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2020-12-04 教育導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學生在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出國深造。然而,每年留學歸國的碩士研究生人數僅佔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一半。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利用國外資源繼續進行學術研究。

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

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一個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四年後,顏寧以出色的專業成績順利畢業,並且遠赴美國留學,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研究生,師從生物科學領域泰鬥,施一公教授。

又是四年,顏寧碩博連讀,拿到醫學博士學位,並攻讀博士後。畢業之後,僅有三十歲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擔任教授,並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而清華大學沒能留住這位年輕的教授,2017年顏寧接受普林斯頓大學聘請,成為其終身教授。

許晨陽的專業方向與顏寧迥然不同,但他們歸國又離去的經歷是何其相似。

許晨陽出生於重慶,是一名「80後」,從小,他就在數學方面展現出國人的天賦,高中時入選四川省數學代表隊,並獲得冬令營金獎。一年後,許晨陽被選拔進入國家數學集訓隊。

1999年,數學天賦卓越的許晨陽順理成章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並且本科期間僅用3年便提前畢業。之後便留校攻讀研究生,拜入田剛院士門下。

研究生畢業後,許晨陽也動身去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數學博士,在美國進行為期八年的學習工作後,博士後出站的許晨陽再次回到母校北京大學,成為數學研究中心教授。

在此期間,許晨陽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並且獲得一系列榮譽頭銜。但2018年,歸國發展不足六年的許晨陽,接受麻省理工大學邀請,全職任其數學系教授。

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惋惜之餘我們也在反思,清華北大作為我國頂尖學府,都留不住優秀人才,我們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國科研環境亟待優化,目前,我國科研環境與國外確實還有一定差距。國外科研資金主要來源於大學、資本家及基金會,較為靈活。我國科研經費審批流程複雜,且目前經費分布不均勻,影響了一些高層次人才的信心。他們認為國內環境尚不足以自己的專業施展,國外的科研環境更能發揮出個人價值。

