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2020-06-28 正史也瘋狂

她是世界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30歲時帶領一群本科生用6個月的時間,攻克了世界生物學界50年都沒有攻克的超級難題;

她在前途璀璨的時候,突然離開中國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併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有人說她是因為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可她說「想換個環境,取得科學上的最新突破」。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顏寧,山東章丘人

她是顏寧,一位優秀的中國科學家。圍繞著她,有讚揚,有質疑,也曾陷入輿論的旋渦。如今喧囂過去,我們回首,她到底為什麼選擇離開中國去美國呢?

顏寧今年43歲,是圈內少有的美貌與智慧並存的科學家,除了她的學術成就,很多人關心一個話題:她為何不結婚?


顏寧回應,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01

2000年,清華大學學霸顏寧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讀博士,導師是著名科學家施一公。施一公發現顏寧很聰明,但做實驗有點投機取巧,嚴謹度不夠。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顏寧與導師施一公

那段時間,儘管顏寧很努力,但道路沒有她想像的那麼順利。很多實驗都沒有結果,加上身邊的同事高歌猛進,使顏寧的挫敗感非常強烈。

熬過了一年半以後,她終於完整地將一個複雜實驗獨立完成,並得出一個不錯的結果。導師欣慰地說,你終於會做實驗了。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也是從那刻起,顏寧頓悟了,實驗幾乎從未失手。對於科研來講,什麼最重要?細節。投機取巧或者急於求成,往往會忽視細節,而細節決定了成敗。

越早跌跟頭,對自己的未來越好。

博士後出站後,身邊形影不離的閨蜜去了世界五百強公司工作,可她只喜歡待在實驗室。

一天24個小時,顏寧有14個小時泡在實驗室裡,她不覺得累,因為喜歡。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2007年,顏寧回國,受聘於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年僅30歲。

清華大學為顏寧提供了優質的教學和科研環境,顏寧不負眾望,開啟自己的開掛之路。

2014年,她帶領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用6個月的時間,攻克了困擾生物界50年的世界性難題,成功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和工作機理。

2015年,由於以上的突破性成就,顏寧獲得塞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和國際蛋白質學會青年科學家獎兩項蛋白質領域頂級榮譽,在國際生物學界聲名鵲起。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回國以後,她在《自然》《科學》《細胞》等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幾十篇重磅論文,成為近年來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翹楚,《自然》將其列入「十大中國科學之星」,前途一片璀璨。

假如顏寧當初沒有回國,她可能在按部就班的搞科研,不會有這樣「爆炸性成就」出現,正是在祖國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榮譽像潮水般向顏寧湧來。正當人們以為她能繼續潛心研究,為祖國做出更大貢獻時,她卻突然去美國了。

02

2017年5月,顏寧離開中國,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終身講席教授,將主要的科研環境放到美國,在清華任兼職教授。

這件事雖然發生在學術圈,卻在網上炸開了鍋。有人猜測顏寧「棄國歸美」是負氣出走,因為落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而2019年,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兩相對比,以上說法流傳更廣了。

那麼,當事人怎麼看呢?

顏寧直言「無稽之談,純屬造謠。」氣得想投訴相關人員。

她坦承選擇」跳槽」的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是擔心自己在一個環境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人們常說居安思危,我希望能夠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激發新的靈感,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楊振寧也對這件事發表了看法,他雖然不認識顏寧,但聽說過顏寧做出的成績,做出「跳槽」的決定,可能有她自己的原因,希望公眾多了解背後,不希望在網上亂講。

到美國後,顏寧繼續著自己開掛的科研之路,在《自然》《細胞》等多個權威雜誌上連續發表最新學術論文,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就。

03

顏寧成功以後,很多人向她討教,可是她很少給出建議。她對自己未來的路,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說白了就是沒有什麼計劃。

為什麼呢?

