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作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功成名就之後,因為一次科學院院士的甄選未能選上,選擇了遠走他鄉,為美國立下奇功,攻克了困擾全球50年的難題,她這樣做真的對嗎?
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升,在很多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無論是在科研氛圍還是在科研設備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目前中國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在很多領域也有了能夠和國外一較高低的能力,以前很多人才選擇去國外,主要就是因為國外的科研氛圍和尖端實驗設備,能夠幫助他們取得更高的成就。
但目前國外僅存的優勢也逐漸被淡化了,很多人才也選擇了回國,但卻在2017年的時候,在國內已經功成名就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卻做出了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放棄了在國內的事業,選擇去美國從事科研工作,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不解。
顏寧從小品學兼優,在鄰居眼裡就是一個天才少年,在他19歲那年,也成功考入了天才少年的集結地清華大學,從小就對生物結構非常的感興趣,最終也選擇了清華大學的生物學專業。憑藉著從小就展現出來的過人天賦,清華畢業之後她並沒有直接投入到工作中去,最終被普林斯頓大學選中,並且獲得了該大學的博士學位。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他並沒有選擇在美國工作,而是馬不停蹄地回歸了祖國的懷抱。當時對於生物學的研究正是我們薄弱的環節,有了她的回歸也為祖國的生物學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回國之後,她如願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華大學,並且成為了清華大學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在清華大學一待就是十年的時間,不僅為我國培育了很多生物學的專業人才,還組建了自己的實驗室,在自己的學生當中挑選出了一些優秀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團隊當中,攻克了很多的科研難題,在我國生物學的科研工作上留下了很多不可磨滅的痕跡,在2017年的時候,還成功當選了中國年度科技人物獎,能夠在她這個年紀獲得如此高的成就,也是屈指可數的存在。
科學院院士作為中國科研人員最高的榮譽,顏寧當時滿懷信心去參加甄選,結果卻讓她大失所望,在甄選失敗之後,她卻做出了讓常人難以理解的選擇,選擇再度踏上美國從事科研工作,並且經過努力之後成為了普林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雖然目前崇尚「科學沒有地域限制」之說,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她這種做法,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她是因為沒能選上科學院院士,所以才採取了這種報復性的舉動,選擇去為美國做貢獻。但對於這樣的結果,無論如何我們也應該尊重他本人的選擇,畢竟是普林斯頓大學造就了她如今的成就,從理論上講為回歸母校做貢獻,還是能夠講得通的。
在回歸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科研工作之後,她漸漸淡出了國人的視線,很多人也漸漸忘記了這件事。然而最終她在一本名為「細胞在線」的報導上,發表了名為《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的論文,也一舉攻克了困擾生物學界50年的難題,在取得這樣的成就之後,她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對於網絡上面的言論,最終顏寧本人也出面澄清,並非是因為甄選科學院院士失敗,才選擇去美國,而是因為她有一個課題,需要藉助美國的實驗基礎設施以及實驗方法,才能取得相應的突破。對於她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熟悉的,裡面也有她想要的東西,能夠有機會對生物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她的夢想。
不論外界對她擁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她都不在乎,顏寧注重的是能夠為生物學界做出更多的貢獻,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她也明確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即使身在異國他鄉,也不會忘記最終的熱愛和追求,你又是怎麼看待這樣一個美女博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