我國人才制度設定僵化,青年學者難以施展才華。我國目前已認識到留住本土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對於「怎麼留、留在哪、怎麼用」等一系列問題還沒有具體落實。同時,「論資排輩」的古板思想還存在,青年學者得不到機會,只能浪費時間熬資歷。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留學的學子都有著一顆中國心。隨著近年祖國的發展強大,激發了海外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國內各種軟硬體設施不斷完善,回流本土人才政策力度也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選擇歸來報效祖國。我們也希望,在每一位國內外人才的努力下,中國能夠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其實,這人才缺少的原因無異於一個人才流失問題,整個中國培養的大半高精尖人才在學成歸來之後全部流向他國,真正歸國為我國做貢獻的人少之又少。這樣想想,我們就明白了為何我國會缺少人才。尤其是清華大學的顏寧和北京大學的許晨陽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為什麼很多學成歸來之後的留學人才在歸國一段時間後都要選擇再次出國呢?為什麼我國想要留住人才為何就如此艱辛呢?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然而人們漸漸發現,那些出國留學的人才卻越來越多的選擇在國外定居了,其中包括清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顏寧和許晨陽。我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長江黃河的水養育我們。在懵懵懂懂的時期,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教會我們熱愛祖國。 中國也確實有不少愛國志士,許多人即使去國外深造之後,依然想要回到故土,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顏寧和許晨陽也不是一開始就定居國外的。 顏寧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步入這個專業的時候,她就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之路。
  • 北大許晨陽,清華顏寧,學成歸來卻再次出走美國,這4方面要反思
    無獨有偶,在另外一所頂級學府北京大學,也有一名跟顏寧近似的頂級教授,從美國學成歸國,進入他在中國的母校北大,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然而,在北大執教5年後,也是再次離開中國去了美國,他就是北大數學系教授許晨陽。
  • 顏寧、許晨陽等中國青年科學家回國之後又離開,為何留不住人才?
    2017年,回國10年的清華大學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選擇再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不再擔任清華大學的全職教授,這也讓他陷入了長時間的爭議當中,畢竟這樣的舉動讓任何人覺著都有點深意。
  • 施一公的歸國與顏寧的出國以及清華學人的歸去來
    施一公回國已經十多年了,顏寧出國也已經兩年了,當年造成的轟動與震動至今仍餘音繚繞,以至於總有人拿他們說事,甚至把清華學生出國留學的事也和他們掛起鉤來了,說什麼施一公對大批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都去了美國感到痛心疾首,還說什麼顏寧因不滿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出走清華。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重回美國,什麼原因?他們這麼說,網友搖頭
    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顏寧回國10年後,又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博雅講席教授許晨陽在回歸5年後,也重回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工作。當時這兩位重量級的年輕科學家由「海歸」成為「歸海」,人們紛紛猜測其中原因,說什麼的都有。
  • 許晨陽、顏寧出走美國的真相是什麼?中國教育沒有人才戰略眼光!
    近年來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大面積留學生出國不歸引起了中國公眾的不滿。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談到,我這屆的清華畢業生有2216人,大約有1600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現在還在美國。至今有2萬清北生,25萬華人,在矽谷工作,不願回國。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而在這麼多留在美國的科學家中,有許多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人才,比如一個比一個牛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他們會回來嗎?
  •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科學家「歸國潮」開啟,當年的北大數學「黃金一代」,會回來嗎? 近日,國內學術界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了!他就是朱松純,AI視覺領域當之無愧的泰鬥級人物,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
  •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
    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大家都知道清華、北大是國內最高學府,而每一年清華、北大都有一批優秀的學生往美國跑呢?現在就有部分人嘲諷清華、北大是美國大學的學前班,專門為美國大學培養人才。清華、北大人才流失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都說清華北大是為美國提供人才的後花園,真相究竟如何?
    但是根據統計,清華北大學成歸國的學子僅僅不到2成,80%以上的學生,在面對國外安逸的生活的時候,選擇心安理得地留在了國外工作,為國外的科技甚至軍事事業做「貢獻」。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最近風頭正勁的愛國教授鄭強,就曾經在做報告的時候,特別提到過這樣的問題。國家花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去培養的人才,最後卻成為了別國的科學家。
  • 北大天才回國六年後又赴美,臨行前留下的話,令人深思
    據清華大學發布的2018就業質量報告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清華每年都會有大批學子出國留學,而其中百分之81的同學都會選擇在國外工作。北大學子也不例外,而其中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最後也選擇了在國外發展。01.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便大力推行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的科技人才。而他們也沒有讓國家失望,在學有所成之後,便投入到了建設國家的道路之上,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清華和北大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頂尖的學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人們也都知道,只有各個地區的佼佼者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學習。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令許多人感到不解,在清華大學辛苦從教多年,並且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顏寧,如果能繼續留在清華大學發展,也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在網上曾有人說「清華大學是為國外培養人才的一所大學」,人才流失率高,清華學子畢業出國留學,學有所成而不歸,對於這樣的現象,確實讓人感到可惜,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卻沒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北大黃金一代,齊聚美國,僅有一位還留在國內,是學術能力不夠嗎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級的2所大學。有一句話流傳很廣,半數英才聚清華,清華英才在姚班,清華姚班確實匯集了大部分天才。但在數學方面,頂尖的天才人物大部分卻在北大。18年,許晨陽離開北大,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全職任教。顯然,許晨陽學成歸國,又再次出走的原因值得深思。他不缺榮譽,除了獲得的國際大獎外,國家給予他長江學者,基礎青年基金。對金錢他也不怎麼看重,不然不會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任教。或許他臨走前留下了3句話說明了他再次出走的原因。1. 國內高校學術造假嚴重,造價成本低,造假也得不到懲處。
  • 「棄國回美」清華女教授,攻克世界性難題,為美國添磚加瓦
    珍妮機的成功問世掀起了世界科技浪潮,自此科技成為各國綜合國力評判的主要標準,而人才作為實現科技的基礎,也成為了各國爭搶以及培養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不僅是對於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對於高中以及以下的基礎教育也成為重點抓手。
  • 真相:許晨陽、顏寧到底因何而就聘國外高校職位?
    許晨陽、顏寧已經是網上的標籤人物。一些人有何想法都拿許晨陽、顏寧說事,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也能拉上許晨陽、顏寧。扯得最多的恐怕是高層次人才流失、海外留學不歸和人才生存環境不佳,許晨陽、顏寧似乎成了一個萬能的表達工具。這些話題扯得太多了。真相到底如何,高校人員比誰都清楚。
  •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都跑去國外了?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
    中國的人口非常多,在我國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中,國家也格外重視國民的教育問題,在人才的培訓和發展上,也不遺餘力地給予許多優質的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許多人才和英才源源不斷地湧現,因此中國的教育綜合水平並不低,而人均的學習能力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