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在國內沒評上院士嗎?

2020-12-05 騰訊網

顏寧可以稱得上是國內的明星科學家了,她是一名結構生物學家,曾在清華大學工作十餘年。她在《Cell》《Nature》《Science》上發表過將近30篇論文,這個數字是很驚人的,國內的高校從建校到現在發表在上面的論文數量,沒有幾所能夠達到顏寧一人完成的數量。更讓人追捧的是,顏寧還是一位美女科學家,被很多人尊為學術女神。

這樣的女神,她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新聞。在2017年顏寧曾經成為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候選人,不過沒有通過院士評選的最終環節。2017年5月,顏寧受聘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講席教授,之後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顏寧的出走以及成為美國的院士都曾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有不少人認為顏寧是負氣離開清華大學、離開中國,並藉機討論中國的種種不是。

至於顏寧為什麼離開清華大學選擇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我們沒必要對此進行猜測,更沒有必要進行各種惡意揣測或道德綁架。如果說顏寧赴美是因為國內的科研環境不如美國,那麼饒毅、施一公等科學家從美國返回中國是不是就能說明中國的科研環境比美國的好?

顏寧被普林斯頓大學聘請,應該說這是中國的科學家、中國培養的科學家被世界認可的一個表現。顏寧離開清華也是比較順利的,並沒有受到什麼阻礙,甚至也未曾媒體上看到清華方面有挽留。這也是中國科技實力上升的一個表現。二戰後有一段時間,英國經常抱怨自己的優秀學生跑到了美國,抱怨了十幾年後就不再抱怨,自己的實力提升後優秀的人才自然會被吸引回來。中國何嘗不也是一樣?自己的實力提升後,人才的流入就會是很正常的事情,人才的流出也不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此時「科學無國界」所產生的影響要大於「學者有自己的祖國」。

當站在更高層次上理解並認識科學家對人類的貢獻時,還會非常狹隘地認為顏寧是因為評不上中科院院士而負氣出走的嗎?

