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美女教授院士落選,卻為美國立大功!論土壤的重要性

2020-09-14 諾貝爾化學講

前言:一說到顏寧,相信學術界的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她身上貼著幾個標籤,第一是頂級學府清華大學的教授,第二是高顏值,貨真價實的美女教授,第三是最終去了大洋對岸工作。在很多人感到惋惜之時,大洋對岸卻傳來了一個爆炸性消息,顏寧在《細胞在線》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的研究論文,一道困擾了國際50年的難題終於被攻破,為美國立下大功。

顏寧

一、別人家的孩子

翻開顏寧的履歷,你會發現她就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展現出了學霸本色,一路順風順水,19歲成功考入國內最頂級的高校清華大學,就讀於生物學專業。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後,愛國心切的顏寧回到了祖國,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組建自己的團隊,攻克了無數的學術難題,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2017年,更是當選了影響中國的年度科技人物獎。

隨著越來越大的名氣和高產的科研成果,顏寧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中國一顆未來之星將冉冉升起。年輕有為的顏寧申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果滿懷信心的顏寧卻被現實潑了一盆涼水,因為各種複雜的因素,顏寧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最終遠走大洋對岸,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顏寧很快得到了賞識,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然後就有了後來源源不斷的科研成果,並且解決了困擾國際50年的難題。

顏寧

二、人紅是非多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在顏寧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後,不同的人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認為科學無國界,在哪兒工作最終都是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做貢獻,再說美國的基礎科學研究本來就更完善,設備更先進,有利於出科研成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是正常人,相信很多人都會做出和顏寧一樣的選擇,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去過多的吐槽。

但還是有很多的網友,對顏寧的做法表示很難理解,國家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培養了一個未來的科研之星,而且清華大學也給了她足夠的尊重。就因為沒有評上中科院院士就負氣出走,是不是有點太任性,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了什麼位置。更有極端的網友甚至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各種忘恩負義,白眼狼等詞語用在了這位年輕的科學家身上。

顏寧

三、土壤的重要性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才知道,吃瓜群眾沒有必要過多操心。如果是出現的個例,可以歸結為人品問題,但如果是普遍性的現象發生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呢?晏子使楚說出了經典名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為什麼那麼多人才流失,難道都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每次都去道德綁架合適嗎,這些人在拼命付出的人有幾個人去認可人家,結果人家換一種生活方式就被噴得體無完膚。

武當和少林

武俠小說寫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潛規則,少林派和武當派都覺得自己的武功是天下第一,明爭暗鬥多年,雖然沒有分出高下,但也算名氣相當,收穫了自己的名聲和利益。此時如果一旦出現第三個門派,名氣小大家會不屑一顧,如果名氣越來越大,影響到自己的排名和利益了,自然就成為了前兩個幫派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管你是德高望重的前輩,還是實力強勁的後起之秀,都只能成為少林和武當圍剿的對象。

所以說做人難,因為人的思想太複雜,很多時候各行各業的頂級人才都很羨慕猴子和獅子,因為他們的世界很單純,誰的實力最為強大,誰就是猴王和獅王,隨時來一場公平的比試,大家心服口服。如果你覺得這個猴群的規則不合理,可以放心去加入其它的猴群,但人卻不行,因為背負著太多的壓力和枷鎖。

土壤的重要性

四、曾經的土壤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可能有網友此時正氣憤至極,覺得是一派胡言,藉口重重,人家幾十年的古人不照樣海外學成歸來,專心研究兵器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任何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一心為公,舍己利人的高人,他們也許不求名,不求利,但唯一的要求是必須得到尊重,而事實上也確實是得到足夠的尊重,所以才有了後來民間的美談。

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化,如今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 計劃經濟也變成了市場經濟,計劃分房也變成了公積金。一線城市動輒幾萬的房價讓人望而止步,五線小城幾千的房價也是月入數倍,因此買車買房成了大多數人一輩子的終極目標,沒有安居,怎能樂業?500人中科院合肥所辭職僅剩100餘人,大多因博士畢業工資難以養家餬口,跳槽出走,而某明星微博發張照片一晚上就收入數百萬,雖然不同行業不能做直接比較,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人才,這種差距還是讓人瞠目結舌。

