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無聞」的莊曉瑩,「風口浪尖」的顏寧

2020-12-07 騰訊網

文|睿評(誠言呈語旗下帳號)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最近,也不知道是誰又刨的「墳」。

很多關於顏寧發表了論文的文章,又開始刷起了屏。

我提取了一下文章標題的關鍵字,基本上是這樣的:

棄國歸美、為美立功、解決50年難題、重大突破。

這還得了?

眼瞅著這不就是當代的那啥麼。

說實話,同為自媒體作者,我當然也清楚這是「標題黨」。

但還是忍不住點進去看了看,到底顏寧又幹了什麼「人神共憤」的大事了。

顯然,我沒從那些文章裡找到答案。

既沒說解決了什麼具體問題,也沒說立了什麼功。

扒了半天,好像也就是5月份以並列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了2篇《Nature》。

我還以為她得了諾貝爾獎了呢…

學術上的事,咱就不多討論了。

立功不立功的,圈外人也說不明白個子午卯酉來。

我納悶的是,國內也有學術水平與顏寧相當,甚至更高的學者、科學家。

為什麼熱度居高不下的只有顏寧,而其他人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是誰在炒作,或者說,是誰在借題發揮?

顏寧的火,可能一方面來自於高顏值,改變了人們對女科學家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是從普林斯頓大學歸國後,再次出國的經歷。

最重要的是,顏寧再次出國之前,落選了院士。

我找了找顏寧相關的新聞。

從時間線上捋的話,在落選院士之前,顏寧在網絡上最「高光」的時刻,也就是剛回國的那段時間。

隨後,便和其他兢兢業業的科學家們一樣,鮮有人問津。

直到落選院士和再次出國的事相對接近地發生了之後,才開始被人過度解讀地推上了風口浪尖。

一時間,剛回國時那個「祖國的好女兒」、「女神科學家」的頭銜,瞬間就被換成了「棄國歸美」、「憤然出走」。

當初被捧得有多高,如今就能被貶得有多低。

甚至一度還傳出了她「兩次落選院士」的消息,鬧得顏寧本尊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希望投訴謠言。

為什麼「炒」顏寧?

看看那些文章的矛頭指向哪就知道了。

大致有這麼幾種:

再次出走說明對國內學術環境失望。

論資排輩導致青年才俊難以晉升。

人才得不到人才應有的待遇。

說到底,我們要反思,要深刻反思。

有問題了,確實需要反思。

但是沒有問題,「強行」反思的話,就是浪費時間,擾亂視聽。

我承認,學術造假的事時有發生。

但是從英國到美國,從加拿大到澳大利亞,從學術有了「界」開始,造假和抄襲事在國外就沒斷過。

就連物理學家胡克,都洗過牛頓的稿。

倆人還為這事扯了半輩子的皮,最後還上升到了人身攻擊上。

一些人說顏寧落選院士,是論資排輩的結果。

但是那一年入選的院士裡,有哪一位配不上院士的位置?

即便是拋開過程不談,單看顏寧赴美後立刻取得了美國外籍院士的事,這也不過就是個拉攏人才的手段罷了。

試想,在經費充足的情況下,希望引進國外的年輕才俊,最好的辦法無外乎名利二字。

一個外籍院士頭銜幾個錢,但是給出這個頭銜,讓對面質疑自己的人才制度又值多少錢?

這顯然是個無本萬利的「買賣」。

至於人才待遇的問題,這恐怕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顏寧剛在清華升正教授的時候,年薪10萬左右。

雖然那是在十幾年前了,但是放在北京,放在清華教授位置上來看的話,著實不多。

不過這裡面還是有一個問題:待遇支出的總量是有限的。

雖然每年在科研和人員待遇上的投入都在不斷地提高,但是放在人才規模和科研水平相對不是非常樂觀的條件下,再多的投入,可能都不夠用。

而如果對這方面的投入過大,勢必又會影響到其他方面。

比如基礎建設、國防軍工等各個方面。

這是個問題,但不一定是個短期內能解決的問題。

畢竟,起步晚、底子薄的客觀條件就擺在這,而全面趕超的迫切程度也擺在這。

說句不該說的話,國人離把肚子吃飽,離全面掃盲的成就,才過了幾年啊。

當然,如今的條件確實比以前好了,而且將來,一定會更好。

無論是從美國還是其他發達國家回國發展的科學家,這些年一直都在增多。

法國的媒體,甚至把這種現象成為了中國科技人才的「回流潮」。

留美的科學家、留學生到底有沒有為祖國做出貢獻?

其實你看「懂王」最近對留學生的百般阻撓就該知道了。

點擊播放 GIF 0.4M

如果將來有一天,顏寧連人帶成果帶團隊地回國發展了,此時此刻正在對她惡言相向的人,會是什麼想法。

而如果她回國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的話,這些人,又當作何感想?