相關焦點

  •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並非施一公留不住,只因人各有志
    落選中科院院士顏寧教授曾當選中科院院士候選人,但也僅僅是止步於候選人的席位,最終無緣沒能被評上中科院院士,對於顏寧教授的落選,讓人們感到可惜,畢竟顏寧教授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科學研究成果,她在清華大學也有著不低的威望,曾帶領科研團隊,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未解的難題。
  •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遠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顏寧教授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跟清華大學有著不解的緣分,從清華大學的一名學子,到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老師,到最後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一路走過來,顏寧付出了許多的努力,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受學子們所歡迎的一位教授之力一,而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之久的顏寧,卻並沒有計劃長期留在清華大學,她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擔任了這所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由原來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轉變為兼職教授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根據清華大學校方的證實,顏寧教授已經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離開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顏寧教授是我國傑出的青年科學家,其率領的科研團隊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來不解的難題。
  • 顏寧又Nature上發了兩篇論文,為啥沒有評上中科院院士
    從顏寧離開中國,到現在有很多人為顏寧沒有拿到中科院院士感到忿忿不平。如今,顏寧又在國外頂級期刊Nature上連發兩篇論文。如此高的學術成就,為啥評不上中科院院士呢?再有,顏寧對蛋白質結構的探索,並沒有對某一種蛋白的功能和用途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果,分析了蛋白結構,再深入進行探究,我想顏寧應該肯定就評上院士了。二、論文有價值,不代表就是萬能的論文作為現在學術成績評定的重要考核標準。
  • 顏寧又Nature上發了兩篇論文,為啥沒有評上中科院院士
    從顏寧離開中國,到現在有很多人為顏寧沒有拿到中科院院士感到忿忿不平。如今,顏寧又在國外頂級期刊Nature上連發兩篇論文。如此高的學術成就,為啥評不上中科院院士呢?如果,分析了蛋白結構,再深入進行探究,我想顏寧應該肯定就評上院士了。二、論文有價值,不代表就是萬能的論文作為現在學術成績評定的重要考核標準。尤其在國外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更是相當厲害。我們不能因為發論文厲害,就認為這個人就很厲害,當然我不否認顏寧不厲害。
  • 清華大學55人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第一已為美國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的名單如下:從名單中可以看到,在清華大學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的科學家中,不乏一些學術界的知名人物。比如說我國著名的青年女科學家顏寧,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等等。這些科學家無疑都是國內最頂級的科學家,也為祖國的科學研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施一公教授同樣是清華畢業,然後在美國研讀了博士、博士後,並在1998年到2008年期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後,他重新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願意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國,他回答說自己只有「中國夢」,沒有「美國夢」,所以學有所成之後,他選擇回國奉獻,這於他而言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
  • 顏寧與施一公是什麼關係?為什麼顏寧回清華大學十年後出走美國?
    顏寧,一個才貌讓人羨慕的才女,成為清華大學教授不是很正常嗎?明明是單身,怎麼就變成了施一公的老婆了?真的太八卦了。說實話,顏寧的學術之路確實也跟施一公是有很大的聯繫的,施一公可以說是顏寧學術道路上的引路人。
  • 生物專業被稱為天坑,為何清華大學的顏寧能學成,原來是因為這個
    三年前,已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的美女教授顏寧遠走美國,去她的母校普林斯頓任教,三年後的2020年,顏寧又在美國斬獲GWIS公布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其實在此前,顏寧已經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作為美女科學家,人們關注顏寧的並非只有她的外貌,她的很多事跡都被網友所熟知,從小大到,顏寧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中國式少年,經歷了同齡人所經歷的所有事情,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畢業後同樣以非常優異的條件被普林斯頓大學錄取。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令許多人感到不解,在清華大學辛苦從教多年,並且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顏寧,如果能繼續留在清華大學發展,也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施一公教授之所以選擇回清華大學任教,是因為他想影響一批清華學子,希望他們學有所成能留在國內發展,施一公教授也曾表示,從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國內一流名校畢業出來的學子出國留學之後,很少有人能夠最終成為某一領域或行業的拔尖人才,他們滿足自己在國外已有的待遇和崗位,最終泯然眾人矣。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上)
    顏寧,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國內上的學,標準的我們中國培養人的人才。清華畢業後,她寫了一封自薦信:我覺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僅憑這一封信,她就獲得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學習的機會,碩博連讀。
  • 作為清華年輕的教授,顏寧去了美國工作,真的是這位院士在選舉中
    關於顏寧最熱門的話題是「顏寧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負氣而走」,真的是這樣嗎?現在我帶你好好了解一下。02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一個農村家庭,她可以算是我的故鄉。她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她更喜歡自然科學,尤其是生物學。後來,年僅19歲的顏寧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系學習,即使在清華學生面前,她也很出色。
  • 顏寧自曝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時年薪,網友:科學家不應注重物質
    27歲獲世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不滿30歲回國任教,破格提拔為清華大學正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清華校園內最年輕的教授,40歲又離開祖國,回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42歲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如果顏寧沒有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她最終能成為中國院士嗎?
    顏寧被阻攔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門檻之外時,轉身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做了美國外籍院士,這使得她夾在讚譽與蜚聲之間。在討論她的家國情懷之餘,另一個問題出現了——若顏寧沒有出國,她在國內能被授予同等榮譽嗎?顏寧若留在清華大學熬年限,不出走普林斯頓大學就能選中院士嗎?這也有著很高的不確定性。因為我國的科研環境、設備及資金都不及美國先進、充裕,但缺乏這些條件,科學家的科研進度和成果都會大,沒有成果的科學家又無法跑贏院士競選。這種負負循環會將一些有才華的學者埋沒於平庸之中,難於出頭。
  •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這2種猜測不成立,本人給出回應!
    對於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有下面的這兩種猜測:第一:跟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有關顏寧教授曾經入圍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名單,但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她卻最終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或者落選的結果,也是顏寧教授本人沒有想到的。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2017年,顏寧辭去清華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到美國僅僅三年,今年8月,女科學家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的榮譽會員獎(共包括三個獎項),將其中的佛羅倫斯.薩賓傑出研究獎,授予了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以表彰她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
  • 反思一下,李愛珍、顏寧為什麼選不上院士
    開篇先說兩個令人敬佩的女科學家,她們的情況有些類似,在美國當選院士但在國內卻評不上院士。顏寧(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濟南萊蕪區,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7年8月,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二輪候選人。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9年4月30日,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國外什麼最吸引她,其實只有兩個字
    顏寧,大家都熟悉,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在國內上的學,標準的我們中國培養人的人才。清華畢業後,她寫了一封自薦信:我覺得自己各方面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僅憑這一封信,她就獲得到美國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學習的機會,碩博連讀。
  • 她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評上了美國院士,網友:經歷像顏寧!
    但兩院院士因其評選制度也錯失了很多人才,李愛珍便是其中之一。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早期的李愛珍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出眾的個人才華先後四次申請中科院,卻沒能料想四次都慘遭失敗。最後一次因為年齡超過了院士評選標準而再次落選,這次她也算是與中科院徹底失之交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