博士人才

五、展望未來

有網友說的好,生存都困難還談什麼情懷。馬雲也一直見血指出,員工辭職歸納起來就兩個原因,一是錢沒有給夠,二是心受了委屈。我想如果這兩方面問題都真正解決了,我們的海拔之地必然陡然上升,真正的人才都會往高處走,真正的人才不是靠綁架而來,而是靠吸引而來!現在回過頭再看,也許顏寧的經歷根本不值一提,更沒有必要成為一個新聞。

人往高處走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兒了,你同意中學教師的觀點嗎?對於顏寧成為普林斯頓的終身教授,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暢所欲言,留言區見!

相關焦點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在中國,對院士的選拔要求可以說非常之高,每年都有許多科研大咖爭相入選,可最終入選院士的卻很少。而有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我國沒有取得院士的稱號,但卻在美國被授予院士稱號了。在谷歌擔任 VP訪問官期間,李飛飛利用美國大學教授們每六年獲得的一年學術假期,在谷歌擔任高級職位,這是目前谷歌華人的最高職位。李飛飛教授成為2020年度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唯一當選為中國籍教授。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對我國絕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來說,院士這個稱號不僅是最高的科研學術榮譽,而且是對自己科研實力的有力肯定。在中國,對院士的選拔要求可以說非常之高,每年都有許多科研大咖爭相入選,可最終入選院士的卻很少。而有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我國沒有取得院士的稱號,但卻在美國被授予院士稱號了。
  • 令人無奈,美女專家為美國立下了輝煌戰績,究竟因何奔赴海外?
    美女專家「棄國赴美」的選擇例如「棄國赴美」的美女專家,她就這樣出現在大眾視野,為美國立下輝煌戰績,為美國贏得前所未有的掌聲,但是其科研成果也讓各國乃至全世界都爭議不休,這讓人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呢?美女專家顏寧的這個名字一聽是不是就能想像到她是一位溫柔善良,安靜文藝的女子,而她也確實憑藉了自身的努力成功成為了清華的一位教授。
  • 清華女神級教授,落選中科院赴美擔任教授,如今成美國院士
    因為兩院院士的評選非常嚴格,所以我國兩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都在50歲以上,對於很多年輕的科研人員來說,在兩院院士中落選是很正常的事情。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顏寧像許多清華學子一樣選擇出國深造,她在美國著名的大學完成了自己的博士生涯,師從我國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 清華大學美女教授「棄國歸美」,為美國立下大功,現在為何不結婚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內科研界一片慘澹,卻仍有像錢學森、鄧稼先之人,懷著對祖國的熱愛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依然不忘國,都想回國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力量。近日,我國的一名女科學家引起全球熱議,她就是顏寧,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之後的生活就開始在美國從事生物學研究。
  • 清華美女教授功成名就時歸美,為美立下奇功,助其攻克50年難題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作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功成名就之後,因為一次科學院院士的甄選未能選上,選擇了遠走他鄉,為美國立下奇功,攻克了困擾全球50年的難題,她這樣做真的對嗎?但目前國外僅存的優勢也逐漸被淡化了,很多人才也選擇了回國,但卻在2017年的時候,在國內已經功成名就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卻做出了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放棄了在國內的事業,選擇去美國從事科研工作,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不解。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網絡上經常看到有人拿舒紅兵院士和施一公院士做比較,拿王延軼所長和顏寧教授做比較,筆者在這主要講的是施一公和顏寧。首先顏寧是施一公的弟子,兩人都是清華畢業的,施一公是在1984年高中畢業的時候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所以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顏寧則是1996年考進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作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赴美任職,真的是院士落選負氣出走?
    要說顏寧真正引發熱度和爭議還是在2017年後,那一年,39歲的顏寧被提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顏寧還收到了母校發來的邀請,即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03最後的結果大家不得而知,顏寧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但是成為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
  • 中國美女教授「棄國歸美」,攻克難題為美立下大功,引發全球熱議
    我們都知道,科學發展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就是創造研發科學的主體,我國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就發展到如此地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當初能夠毅然決然的歸國,為我國國防事業建設付出了巨大貢獻,可見,人才有多重要。今天我們要談的主人公也曾是我國一名清華教授,不過後來她選擇棄國歸美,為美國立下大功。
