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2020-07-28 環線科技

中國從來就不缺少為國效力的人,尤其是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後,科技成為了現在國際上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科技的發展往往是掌握在少數國家手上的,尤其是發達國家。雖然科技有就很多不同的方面,但是最關鍵的科技就只有幾個行業,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大國,科技方面的實力也是當仁不讓的。中國從一個十分落後的國家成為了現在世界經濟第二大體系,肯定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這些科技的重大突破中,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艱苦奮鬥的付出。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前有新中國成立時抵抗了各個方面壓力回國的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現有海外學成回國建設的人才們。留學之後要不要回國成為了大家的熱議話題,究竟要不要回國呢?有的科學家們選擇留在國外繼續深造,有的科學家選擇了回國工作。但是最近有一位因為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之位的科學家引起了全網的討論。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這名科學家叫做顏寧,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科學家。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後來在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和博士後,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獲得了專業人士的讚許。後來回國在母校清華大學擔任教授,那時年僅29歲的顏寧被稱作是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顏寧也靠著自己豐富的學識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和同事的讚揚。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直到三年前,顏寧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提供的終身教授職位,又回到了美國。不過三年前的事情為什麼現在才引起網友們的關注?不管顏寧回到美國的動機是什麼,相信都是讓顏寧反覆思考才做出的決定,畢竟兩個都是培養自己的學校,兩者都是不舍和留戀。顏寧現在才42歲,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她正值做學術研究的壯年,正是頭腦風暴的時候,去往美國大家也能理解,去美國學習更多的知識,做更多的研究才是顏寧的道路。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生物分子學的領域上,美國處於世界的前列,顏寧如果留在中國,可能反而沒有那麼多的潛能,發揮不出自己的全部實力,這對她來說反而是被禁錮的感覺。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儘管顏寧選擇回到美國母校做教授,也不用引起全網民的慌張和爭論。因為顏寧並沒有改變國籍,到現在顏寧還是一名中國公民,這已經意味著很多事情了,說不定顏寧再過十年就會回到中國呢?大家沒必要抓著不放手。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美女科學家感謝國家十年培養,被美國挖走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有,現在顏寧仍然是中國科學家,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也祝願顏寧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實現自己的進一步研究,早日做出耀眼成就。

