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地位提升,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對我們的國家越重要,特別是當我們的華為企業遭受美國的技術制裁後我們會發現「科技無國界」這句話變得多虛偽。然而今天科技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為此我們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做研究,天才女博士顏寧就是其中的一位。然而她卻又因為在國內落選院士評定,結果又毅然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如今在美又有新的突破,50年的世界難題被她攻破了。
顏寧是一位集漂亮與智慧一身的天才,19歲就進入清華大學,本科畢業馬上選擇了到美國深造,並取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由於在生物技術上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她先後被授予CCTV2012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入選《自然》評選的10位「中國科技之星」、「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9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等稱號。
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她放棄了優厚的留校待遇選擇回國,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之後又組建起了自己的研究團隊,經過了自己團隊的努力10年的時間裡先後為我國科技做出很大的奉獻,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三維晶體結構,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基本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截止2018年的時候她還先後擔任和一起參與我們國家重要的科學項目和計劃,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在國內擁有那麼重要角色的時候悲傷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呢?
很多人猜測的原因是與她的院士評選有關,本來對於她這樣有才華甚至可以用100年一遇的天才來形容的人,怎麼可能會評選不上呢?可結果就是很意外,最終她沒有被評上,要知道在我國院士職稱很重要,不僅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還可以更方便地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沒有被選上所以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遠走他鄉」,很多人說她應該是出於報復,也有人說她是對這種環境的厭惡,還有人說科學無國界去留可自由選擇不必惋惜。
當很多人選擇遺忘她的時候她卻悄悄地宣布在美國的科學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她重新讓我們覺得惋惜為什麼不是在我們國家做出來的成果呢?據她最近發表了一篇《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的論文,展示了她的最新研究理論,一道困惑了世界50年的科研難題終於有了答案。
如今她已經成為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並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也許這就是我們給不了的,別人卻能給,就像袁隆平開始因為英文不好所以評不上院士,可美國卻授予了他外籍院士。
對於我們的不解和怨恨她不在國內發展,顏寧後來也親自回應過這些問題。她說:「自己的選擇只是出於研究的考慮,與落選院士評定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在這裡有很好的科研基礎和科研人才,在這裡遇到問題隨時可以找到解決答案,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討一起做研究。我做的研究成果雖然是我在他鄉做出來的,但是結果是屬於世界的,同樣是屬於中國的。
我沒有在國內發展,但是我始終是一名中國人,我熱愛祖國,我因為中國而驕傲。聽了她的話我們倍感欣慰,也許她是身不由己,只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生活而已,我們有什麼理由埋怨她呢,我們但願當我們真正需要她的時候她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