  • 年薪僅10萬、落選院士,是清華教授顏寧「棄國歸美」的原因嗎?
    隨著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生命起源的真諦被逐漸揭示開來,無數科學家開始在生命中不斷探索,從而有了醫學的不斷進步,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回國後,顏寧被其母校聘為醫學院相關專業教授,從而成為了全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帶著這種光環的她並沒有絲毫的驕傲,而是繼續沉溺於自己的研究中,從而在膜蛋白方向更近一步,並且這一耕耘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她是工作不順利,也有人說是因為評院士落選,所以負氣出走,但更傳奇的是, 去美國兩年之後她就被評為了美國院士,這是為什麼呢? 施一公教授同樣是清華畢業,然後在美國研讀了博士、博士後,並在1998年到2008年期間擔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後,他重新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願意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國,他回答說自己只有「中國夢」,沒有「美國夢」,所以學有所成之後,他選擇回國奉獻,這於他而言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
  • 中國美女科學家,19歲考上清華,30歲成博導,卻為美再立大功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顏寧,她是清華的美女教授,可在2017年的時候,卻去美國成為了他們的終身教授。她從小家裡的條件就不錯,所以由於她有這方面的天賦和努力,讓她可以致力於生物領域的研究,甚至在19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清華,30歲就已經成為博導了,但如今卻為美國立下大功,那麼這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顏寧的經歷。
  • 未能甄選上院士職務,中國美女教授奔赴美國,為美國立功,引爭議
    ,即使祖國的條件不太行,但還是毅然決然的歸國,錢學森等老一輩的人為我國國防事業建設作出了貢獻,如今,時代不一樣了,我國一名美女清華教授,選擇棄國歸美,引發了爭議,但畢竟倡導科學無國界。,顏寧毅然決然選擇回到了祖國,因為她知道祖國在生物技術方面是欠缺的,更何況自己學的就是生物專業,來到中國後更是擔任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名教授,30歲的時候,更是成為了博導,帶著學員研究等等,而且,顏寧的顏值也是相當出眾的,讓很多人熟知。
  • 清華教授顏寧中國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為何?
    對於科研、學術工作者而言,院士這個頭銜是大家努力奮鬥的目標,不僅象徵著地位、身份,更多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於是,每年的院士評選都是聚集了國內一流的科研學術工作者,優中選優。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當選,其中部分人難免經歷落選的命運。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根據清華大學校方的證實,顏寧教授已經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離開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顏寧教授是我國傑出的青年科學家,其率領的科研團隊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來不解的難題。
  •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
    評院士落選,去美國卻當上終身教授,攻克世界難題,她在報復?都說「科教興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誰的綜合實力強誰就有話語權。當初日本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入侵東山省,還不是那會的中國貧弱,實力落後。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又越過三八線,也是仗著自己手裡的武器裝備,有原子彈這樣的威懾,而我們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在普林斯頓留學期間,施一公教授正在該校任教,而顏寧也恰好成為施一公教授的學生。在施一公教授的教導下,顏寧的學術科研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她今後選擇走科研學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大家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顏寧在國內評選院士就落選了,到美國才過了2年就被評選為外籍院士呢
  • 中國美女教授「棄國歸美」,攻克難題為美立下大功,引發網友熱議
    當年錢學森所帶領的老一輩科學家回國,為我國的邊防事業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這位,曾經是清華的一名教授,但是後來她卻是選擇了棄國歸美,為美國立下汗馬功勞!19歲考上清華,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深造,還取得了博士學位。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一、2007年歸國,成就斐然2007年,那時未滿30歲的顏寧即從普林斯頓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她1977年時出生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6歲時和父母搬到了北京,19歲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年畢業後她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繼續攻讀博士學位,2007年入職清華,成為全中國最年輕的女性教授之一。二、2019年遺憾落選中國院士關於顏寧教授的落選,產生的爭議似乎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