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專聊教育君(文章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能夠獲得院士的稱謂,是奮鬥於科研事業的科學家們一生的榮譽,也是他們一生所追求和奮鬥的目標。院士的項目設置有3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院士評選的申報和審核程序複雜,能夠被選為院士的都是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專家和科學家等。
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拔尖人才,顏寧是施一公門下學子,師徒2人都曾就讀於清華大學,這2位科學家也曾入選院士的候選名單,但是都在首次入選卻落實院士的評比。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
根據清華大學校方的證實,顏寧教授已經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離開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
顏寧教授是我國傑出的青年科學家,其率領的科研團隊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來不解的難題。在2017年,顏寧教授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憑藉著她顯著的科研成果,我們都認為顏寧教授能夠成功當選院士,但是結果出人意料,顏寧教授落選了。
而就在落選院士這年,普林斯頓大學向顏寧教授拋來了橄欖枝,邀請她回校任教,顏寧教授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和博士後,因此,普林斯頓大學也算得上是顏寧教授的半個母校,對於普林斯頓大學熱情的邀請,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的顏寧,最終決定離開清華大學,前往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顏寧教授當選外籍院士
在顏寧教授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2年後,顏寧教授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從落選國內院士到當選外籍院士,只有短短的兩年。
有人認為是顏寧教授的才華在國內得不到認可,落選院士,因此她才「負氣出走」清華大學。
有的人則在指責國內院士的評選存在排資論輩的情況,顏寧教授這麼有實力,卻最終沒有當選院士,實在是很遺憾。
但是在教育君看來,顏寧教授落選院士與她選擇離開清華大學,這2件事沒有存在必然的聯繫,顏寧教授自己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自己已經在清華任教10年了,她知道了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是什麼樣的感覺,曾自己還年輕,她也想去感受在普林斯頓大學當教授是何種感覺。
施一公教授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
施一公教授是顏寧的老師,他曾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但如今的施一公也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成為了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施一公教授也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他堅定地走在科研路上,期間不被周圍的人或事物所打動,在施一公看來,科學研究之路是一條正路,他沒有選擇錯誤,做科學研究也是一件最為浪漫的事情,他樂此不疲。
施一公教授也曾落選院士的評選,在2011年,施一公教授獲得了院士增選的資格,但是雖然入圍院士候選人,卻也遺憾落選。
而到了2013年,施一公教授再次入圍院士候選人,而這次他成功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施一公教授之所以放棄了在國外優厚的待遇,回清華任教,他是想影響在清華大學的一批學子,施一公對於從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名校畢業出來的精英人才卻選擇出國發展,而且留學不歸的事,感到「不平衡」。
在施一公教授看來,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特殊教育背景的人才不能只懂得「知足常樂」,而是要有更為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在教育君看來,從清華北大、復旦上交等一流名校畢業出來的學子不能「忘本」,要懂得學有所成,回國支持祖國科教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為了為祖國培養出一批頂尖的人才,施一公教授於2018年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擔任了西湖大學校長一職,而西湖大學也是在2018年正式掛牌成立,致力於培養拔尖的科研人才,這和施一公的人生抱負互相切合。
國內院士評選嚴格是好事
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首次評選院士,都遺憾落選了,卻也都成功當選外籍院士,在教育君看來,並不是國內院士的評選不公平或者是不公開,只能說是國內院士的評選條件比外籍院士的評選更加的嚴格,這也激勵著科學家們在科研道路上不斷深耕,我們也期待顏寧教授能夠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爭取早日當選中科院院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亮下發的小拇指,你的點讚,是對教育君最大的鼓勵,你的轉發,是對教育君的支持,你的收藏,是對教育君的肯定,你的留言,教育君會及時回復。」
作者簡介:教育君,喜歡用有溫度和深度的文字來訴說教育之事,在歲月的長河中,願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成為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