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個政治正確又霸道彪悍的短語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的「真理」被許多專家、公知所引用,並以之作為論據,為某些行為辯護,這句政治正確的「真理」就是:科學無國界。
某企業在一次決定5g標準的投票中,把票投給美國高通,在事件被曝光後,該公司高管,以「科學無國界」來為自我辯解。
一些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精英學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大力培養,當他們學有所成應該為培養他們的國土和人民作出回報時,他們卻以「科學無國界」為名,投身外國的「建設事業」,此類事例非常之多,而且說出「科學無國界」之人又非常之理直氣壯,姿態高貴,仿佛我等無知草民,不理解甚至沒資格理解此等高尚的「真理」。
初聞此語,慨文也是一臉懵逼,只好訕訕地低頭退縮,回家好好思考一下此等「真理」的玄妙,但隨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慨文這等魯鈍之人,真的想不明白了,慨文甚至鬥膽懷疑一下這「科學無國界」的「真理」是否真的一貫正確啊!
科學無國界真的是真理嗎?
疑問一、既然「科學無國界」,為什麼外國的一些「科學」不向中國開放?
最近美國打壓華為的風波,讓慨文疑惑,既然科學都無國界了,為什麼美國的晶片技術不能給華為使用,為什麼ASML的光刻機禁止為華為加工產品,為什麼技術領先的華為5g網絡技術被美英等國禁用?
孟晚舟腳踝上的電子腳鐐,科學無國界?
這個時候有專家出來解釋,華為的5g通訊網絡是屬於技術,不是科學,所以「科學無國界」還是正確的,但既然5g只是技術,為什麼某電腦組裝公司在5g投票門中說「科學無國界」時卻沒見你們反駁?難道又是雙標?
好吧,你們厲害!我們認輸,暫且認為專家們說的「科學無國界」正確吧。
疑問二、我們中國花費巨大資源培養的精英人才,為什麼去外國留學後,不回國報效國家而是加入外籍為外國效力,如果說這是「科學無國界」,可為什麼有些想回國的科研人員卻被美國刁難,甚至陷害牢獄?
這不,前幾天一位在美國求學科研多年的陳姓中國學者,在芝加哥機場候機時,被守候多時的美國特工攔住,在進行了嚴格搜查後,又進行了長時間的盤問,幸運的是,這位陳先生的行李中沒有任何可能的違規物品,他的ipad和手機中也非常乾淨,幸運的躲過一劫。可是當他在韓國首爾機場轉機時,在新聞中看到,有4名中國科研人員在美國機場被抓。
這是不是矛盾啊?為什麼中國的科研人員無償支援美國就是「科學無國界」,可美國人卻完全不理會這個「真理」呢?
有了這兩大疑問,慨文不得不翻查資料,一定要搞清楚,「科學無國界」這句被一些中國公知奉為圭臬的「真理」,為什麼到了美國人那就不靈了。
還好,經過慨文的資料檢索,原來,真相如下。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這句話源自法國科學家巴斯德,他的原話是「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巴斯德是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其在微生物學的地位,就類似牛頓在經典力學領域一樣,巴斯德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有巨大的貢獻。有趣的是,我們熟知的「巴氏鮮奶」所應用的巴氏消毒法就是巴斯德發明的。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戰敗,面對普魯士軍隊的暴行,巴斯德憤慨地將德國波昂大學頒發給他的醫學博士學位證書退還,以示抗議。就是在這個時候,巴斯德說出了他的名言:「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家鄉被德國佔領了,學校被德國人毀壞,巴斯德也失去了實驗室,作為一個科學家,有什麼比失去實驗室更令人難過。得知消息的一家義大利機構,馬上聯繫巴斯德,只要他願意到義大利進行研究,就無償送給他一棟住宅,建設一個設備先進的實驗室並提供優厚的薪酬。剛剛失去實驗室的巴斯德,面對如此誘惑卻斷然拒絕了,他覺得國家在受難中,不能因為個人生活的舒適,便離開苦難的故鄉。
知道了這句話的起源,慨文才清楚,原來這句話是被國內一些人閹割過了,這句話真實傳遞出了二重意思:
第一,科學是無國界的。但這個科學,按照狹義的理解指的是純粹的科學,而不是技術,我們現在很多人因為無知或別有用心的故意曲解,把科學和技術給混淆了,我們還用5g技術這個問題來說明一下科學和技術的區別,比如,無線電波傳播的規律,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知識,這就是屬於科學問題,而利用這個科學規律做成5g通信設備,比如華為的5g基站,就是屬於技術範疇了,在技術領域必須是有國界的,甚至因為專利問題,不同公司都必須保密。
所以,第一重意思是科學知識無國界,但科學技術有國界。
第二,科學家有祖國。巴斯德是純粹的科學家,他的科學發現是全人類的知識,正是基於他的科學發現,人類才進入到細菌醫學時代,創造出了免疫醫學,這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這樣的科學家,他一樣是有祖國的,有家鄉的,雖然他的科學發現造福了全人類,但他卻只願意把這份榮譽留在法蘭西,留在自己的家鄉。反觀我們國家的一些科學精英,是中國社會把他們培養成有用的人才的,不論是幼兒園,還是九年義務教育,或者是「自費」的高中、大學,全社會為他們投入了多少資源,大學一年的費用,可遠遠不是那幾千元學費可以衝抵的,按照國家官方數據,2017年一個大學生一年總費用是20298元,如果是北大清華那樣的名牌大學,費用估計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可這些人學成之後,卻以「科學無國界」為藉口,或推脫國內科研環境差,待遇低等等,對祖國、對故鄉沒有任何回報,就算你創造出驚世的科研成果,可這份榮譽也和你的祖國無關。
更可笑的一些人,並不是研究基礎科學的,而是技術研究人員,比如那個正打官司的麻省理工材料學博士,他研究的材料技術正是美國空軍和美國能源部的支持項目,會直接用在美軍的武器上來威脅自己的祖國。(註:美國核武器不屬於美國國防部,而是隸屬於美國能源部)
其實,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是懂得的,但他們為了個人利益,故意曲解這句話的含義,或者閹割篡改這句的含義,巴斯德的這句名言的重點在於後半句,他的完整意思是:雖然科學是無國界的,但作為科學研究者是有祖國的,當這二者衝突時,應該以自己的祖國為重。
在我們國家,就有一大批老一輩的科學家正是踐行著這句話所代表的價值。
錢學森本是研究空氣力學的,是純物理門類,但當祖國需要時,他義無反顧奔向祖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幫助國家的飛彈研製。
錢三強作為一個核物理學家,本可以在約裡奧—居裡夫人的指導下,安安靜靜留在法國進行研究,但他卻回到了貧窮的祖國,在中國的核武器研發中居功至偉,被稱為中國的核彈之父。
錢三強與約裡奧-居裡夫人
另外,單單在1950年10月就有200多位在美科學家一起回到祖國,其中就包括核彈元勳鄧稼先。
這些科學家傻嗎?他們不知道哪裡的科研環境好,哪裡的待遇高嗎?
當然不是,只是因為他們知道科學家是有祖國的。
而我們國家現在的一些年輕學者,卻往往以各種原因移居國外,比如赫赫有名被譽為北大數學系 「四大才子」,都成了美國名牌大學教授,他們的未來也許不再屬於中國,他們取得的榮耀也將僅僅照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