她認為「選擇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你怎麼走」。她極為理性,你看她這十幾年走過的路,出國深造回國科研到再次出國科研,每一步都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這是屬於她的學術生涯選擇自由,其他人不好評價。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顏寧一直是個特別獨立自主的人,一部分得益於她父母對她的培養。雖然出生於農村,但父母並沒有給她「望女成鳳」的壓力,而是充分尊重她的天性,反而讓她一路做學霸輕鬆地考進了清華大學。

她時常考慮,人活一世能夠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成年以後,如何評判自己的選擇?她唯一的標準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擔由此帶來的後果。

她很要強,討厭別人給她貼標籤,尤其是「女科學家」,認為科學的世界,沒有性別差異。女科學家是對女性的歧視,在一起公開演講中,她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女為悅己者容」,改為「女為己容」,博得女性觀眾的陣陣掌聲。

雖然科學無性別差異,但事實是女性科學家遠遠少於男性科學家,因為女性在獨立做科研時,會面臨很多阻力,比如婚姻和社會。

顏寧的一個女學生,非常優秀,但突然有一天對她說不想讀博士了,原因是有一個工作機會,如果錯過,很擔心以後找不到工作。顏寧覺得非常可惜,眼看科研即將出成果了,為何半途而廢?經過四次的反反覆覆的勸說之後,這位女學生還是選擇了去工作。

顏寧今年43歲,是圈裡少有的美女科學家,但她還沒有結婚成家。有人問他原因,她霸氣回懟「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但不是每個女博士都會選擇走她這條路,女大當婚,在父母眼裡,女兒的婚姻大事比科研重要的多。

帶的學生多了,顏寧也逐漸理解了,每當有學生向她提出這樣的要求,她都會最終尊重學生的想法。

「去做什麼,不是屈服於家庭、社會等外部的壓力,而是自己獨立的思考。女孩子要勇敢,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勇敢做自己」。

無論是選擇繼續做科研,還是成家,並不矛盾,關鍵在於內心的選擇,去追尋」自己的自由」。

對於顏寧的「出走」,我想我們不必過於激動。


我們特別尊重和鼓勵那些學成歸國報國的科學家,也樂於見到更多的優秀中國科學家能夠回來,但時代的發展和中國的強大,也讓我們足夠有自信尊重和鼓勵那些走自己的路,完善自己的人。

他們心中除了有祖國,還有全人類,中國年輕一代科學家,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這是進步。

我想,顏寧也正是遵從了自己的選擇,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嘗試更多的可能,我們也應該有更大的自信,顏寧取得的成就會反哺中國。她也說,如果清華有offer,她也會義無反顧的回來,清華是母校,中國是祖國。