相關焦點

  • 周光召: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隨後,美國科學家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結果。在莫斯科學習的三年時間裡,周光召在國際上首先提出著名的「粒子自旋的螺旋態」理論,又提出弱相互作用的「部分膺失流守恆律」,直接促進了流代數理論的建立。他的名字從此蜚聲中外。
  • 物理天才尹希入美國籍成哈佛終身教授?科學真的無國界?
    今天看到新聞,說國家花巨資培養出國深造的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籍,並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他曾說:科學是無國界的。內容大概是這樣子的。看到這則新聞,我突然想到鄭強教授(人送愛稱我強哥)在某次演講時候的講話,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錢學森如何突破艱難險阻報效祖國的
    錢學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真正的國之棟梁、國家功勳、民族英雄,一生都貢獻在我國的國防建設上。不過對於錢老,還有一個點是我們不會忘記的,那就是他在美國留學結束後,想要回國,卻橫遭美國幹涉的事。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 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
    「科學無國界」之說我不知道從哪裡傳過來的,很多人都有誤解。其實,這是19世紀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的,巴斯德原話是:「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現在還是有很多隻知道上一句,不知道下一句。斷章取義,為自己的行為目的辯護。
  • 今日聚焦:崇信「科學無國界」千萬不要再被美國!原創馮站長之家
    科學無國界,騙鬼去吧。關注微信公眾號「馮站長之家」全文轉發今日聚焦:崇信「科學無國界」?千萬不要再被美國! 原創 馮站長之家 馮站長之家 今天 文|鯤鵬友 有一句謊言,騙了很多很多人。 直到美國撕下遮羞布,開始窮兇極惡,有些人才回過味來! 這個謊言就是: 科學無國界! 乍一看,這個說法,是對的。
  • 科學無國界,你同意嗎?
    最近,有一個討論的十分火熱的話題,國家巨資培養的天才物理學家入了美籍,並說「科學無國界」,你認為對嗎?我認為,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界。而且別說科學家有國籍,就是科技,也是有國界的,落後就要挨打,即使是關係比較好的俄羅斯,如果哪一項科技領先了我們國家很多,我也一樣接受不了,同理適用於美國英國歐盟各國等。還有難道有人以為他是全靠他自己走到今天這步的?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不是光光看個人的努力的。就算這個傢伙有超世之才,若是出生在非洲的戰亂地區,還能有今天的成就?
  • 慘痛代價:科學無國界?網友:還在繼續?
    以前我國古老的教育,有無先賢說過「科學無國界」等類似的話,現在已無從考究。但是,從我國古代「四大發明」被全世界免費使用來看,我國用行動詮釋了「科學無國界」這個事實。一、慘痛代價:科學無國界?最先由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提出的,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作為19世紀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傳染病預防的科學家,在收到當時佔領自己祖國法國的德國頒獎時,他毅然決然地予以拒絕。
  • 科學無國界是一個事實,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麻醉劑?
    一些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精英學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大力培養,當他們學有所成應該為培養他們的國土和人民作出回報時,他們卻以「科學無國界」為名,投身外國的「建設事業」,此類事例非常之多,而且說出「科學無國界」之人又非常之理直氣壯,姿態高貴,仿佛我等無知草民,不理解甚至沒資格理解此等高尚的「真理」。
  • 科學無國界是一個事實,還是故意誤導我們的麻醉劑?
    一些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精英學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大力培養,當他們學有所成應該為培養他們的國土和人民作出回報時,他們卻以「科學無國界」為名,投身外國的「建設事業」,此類事例非常之多,而且說出「科學無國界」之人又非常之理直氣壯,姿態高貴,仿佛我等無知草民,不理解甚至沒資格理解此等高尚的「真理」。
  •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籍
    2018年的三月份,剛剛22歲的曹原,一天有兩篇論文登上了自然期刊,論述石墨烯超導的重大發現,《自然》是世界頂級的科學期刊,能夠在這個期刊上發文章,是無數科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曹原的科研成果究竟有多厲害呢?在世界的能源史上,電力傳輸是會有很大損耗的。1911年,荷蘭的物理學家昂內斯發現了一種能夠將電力損耗降到零的傳輸材質,命名為超導體,他也因此榮獲了諾貝爾獎。但是要實現這種傳輸環境必須在零下273攝氏度。此後呢,無數的科學家都希望能夠尋找出在常溫的條件下就能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當時都以失敗告終。
  • 科技真無國界?美國打響人才科技戰後,科學家應有祖國
    近幾年美國對於中國的針對愈演愈烈,在美國打響了人才科技戰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美國所倡導的所謂科學無國界,是否真的如他們所說?現在歐美國家掌握著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對於中國這樣後起之秀來說,如果不對此進行強化,那麼仍然會處於被歐美國家壓制的狀態下。這個時候又何談科技沒有國界呢?
  •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國,我國頂尖人才棄美歸國
    21世紀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這就意味著各個國家間的交流會越來越深,科學技術作為精神層面的財富能夠在各國之間流動,而科學技術的「載體」——科學家在全球化時代自然也可以流動。美國就曾打著「科學無國界」的旗號,利用高薪和先進技術吸引了大批的科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矽谷每年都會吸納中國百分之十三的科技人才,這還僅僅是中國,龐大的人才系統才使得有了美國日益發達的科學技術。
  • 科學無國界?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看看美國議員這段話,你就明白了
    我們精心培育出來的優秀人才,最後轉投他國懷抱,並以「科學無國界」作為藉口,安慰自己。科學無國界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科學成果可以由全人類無國界的分享;二是指無論某種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最初屬於是東方科學或西方科學,全人類科學界都可以無國界地學習效仿。但是, 科學真的無國界嗎?
  • 留學生說科學無國界,然後不回國
    有些人被我國精心培養岀來後,轉投他國懷抱,以科學無國界的說法安慰自己。有人反駁:科學無國界,錢學森想回國都被關了三年多!有人辯解:那叫科學無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科學真沒有國界嗎?—旦軍用,就有敵我分別,進而有國屆分別。科學技術不被軍事採用,—定是有了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把它淘汰了。所以,所有的新科學技術一定會被用於軍事,而且是首先應用於軍事。希望新科學技術只民用不軍用,這是善良人的最天真幻想。任何發明創造了新科技的人,都要準備好它用在軍事上,去殺人傷人!
  • 再論「科學無國界」
    昨天我發表一篇說說,簡單說了一下不但科學有國界,技術更有國界。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但也有網友仍然堅持「科學無國界」,只是技術有國界。我也想再次申明一下:當前技術的國界論已經有目共睹,從建國後蘇聯撤走專家到現在美國的「實體清單」,都表現出的是技術國界的制約。
  • 科學無國界!多名專家呼籲加強國際化合作
    日前,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全球多位科學家參會,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結構生物學家雷蒙德·史蒂文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描繪了一個全球科學家達成夢想的可能路徑。他將其稱為轉化科學的力量。
  • 401往事丨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
    02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鬱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回顧原子能院70年的歷史,有無數科學家胸懷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錢三強先生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 科技無國界!科技公司有國界!
    從錢學森被扣美國扣押五年,禁止出國。就像被軟禁一般。真的科學無國界,那麼科學人。也應當無國界呀!美國為什麼害怕我們起來?就是因為科學無國界,是他們用來沾沾自喜,對於他們科技的自負!所謂的正義,所謂的大國霸權,我用你科學技術就是無國界,你用我科學技術就是有國界!
  • 對「科學無國界」你怎麼看?怎樣認識「科學無國界」?
    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基於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關於科學、技術以及後來兩者融合所稱的科技的概念,有一個歷史過程。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發現客觀事物規律的理論總結,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由於現代科學研究領域的細分化以及應用科學的誕生出現的科技的概念,科學和技術的邊界不再那麼清晰。尤其是醫學、生物學、基因工程領域。但是基礎性的科學依然可以認為是保留著「理論」這一純血統的傳統科學範疇。
  • 「網紅」教授鄭強演講走紅:科學無國界,這是最大的笑話
    鄭強教授原音:「什麼科學無國界,好笑真是,那錢學森要回國都關了三年,你說無國界,我不想說了,我這個人挺簡單,像一個農民,我就在想我該不該給你們上課,值不值得給你們上課,有什麼用呢,我教了你們,浙大的學生不想出國嗎,我的同學在美國有60多個,他們說「要不是中國人,我們都盼望打戰。對於科學,當它為誰服務的時候有很深的民族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