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教育,用心寫字,教育之路,小匠老師與你同行,感謝在茫茫人海中,能與你相遇,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閱讀~
文 | 教育小匠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作為一名高材生,亦或者是科學家,都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集中在學業或者是研究上,而應該時時刻刻懂得心繫祖國,把祖國捧在自己的手心上。
施一公得意女弟子顏寧,曾經在清華大學任教多年,帶領著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取得了很不錯的研究成果,憑藉著突出的研究水平和成果,顏寧教授也被譽為是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但是在她的身上卻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性,這是為何呢?
01 離開清華大學後,顏寧教授獲評美國外籍院士,是榮譽還是挑撥?
顏寧出生於山東章丘,是我國有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19歲的時候,顏寧考上了清華大學,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從清華大學畢業出來以後,為了能夠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她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深造,並在之後獲得博士學位。
2007年時,顏寧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同年,她決定回到國內發展,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成為了清華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之久以後,顏寧又選擇回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憑藉著突出的科研成果,顏寧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之一,但是最終的評選結果公布,顏寧卻沒有順利被評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對於她的落選,也讓許多人感到很可惜。
而在顏寧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兩年以後,她成功被評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也算是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院士夢想,獲得了院士的榮譽頭銜。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年後卻被美國國家醫院評選為外籍院士,當然這並不是美國的故意挑撥,但是顏寧在美國就能夠被評選為院士,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國對於青年科學家更加重視,也會給予青年科學家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好的平臺,而這也是吸引顏寧教授離開清華大學,重新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原因之一。
顏寧在美國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然也並不是一種巧合,畢竟顏寧教授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很不錯的科研成果,更是破解了生物領域幾十年未解的難題,因此自然有資格能夠被評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02 如何才能夠留住人才?
1、提高待遇
想要留住從國內重點大學出來的拔尖人才,其實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待遇水平,讓這一批人能夠享受更好的待遇,不讓他們為吃穿的問題發愁。
有些青年科學家在美國工作,年薪百萬起步,因此他們也很滿足自己能夠在美國所享受到的工作待遇條件,自然不會選擇回國發展。因此只有提高國內對於科學家以及各類領域拔尖人才的待遇水平,或許才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回國發展,同樣也能避免人才流失的問題。
2、改善環境
科研環境以及學術研究環境也是吸引人才的核心因素,只有不斷改善科研環境以及學術研究環境,給青年科學家提供更好的研究設備,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他們才會願意留下來。
3、給予表彰
沒有人不想得到他人的認可,不想給自己爭取到榮譽,對於青年科學家來說,他們也希望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能夠獲得認可,希望自己能夠憑藉著突出的科研成果獲得相關的榮譽。
因此先要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就應該要及時給一些在科研領域取得成果的人,一些表彰,給予他們一定的榮譽,讓他們知道原來自己是被重視的,而不是忽視的。
結語:我們也希望從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大學出來的青年科學家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能夠懂得心繫祖國,在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能夠選擇回國發展,舍小家,為大家,為祖國科教事業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們,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原因讓顏寧教授決定離開清華大學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分享!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