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顏寧、鎖志剛等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20-12-05 快科技

北京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學家入選。

其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洛克菲勒大學教授、HHMI研究員Jue Chen(陳覺,音譯)與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鎖志剛(Zhigang Suo)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約40%是女性學者,創下了歷年之最。

四名華人學者為新晉院士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福。

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院士,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英文名:George Fu Gao,「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1983年畢業於山西農業大學,1986 年北京農業大學獲碩士學位,1994 年英國牛津大學獲博士學位。先後在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哈佛大學/ 哈佛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1-2004年任英國牛津大學講師、博士生導師、 研究組長。2004-2008年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2011年4月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7年7月起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福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分子免疫學,主要從事T細胞識別、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播的機制研究等。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

顏寧,結構生物學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做博士後研究。2007年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導,成為清華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2017年,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美國科學院院士Jue Chen。

Jue Chen(陳覺),結構生物學家,洛克菲勒大學WILLIAM E。 FORD講席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研究員。Jue Chen於1993年在俄亥俄大學獲得化學本科學位,1998年在哈佛大學取得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後分別在哈佛大學以及貝勒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2年入職普度大學,在普度大學相繼擔任助理教授(2002-2007),副教授(2007-2011)、教授(2011-2014)。在此期間,她還入選HHMI研究員(2008-)。2014年加盟洛克菲勒大學。她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細胞膜中轉運蛋白的結構和功能。

美國科學院院士鎖志剛。

鎖志剛(Suo Zhigang),美國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1985年鎖志剛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力學系,之後赴美留學。1989 年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後即任教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1997 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3-2006 任哈佛大學Gordon McKay 講席教授,2006年起任哈佛大學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 講席教授。2002年受聘西安交大「長江學者」 講座教授。 任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應用力學執行委員會委員,美國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理事。與高華健、盧天健、黃永剛一同被稱作華人固體力學界「兩健兩剛」。

美國科學院中的華人學者

截止到2019年,共有超過100名華人、華裔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其中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等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也包括丘成桐、陶哲軒這兩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

第一位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生理學之父」——林可勝,在194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之後,林可勝在1955年加入美國國籍,因此他在1956年又轉為美國科學院院士。而第一位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華人科學家則是「中國的居裡夫人」——吳健雄,她於1958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大陸科學家為數學家華羅庚,這之後,夏鼐、談家楨、周光召以及賈蘭坡等中國學術界的元老相繼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國衛生部部長的分子生物學家陳竺於2003年當選為外籍院士,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也於2006年當選為外籍院士。

今年當選為外籍院士的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的導師施一公則於2013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楊振寧、姚期智以及蒲慕明這三位美國科學院院士放棄了美國國籍,他們也自動轉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中國成立以來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大陸科學家名單

當選年份 當選人 學科

1982年 華羅庚 數學家

1984年 夏 鼐 考古學家

談家楨 遺傳學家

1987年 周光召 物理學家

1994年 賈蘭坡 考古學家

2003年 陳 竺 血液學、分子生物學家

2006年 袁隆平 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白春禮 物理化學家、納米科技專家

2007年 張啟發 農作物遺傳學家

李愛珍 半導體材料

2010年 周忠和 古生物學家

2011年 李家洋 農作物遺傳學家

2012年 張 傑 物理學家

2013年 施一公 結構生物學家

2014年 楊煥明 基因組專家

2016年 安芷生 地質學家

2019年 顏 寧 結構生物學家

高 福 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

2004年,當時只有41歲的王曉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他也因此成為了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美國科學院院士,而第二位則要等到2009年,那一年,社會學家謝宇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華人社會學家,此後又有24位在大陸接受教育的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關於美國科學院

圖片:趙亞傑

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是一個非盈利、非政府組織。入選該院的院士是美國乃至世界學術界最高的榮譽之一。入選者不需要自行申請,而是基於其在原創研究中所做出的突出且持續的貢獻,新院士由現任院士在每年四月舉行的美國科學院年會上投票選出。每年將會有100名國籍為美國的新院士被選出,與此同時還有最多有25名的外籍院士被選出來。目前美國科學院院士總產生2347名院士,其中約有487名為外籍院士。截止2018年,他們中有190人曾獲得過諾貝爾獎。

文章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本文圖片均來自科學網科學網5月1日消息,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有100名院士和25名外籍院士入選,其中包括多名華人學者。
  • 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學霸的微博畫風竟是這樣的......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
  • 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可她今早發微博的畫風卻是這樣的……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學家入選。中國女科學家顏寧入選25名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 中國籍美國科學院院士,超一半都是這個領域,該領域正在爆發?
    三個院士同一領域美國科學院公布2019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院士,25名外籍院士。其中華人科學家有四名入選,包括2名美籍華人科學家陳珏和鎖志剛,以及兩名中國籍科學家顏寧和高福。其中:高福是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學家;顏寧是結構生物學家;陳珏也是結構生物學家;鎖志剛是力學和材料學家。也就是說,四位新晉華人美國科學院院士,三位都是研究生物科學領域的。
  • 美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中科院曹曉風及6位華人學者入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自:新智元,來源:Nasonline.org等,編輯:嘯林【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昨晚,美國科學的聖殿——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植物表觀遺傳學專家曹曉風入選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新科院士。去年,高福和顏寧也入選了。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清華顏寧留學之後回國,落選中科院又出國,入選美國科學院
    回國那年,顏寧才30歲,就因為在醫學界的成就被聘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2017年12月,她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7年,顏寧迎來了對自己而言最大的挑戰,她參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眾所周知,兩院院士是我國學術界給予科學家們的最高榮譽,挑戰難度極大,只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可以入選。
  • 多個華人成美國院士,全是科學大拿!包括一位中國籍科學家
    美國,作為世界學術殿堂,是無數科學家的夢想。在美國,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納米材料科學家楊培東,生命科學領域頂級學科家顏寧,數學天才許晨陽都來自中國。即使不到美國,如果能夠獲得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對自己在國內的科研、學術都有很高的加成。
  •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了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的顏寧,還曾一度上了熱搜。如果你還不知道顏寧是誰,那說明你可能是生活在沒有網絡的時代。
  • 「網癮少女」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微博畫風是...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學家入選。中國科學家顏寧入選25名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名單。
  • 答讀者問: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如何評選?
    編輯同志:中國科學家高福和顏寧日前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引發熱議。請問美國國家科學院是如何確定院士、包括外籍院士人選的?北京讀者劉聰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標誌著科學家個人學術成就獲得高度認可。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有2347名院士(Members)和487名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s)。
  • 王辰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宣布,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此次新增院士中,王辰當選外籍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 五位華人入選美國醫科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發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100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10名國際成員(非美籍)。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我國的陳竺院士、高福院士和曹雪濤院士都曾經當選過外籍院士。
  • 五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多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等在列
    昨晚,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宣布了新入選的 90 名正式院士和 10 名外籍院士。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將超 2200 人,其中外籍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為什麼顏寧會在美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不久前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單中,我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這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那麼,為什麼中國籍的顏寧會在美國選上院士呢?
  • 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高福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愛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
  • 莊小威等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來源:未來論壇綜合自Bio生物世界、高分子科學前沿、新智元等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中科院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遭質疑!其實袁隆平也是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公布了最新入選院士名單,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方面深耕所獲得的傑出成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名單中包含120名美國本土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仔細查看後我們發現,這26名外籍院士中有一位中國院士的身影。
  • 美國醫學科學院新增百名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作者 | 王聰來源|Bio生物世界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100位新院士,其中90名常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國際院士為175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此前我國科學家陳竺、高福、曹雪濤等曾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