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人的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一半以上的人都會說是科學家,這一句話真的承載了兒時的夢想,但令我們真的想不到的是,真的有人就成為了科學家。
雖然大家常說科學無國界,但在一個豐厚的科學成果誕生之時,人們會最先關注的是這個人的國籍是什麼。早在新中國成立之時,國內科研界一片慘澹,卻仍有像錢學森、鄧稼先之人,懷著對祖國的熱愛放棄了美國的優厚待遇,依然不忘國,都想回國為自己的國家奉獻力量。
近日,我國的一名女科學家引起全球熱議,她就是顏寧,在清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獲博士學位,之後的生活就開始在美國從事生物學研究。
早在13年前,她選擇回國,年僅30歲的她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女教授,攻克了很多難題。遺憾的是,3年前,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擔任該校的終身教授,並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早在1996年,19歲的顏寧憑藉自己優秀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生物學。
清華畢業的她得到了多家企業拋出的橄欖枝,但她卻選擇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深造,並得到了博士學位。在2003年有很多人都以為顏寧會留在美國了,顏寧卻放棄了美國的優待,回到清華大學成為了最年輕的博士導師及教授。相信很多人並不差異,有才華的靈魂註定不會被遺落。
在這十餘年的教書生涯中,閆寧拼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更多的優秀作品,同時給科學界添上了一層閃亮的光環。2016年顏寧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甄選,但年紀最小的她最終還是落選了,有人猜測這或許是她在第二年回到美國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原因之一。
隨後再次回到美國,顏寧很快適應了美國的環境,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美國的科學研究中,她也因為出色的表現獲得了美國科學院授予的外籍院士。
在這期間,顏寧發表了一篇能解決生物界難題的細胞學文章,這是困擾人類50年的難題。不僅如此,顏寧也為美國人的膜蛋白領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因此得到了美國的大加讚賞和豐厚回報。
由此可見顏寧的成就不容厚非,她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單從這兩點就可以看出她確定的成就早就被認可,但有一點很好奇?如此優秀的她為何不結婚呢?
還是那句話,她有自己不結婚的理由,我們也不要去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猜測設想,更不要質疑她的選擇,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長大結婚成家立業是必須經歷的,但值得肯定的是顏寧之所以不結婚的原因只是想把更多的經歷放在科學界上。
但能夠看出,顏寧對於科學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非常純粹的熱愛,幾乎沒有任何功利性的因素在裡面,否則很難做出「不結婚」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