情結根深蒂固。他一直忘不了1987年9月21日,父親被疲勞駕駛的計程車撞倒在路上。送到河南省人民醫院時,雖在昏迷中,但父親一直活著。醫院急救室裡整整躺了4個半小時得不到任何施救。因為先交錢,才救人。等司機籌了500塊錢回來時,父親睜著眼睛死在了他懷裡。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冷漠?因為沒錢,眼睜睜看著父親死沒有任何辦法。
  • 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揚言5年超過清華,如今施一公做到了嗎?
    而羅列我國比較知名的教育場所,首當其衝的就是清華和北大。這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還記得幾年前,施一公曾言說,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有望在5年之內超過清華。那麼5年過去了,我們看看結果究竟如何?西湖大學的建學目標提到西湖大學,很多家長因為沒有在招生指南上看到它的存在,所以總感覺它並非一所可以和清華北大相提並論的園所。然而,事實上,這是因著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決定的,它的初衷是建立成一所云集各類科研人才的院所,就類似於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