04

在初中時,顏寧接觸了一個概念叫「細胞」,於是她開始好奇細胞是什麼樣子,很想知道細胞內部到了一個分子世界的尺度,會看到什麼樣子。

中國美女科學家半年突破存在50年的難題,卻決定回到美國,為什麼

這是她的成長之路,並用一生去踐行自己這個「好奇心」。王爾德說,自私不是一個人按照他自己的意願生活,而是要求被人按照他的意願生活。

在一個寬容的社會裡,顏寧的個人選擇,值得尊重。

眼光夠遠,心才夠靜。


相關焦點

  • 清華女教授再次取得突破,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2017年,清華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科學家離開時曾說:換一種環境,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突破。那麼這3年來,她突破了嗎?2007年,滿懷報國熱情的顏寧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年僅30歲的顏寧,成為當時清華校園內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顏寧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這10年間,顏寧帶領的科研團隊取得了不少成就,也培養了不少人才(培養出7名博士後),2017年更是被評為「影響中國」年度科技人物,期間更是獲得無數榮譽。
  • 中國美女科學家攻克超連續光譜難題,並超越了美國!
    中國美女科學家攻克超連續光譜難題,並超越了美國!我國現在的發展是比較不錯的,並且還是一個持續上升的狀態,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所有東西發展都是很好的,在我國的一些科技研製領域以及一些高精尖技術的突破上面一直是非常難以進行一些跨越的,而為了能夠改變這一境況我國的科研人員也一直在做著很多的努力,就是想要把這樣的短板區域發展起來。
  • 清華美女教授功成名就時歸美,為美立下奇功,助其攻克50年難題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作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功成名就之後,因為一次科學院院士的甄選未能選上,選擇了遠走他鄉,為美國立下奇功,攻克了困擾全球50年的難題,她這樣做真的對嗎?但目前國外僅存的優勢也逐漸被淡化了,很多人才也選擇了回國,但卻在2017年的時候,在國內已經功成名就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卻做出了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放棄了在國內的事業,選擇去美國從事科研工作,引起了全球學術界的不解。
  •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在這些科技的重大突破中,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艱苦奮鬥的付出。有的科學家們選擇留在國外繼續深造,有的科學家選擇了回國工作。但是最近有一位因為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之位的科學家引起了全網的討論。 ​直到三年前,顏寧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提供的終身教授職位,又回到了美國。不過三年前的事情為什麼現在才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 中國美女教授「棄國歸美」,攻克難題為美立下大功,引發全球熱議
    我們都知道,科學發展是第一生產力,而人才就是創造研發科學的主體,我國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就發展到如此地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當初能夠毅然決然的歸國,為我國國防事業建設付出了巨大貢獻,可見,人才有多重要。今天我們要談的主人公也曾是我國一名清華教授,不過後來她選擇棄國歸美,為美國立下大功。
  • 美女科學家毅然拒絕美國國籍,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
    又一美女科學家回到國內,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我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是從一無所有,一步一個腳印獲得了如今的地位,我國如今的成就,離不開那些在國外學有所成,隨後回國效力的科學家們。
  • 中國美女教授「棄國歸美」,攻克難題為美立下大功,引發網友熱議
    當年錢學森所帶領的老一輩科學家回國,為我國的邊防事業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這位,曾經是清華的一名教授,但是後來她卻是選擇了棄國歸美,為美國立下汗馬功勞!在美國留學的那幾年,她意識到中國和美國生物研究領域方面差距巨大,所以努力學習
  • 落選院士「遠走他鄉」,又有新突破,50年世界難題被她攻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地位提升,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對我們的國家越重要,特別是當我們的華為企業遭受美國的技術制裁後我們會發現「科技無國界」這句話變得多虛偽。然而今天科技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做研究,天才女博士顏寧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她卻又因為在國內落選院士評定,結果又毅然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如今在美又有新的突破,50年的世界難題被她攻破了。
  • 33歲美女科學家離美回國,填補中國醫學界空白,她說出國就為回來
    她為什麼放棄美國優厚的科研條件和學術前途,回到國內從零開始呢? 很多科學家都是在晚年回國,吳丹為何如此年輕就回國呢? 今天,我和你聊聊歸國的青年美女科學家,吳丹的故事。 1950年2月,從美國歸來的數學家華羅庚在途中寫下一封《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那句「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掀起留學生歸國熱潮。
