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比之教育,一個正規出眾的教育環境更是許多人趨之若鶩的。因為在一個完好的教育場所,我們可以接收到系統,正規,而且前沿的教育,並且,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羅列我國比較知名的教育場所,首當其衝的就是清華和北大。這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還記得幾年前,施一公曾言說,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有望在5年之內超過清華。那麼5年過去了,我們看看結果究竟如何?
西湖大學的建學目標
提到西湖大學,很多家長因為沒有在招生指南上看到它的存在,所以總感覺它並非一所可以和清華北大相提並論的園所。然而,事實上,這是因著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決定的,它的初衷是建立成一所云集各類科研人才的院所,就類似於美國的加州理工學院。
所以它的招生門檻比較高,最初只要博士生,可想而知,只有少數學子得以踏入校門。除了學生的實力,學校師資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因為得和學子相呼應。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並且社會地位也非常高的。
對於這樣優質的師資和學子質量,確實層次和高度非一般院校所能比擬,哪怕是清華北大也沒有這樣的高度,更別說,它的200億元的重磅投資。而施一公,作為發起人,更是讓很多企業家毫不懷疑的一路支持。
西湖大學的創始人——施一公
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施一公在2008年選擇了回國,回國之後,他投身於清華大學的教學研究工作中,這也是他敢出言超越清華的決心。
雖未達成5年計劃,但未來可期
然而,很多理想藍圖比較要歸於現實的,這就是所謂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施一公的預言未能實現,誠然,清華大學歷經百年,5年之約確實難度太大。但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無論是規格,格局,還是巨資部署,這對於西湖大學來說都是難得的,這決定了西湖大學從一開始的發展高度都不低。
所以,西湖大學的的未來發展是可期的,這一切歸功於施一公的敢想敢做,因為他的大膽和魄力,才有了西湖大學不一樣的存在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