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國,人才強國」,人才是一個國家的興盛之本。
美國在二戰期間推出「回形針計劃」,吸納大量優秀的德國科學家,加速了戰爭的勝利,同時也讓美國成為世界強國。
建國以來,從「兩彈一星」研製成功,到現在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人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顏寧登上了青年公開課節目《開講啦》,年輕時尚的她一上場就驚豔了眾人,撒貝寧驚呼顛覆了自己對科學家的認知。
臺上的顏寧談吐幽默,金句頻出,「段子手」撒貝寧都得甘拜下風。
撒貝寧調侃道:「您可以不叫顏寧,叫『顏值』就好了!」
此時顏寧回道:「『寧』送給你了」。
「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她還說,「不為悅己者容,為自己容」。
當撒貝寧開場介紹她時,多次加上「女科學家」的前綴,對此顏寧反詰道:「其實我對『女科學家』這個說法是非常拒絕的,為什麼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上一個『女』字呢?」
節目播出後,網友驚呼,這樣調皮可愛的科學家請給我來一打。
這個有顏有才的清華教授因此圈粉無數,她的社交帳號粉絲數一下子從幾千上漲到幾十萬。
顏寧是當今世界上女科學家的佼佼者,在科學界碩果纍纍,獲譽無數。
因為顏值出眾,她還被稱為是科學界的空谷幽蘭。
2007年,在美學成歸來的她成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4年,她帶領團隊攻克了困擾生物界50年的世界性難題,成功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和工作機理。
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學術權威刊物上發表了數10篇論文,其中2篇還被《科學》作為「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2016年更是被《自然》評為「十大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她因此又被人稱為「超級博士」。
然而就在2017年,她做了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那就是離開任教10年的清華,棄國歸美,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成為該校的終身講席教授,之後還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雖然現在還掛著清華大學教授一職,但基本上也是在美國做科研。
一時間網上對她這種行為議論紛紛,有人說她是在2017年的時候落選中科院院士,沒有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國院士,所以負氣而走。
還有人將她和早前歸國建設的科學家相比,說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界,國家辛辛苦苦培養她,最後卻便宜了美國。
還有人將顏寧的出走歸結於中美科研實力,以及科研工作者收入的差距。
對此顏寧回應道:「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人們常說居安思危,我希望能夠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激發新的靈感,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雖然現在是在普林斯頓,但是清華給我offer,我也會回來,一樣的。但是,我已經在清華從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華做教授是什麼體驗,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頓會是什麼感覺。」
做這個決定也許她只是單純地想跳出舒適區,追尋事業上更大的突破。
顏寧從小到大都有一種不羈的性格,活得逍遙自在,不畏流言蜚語。
1977年,顏寧生於山東章丘,是一個地道的「農N代」,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平時忙於勞作,對顏寧基本上就是放養,無拘無束的顏寧就像個男孩子一樣,上樹掏鳥窩,下河摸魚仔無所不為。
在學校裡面有一種人,天天泡吧談戀愛,不見怎麼學習,但是成績還特別好,顏寧就是這種人。
玩歸玩,鬧歸鬧,氣人的是顏寧成績還特別好,她非常懂得規劃時間、高效學習,學的時候認真學,玩的時候放開玩。作業從不帶回家裡做,這樣她就可以恣意享受美好的課餘時光了。
從小語文成績出色的她古詩詞信手拈來,小時候她的夢想是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當她初中時第一次看到《西遊記》的時候,對孫悟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七十二變,可以無限地縮小,如果小到像一個分子大小,然後進入我們的細胞,他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也許就在那個時候,在她的心裡埋下了科研的種子。
那個時候在學校裡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她選擇學習理科,後來因為老師一句「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她因此選擇清華大學的結構生物學。
在校成績依舊出色的她,雖然還沒有畢業,就已被很多名企「預定」。
不過均被她拒絕,原因非常簡單,她不喜歡那樣朝九晚五的生活,她喜歡的是做實驗的那種專注,喜歡自由的人生。
2002年,當時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職的施一公回清華開講座。
在同學的建議下,顏寧給施一公寫了一封自薦信,「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但申請出國太浪費時間和金錢了,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校了……」
施一公親自面試後,覺得她非常不錯,因此在本科畢業後,她去了普林斯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碩博連讀,2005年,她還在該校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做科研。
2007年工作期滿,她便回國在清華任教。
在美工作的顏寧科研成果依舊非常矚目,今年5月份她在《自然》上發表了2篇論文。
6月8日,顏寧團隊又在《PANS》上發表了一篇科研論文。
就在幾天前,顏寧團隊又有新動靜,6月15日,顏寧團隊與新南威爾斯大學楊洪遠團隊強強聯手,在《細胞》上發表了《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研究論文。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看不懂,但是看起來就是非常高大上的樣子。
顏寧雖然在美國任職做科研,但是她始終還是中國科學家,做出成績那就是我們大中國的驕傲。
2017年,超級博士顏寧「棄國歸美」,就在幾天前她又有了新動靜。
不知道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