  • 中國美女科學家再獲世界級大獎,兩個字可以解釋當年出走美國原因
    30歲成為清華大學教授(2007年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40歲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42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從這份履歷來看,絕對是天才級的。顏值與才華並存,特立獨行,碩果纍纍卻飽受爭議,沒錯,這就是中國的美女科學家顏寧。
  • 隱姓埋名30年,助中國擁有核武器的美女科學家!她到底有多牛?
    有這樣一位美女科學家,她隱姓埋名30年,她幫助中國擁有了核武器,她的貢獻能和鄧稼先相媲美。那麼,這位美女科學家到底有多牛?王承書所成長的年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年代。這位年輕的女孩深知:要想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就得發展工業。要想發展工業,中國就得在物理學上取得全面突破。這種樸素的想法讓王承書萌生了學習物理學報銷國家的願望!為了這一願望的實現,她刻苦學習努力鑽研,終於在1934年考上了當時的名校燕京大學。大學畢業的時候,王承書在所有的畢業生排名中名列第一。兩年後,她又拿到了燕京大學的碩士學位。
  • 未能甄選上院士職務,中國美女教授奔赴美國,為美國立功,引爭議
    ,為祖國做出貢獻,即使祖國的條件不太行,但還是毅然決然的歸國,錢學森等老一輩的人為我國國防事業建設作出了貢獻,如今,時代不一樣了,我國一名美女清華教授,選擇棄國歸美,引發了爭議,但畢竟倡導科學無國界。,應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認識的,這個科學家的名字就是顏寧,畢竟顏寧曾經是以超越常人的天賦和智商出名,加上自身的顏值,顏寧可以說被很多人記住,而且顏寧19歲就考上了清華大學,即使是畢業了,更是繼續學習,來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更是取得好成績!
  • 解困擾全球107年難題,登十大科學家榜首,96年的中國少年有多牛
    1911年,荷蘭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名叫海克·卡末林·昂內斯,他實驗發現當汞被冷卻至接近0K(-273℃)時,電子理論上是可以通行無「阻」。這樣的話,能源的消耗就能降到最低點,這個「零電阻狀態」被稱為「超導電性」,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超導體的存在,而海克·卡末林·昂內斯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 傑出女科學家顏寧:用180天解開世界50年難題,卻離開了中國
    在中國有很多生物醫學領域的學者,在中國待了一段時間後都選擇去往美國發展,這樣的行為對於中國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因為現在人才對於時代的價值不可估量,而想要培養一個人才需要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並且不是每個人生來都可以成為人才,所以能力對於一個人,甚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直很重要。
  • 解決醫學難題!面對美國挽留,80後美女教授:科學家有祖國
    蠶繭,對於有"絲綢之國"稱呼的中國來說並不陌生。幾千年來,人們用它來製作絲綢,名揚海外。曾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中國青年科技獎",被授予"中國青年女科學家";以第一完成人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名校深造,拒美歸國1982年,王琳出生在武漢的一個醫學家庭。初中時期,因為父親到德國攻讀醫學博士,她也隨之出國念書。父親學成後,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祖國。治病救人、學成報國,父親的一舉一動都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為什麼中國留不住清華的精英人才?是什麼原因令他們跑去美國了?
    中國清華美女科學家顏寧「棄國歸美」,為美再立大功,引起全球熱議。科學是有國界的,事實證明,當大家真正面對科學成果時其實都會非常在意這些科學家的國籍。當顏寧在2007年完成美國學業之後,和新中國成立初期時的很多科學家一樣,首先想到的還是回到祖國的懷抱。
  • 用6個月時間攻克50年未解科學難題的博士:請別叫我女科學家
    有一位科學家,她叫顏寧。​她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的博導,31歲又被直接特聘為清華大學的正教授,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42歲時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她很厲害,也足夠優秀。
  • 荷蘭媒體:她讓中國核技術領先美國50年,中國的居裡夫人
    荷蘭媒體:她讓中國核技術領先美國50年,中國的居裡夫人!她叫王承書,被譽為中國的居裡夫人。因為她,中國在核技術上面完成了重大的突破,原本中國是無核國家,核技術壟斷的是美國和那時候的蘇聯,但是在她的帶領下,中國科研團隊克服重重困難。
  • 離開清華後,她拿到美國院士頭銜,一舉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如今中國的發展勁頭很猛,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和世界其他強國較量,很多在外留學的人才爭先恐後希望回歸祖國,但其中也不乏例外,2017年,全球學術界一度因為清華美女教授顏寧「棄國歸美」的消息引發轟動。當時的她在結束學業後第一時間就回到了祖國,懷抱滿身的熱情希望能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 美女科學家顏寧,13年前跟隨恩師施一公回國,如今為何負氣歸美?
    他們卻攻克了圍繞著生物學近半個世紀的難題。顏寧的學生在一次國際會議上,鏗鏘有力,提出一個十分精彩的問題,讓名校的教授對中國的學生有所改觀,因為在他的眼裡中國學生都是內向的,很少有如此大膽的。當然在此過程中顏寧也收穫諸多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