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清華北大,大家可謂是熟悉至極。它們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甚至在世界上排名也很靠前,很多的學生都想考入這兩座學府,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
清華副校長施一公
清華大學的誕生和清代有著莫大的淵源。清代時期實施閉關鎖國政策,使得國內國外信息不通,只能自己關起門來造車,社會發展遭到嚴重堵塞。經過百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落後於別的國家,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毫無抵抗之力,導致了中國面臨被大規模瓜分的困境。
清朝政府因無力抵禦外來入侵者,便用割地賠款的方式來緩解困局,在那段時間清政府與入侵者籤訂了多條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中在《辛丑條約》中國就得賠償給八國聯軍9.28億兩白銀,但在我國外交官梁誠敏的不斷努力遊說下,美國將一半的賠償金退回了中國。當時清政府本是準備拿著退款去發展經濟,但美國在退款前卻明確表示這些錢只能用來去資助那些遠赴美國留學的學生,或者是每年去美國的留學生,不能用作他途。
美國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目的是為了吸引中國的人才去美國為他們效力,去學習美國的思想,讓我們國家面臨人才缺乏無法發展的現象。清政府面對這樣的情況別無選擇,只能按照美國的意思去辦。為了能夠讓中國的學生更好地適應美國的生活,中國建立了「旅遊美學室,」這也是清華大學的前身。在後來的發展中,我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旅遊美學室」經過發展也變成了國內頂級的學府清華大學,這所大學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立下豪言的施一公便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之一。
1985年,施一公考入清華大學並在畢業之後遠赴美國學習,在之後。面對美國給出高薪的誘惑,施一公絲毫不動搖,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了中國擔任了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一職,盡心的去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
西湖大學建立
施一公建立西湖大學的想法一提出便迎來了各種質疑,但施一公絲毫不受這些質疑的影響,他聯合其他七位支持這個想法的人向國家遞交了申請創辦建立西湖大學的建議。遞交的申請通過後,施一公便來到杭州和執委會一起商討學校的建立與發展。
為了籌建西湖大學,施一公放棄了自己清華副校長的職位,施一公的辭職很多人說是因為方舟子的原因,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施一公提出想法之後,方舟一對此提出質疑說施一公如果對西湖大學有如此大的信心,又為什麼佔著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職位?
施一公在聽到這些話之後並沒有覺得惱怒,反而覺得方舟一說得十分有道理,自己一面佔著副校長一職,一面去建立西湖大學,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兩個地方都做不好,便決定將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辭掉,專心去建立西湖大學。
2018年10月,西湖大學在杭州舉行了成立大會,許多優秀的教授,專家都擔任了西湖大學的職位,其中就有楊振寧和南科大校長。施一公在創立西湖大學之後到現在一直堅持著高門檻,高標準招生,西湖大學招生的目標只針對那些博士生,並且還要在五年之內有研究出的作品,當年西湖大學剛成立,有一個獲得諾貝爾的學生前去招聘,施一公也沒同意讓他進入學校,只因為他的成就是很久之前的,在五年之內沒有新的研究。
不僅對招學生嚴苛,對老師也是如此,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施一公要求來西湖大學應聘的老師必須在某一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施一公這樣的標準,讓外界很多人都感到吃驚,按照這樣的標準去尋找目標是很難的。並且,施一公規定西湖大學只對國家內招生,不收國外任何學生,他注重於為國家培養新型性人才,他的這一做法,值得人敬佩。
日漸蓬勃的西湖大學
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的西湖大學已經日漸蓬勃,學校中有著國內外優秀的科學家125位,還有著13在各個領域都有著自己成就的教授。現在西湖大學成為了喜歡科研學子的嚮往之地,雖然與清華存還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我們相信在經過不斷的努力之後,差距會慢慢變小的。
到2020年4月西湖大學已經建立了4個省級的重點實驗室和5個高校級的公共研究平臺,並且還獲得了打造生命科學高水平地主平臺的資格。經過短短幾年時間的發展,西湖大學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面對今年的新冠疫情,西湖大學也成功分析出了新冠的全長結構,而這也是世界上對新冠全長結構的首次解析研究。西湖大學自成立到現在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文化機構去傳授專業知識。學校的設施和儀器十分齊全,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學校就自主研發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並且還將自主研發的科研成果成功轉化落地。實驗項目成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就從這方面來看,就算施一公立下的五年之內超過清華的目標不可能實現,也絲毫不重要了。
結語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施一公所提出的理念是符合國家要求的,如果他帶領著團隊一直努力下去,那將會為我們國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新型人才。而施一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也離不開學子們的努力,離不開清華大學,只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國家才會發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