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國古老的教育,有無先賢說過「科學無國界」等類似的話,現在已無從考究。但是,從我國古代「四大發明」被全世界免費使用來看,我國用行動詮釋了「科學無國界」這個事實。
然而,這個「無國界」免費使用的「四大發明」,卻被歐美國家率先使用在歪門上:英國使用我國的火藥術,不費一分錢,理應感激中國才對。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英國竟然用中國的火藥術製成堅船利炮,轟開了晚清閉關自守的大門!英國用免費的「四大發明」向它的發明國開火!「科學無國界」的理念竟然成為「白眼狼」武器?可以說,我國是付出了慘痛代價!
最先由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提出的,他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作為19世紀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傳染病預防的科學家,在收到當時佔領自己祖國法國的德國頒獎時,他毅然決然地予以拒絕。在他的心裡,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無國界」正在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挑戰。
因此,在西方,「科學無國界」就是一句笑話:它們尤其是美國,將自己的「科學技術」套上了各種專利,利用所謂的「智慧財產權」不斷盤剝沒有「科學技術」的國家,這難道是「科學無國界」?
尤其是在當下,美國憑藉其科技優勢,不但不將其先進「科學技術」無國界地普惠全世界,反而利用自身的「科技」優勢去勒索其他國家:一旦某國崛起,就以科技去勒索財物,如發動貿易戰、斷供技術、高額專利費和罰款等。請問,這不勒索是什麼?這是「科學無國界」嗎?
在這種邏輯下,倡導「科學無國界」的國家往往付出慘痛代價,自己的科學被免費,用別人的要付費,一正一反之間,你怎麼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去求生存,求超越?
於是,受發達國家矇騙「科學無國界」的發展中也慚慚覺醒:咱總不能老是做冤大頭?保衛自己國家的「科學」也成為主要關注。
二、網友:還在繼續?
可以說,如果在古代,即便是近代,「科學無國界」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到了現代,如此高強度的國家間的科技競爭,稍一不慎就會落後,更不用說「科學無國界」地免費提供給對方使用了。若如此,豈不等於給對手一把砍向自己的利刃?
因此,在當代,「科學無國界」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但「科學家有祖國」,而且「科學有國界」。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心懷天下,近年來一直主張「科學無國界」。然而,這種從小開始的「科學無國界」的教育,使我國很多人才流失到了國外,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科學無國界」,在美國搞科學和在我國搞科技是一樣的。
豈不知,這種思想給我國科學發展帶來很大的負能量:由於人才流失,我國科技受阻;由於為美國服務,使美國科技如虎添翼。一正一負,我國將付出多大的代價?
因此,從小倡導「科技無國界」的我國教育,是不是該猛醒?是否到了倡導「科學有國界」的時候了?只有培養更多的「科學有國界」的學子留下來建設祖國,讓他們覺得建設美國和建設中國是不一樣的,這樣,我國的教育是否會邁入一個新的臺階!
只是目前當下,好像「科學無國界」還在倡導,還在付出慘痛代價,網友:還在繼續?因為,還有一些國內頂尖人才在「科學無國界」的大旗下,紛紛進入美國的懷抱,我們是否到了該猛一下的時候了:科學也有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