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如果顏寧將來回國發展了,結果很可能就像是其他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們一樣,無人問津。

而她的「網紅」生涯,也將隨著成果的湧現而把自己「埋沒」。

不信的話,看看在在國外獲獎無數,在國內披荊斬棘的土木女神莊曉瑩就知道了。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都想勸顏寧把自己的社交平臺交給自媒體打理。

因為甭管她本人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自媒體全「知道」。

但是規勸那些別有用心,肆意帶節奏、博眼球的人。

祖國的發展,不會因為你們的臆測而放緩。

而國外人才的回歸,也不會因為你們的狹隘而停滯。

我能想到,評論區裡肯定少不了「洗白」的言論。

但是我想說的是,顏寧本來就不「黑」。

真正「黑」的,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這些從海外學子歸來傑出的科學家們,從華羅庚到鄧稼先,不乏海外科學家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放棄一切舒適的生活環境,毅然決然回歸祖國,把畢生所學注入到祖國的事業發展當中,他們才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敬仰的人,而今天文章的主人公莊曉瑩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人。莊曉瑩的人生履歷堪稱完美,從小就是眾人學習的榜樣。
  • 被譽為「天才女教授」的顏寧,回應了「棄國歸美」的真正原因!
    77年出生的顏寧,在小的時候,也和普通的同齡人一樣貪玩。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貪玩的小女孩,會在日後變成一位最年輕的科學家。1996年,19歲的顏寧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而從小就對生物學感興趣的顏寧,自然選擇了與生物科技有關的專業。
  • 中科院為何不認可顏寧與屠呦呦,資歷不夠?還是評選制度「病了」
    作為中國最尖端的科研所,科研工作者都已進入科學院為最大的榮譽,然而像是屠呦呦、顏寧這樣的科學家,最終卻沒能進入中國科學院,得到應有的榮譽,這又是為什麼呢?顏寧相對於屠呦呦,爭論更大的可能就是顏寧院士,顏寧率領的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她的研究具有跨時代意義,而她同樣落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10年的"清華情",猶換不來美國的一紙邀約?
    最近我國著名的&34;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長期霸佔各大媒體頭條。顏寧,曾任職於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也是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因為她的美貌與才華,被國人稱之為&34;。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 ,結構生物學家 。
  • 遠離清華並沒有遠離網絡暴力,顏寧經歷韓春雨事件,直面網絡質疑
    遠離清華沒有遠離網絡暴力清華大學科研之花顏寧選擇再次出國,出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生教授,當年31歲回國,最為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頂住了眾多的壓力,把自己最好的十年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清華大學實驗室,也幫助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從默默無聞變為世界最頂尖的科研機構
  • 顏寧出走引發爭議,而加入美籍的莊小威卻無任何人指責,原因在這
    顏寧並沒有計較,而是全力投入到了教學和科研中,在清華10年教學中,顏寧在《自然》、《科學》和《細胞》三大頂刊上發表了17篇論文,培養了7名博士生。2016年,顏寧被《自然》評為10位「中國科學之星」之一。 在2017年,顏寧離開清華,受聘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教授。其出走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因為在院士評選中落選,也有說研究經費申請受阻,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 顏寧就清華大學教授年薪一事發聲闢謠,這一次還說出了出走的原因
    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科學家總是那種默默無聞,在背後無私奉獻的角色,自建國以來,我國就有不少的愛國科學家湧現出來女教授顏寧,作為我國新一代科學家中的領軍人物。雖然她在自己研究的科研領域中作出的貢獻可以說是非常巨大,但是她的經歷與選擇卻一直飽受人們的爭議。一方面,顏寧曾在美國任職多年,一度回國留任清華大學的教授,如今卻離開了清華再度前往美國任職。另一方面,顏寧曾表示自己不結婚,也不欠別人一個解釋。她在這兩方面作出的決定讓大家都疑惑不解。
  • 清華大學任教十年後,再度出走海外,顏寧自揭原因
    刷網絡文章的時候,我們時不時會刷到關於施一公的著名女弟子的文章,其中就有大家最為熟悉的青年科學家——顏寧。頂著學霸光環的顏寧,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在這裡完成了博士研究生學業,並作博士後研究。2007年,學成歸國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不到30歲的她成為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這樣的履歷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 郭敬明就小說抄襲向原作者致歉 直接將於正推向了風口浪尖
    #郭敬明十五年後向莊羽道歉#大家都知道,郭敬明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作者和導演,也知道郭敬明曾經有過抄襲莊羽小說的事情,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郭敬明就小說抄襲向原作者致歉,遲到15年的道歉,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直接將於正推向了風口浪尖,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顏寧用行動告訴世界
    不止一次,顏寧看到一對教授夫婦,都晚上11點了,還在各自的實驗室觀察顯微鏡下的生物,那份淡然和單純感染了顏寧,她甚至悄悄為自己畫了像:「我將來就是要這個樣子,很簡單地做自己喜歡的研究。」圖源自CCTV科技盛典視頻至今,顏寧依舊能回憶起那個成功時刻。
  • 顏寧:
    因「美猴王」迷戀生物: 科學的世界對性別沒有偏見  2018年6月底到9月初,短短70天內,顏寧團隊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上連發3篇論文,人們對這個年輕的團隊刮目相看。顏寧說:「我們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與眾不同,而當我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上第一個做出來,那種感覺就會讓你覺得挺踏實的,挺有成就感。」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博士顏寧被美國挖走,少了顏寧我們發展依然快,所以顏寧不重要?
    提起顏寧,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她是當今世界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這個自信美麗的山東女孩,清華博導,因為出走清華,遠赴美國,一直以來備受爭議。有人支持,覺得顏寧不欠任何人,但更多的聲音是批評,覺得顏寧沒有家國情懷!
  • 顏寧在線打假:微博帳號"@顏寧"與我無關
    6日凌晨,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顏寧在微博表示:微博有個@顏寧 與我無關:這個ID什麼時候出現的我不知道,但有相當一段時間顯示的第一條微博都是我的《開講啦》視頻,害的我只好註冊了@清華顏寧 以區分。
  • 顏寧在美國又獲大獎,我們真的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下)
    顏寧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科學家,顏寧的出走絕對是我國的巨大損失。顏寧能否回來為我們所用,我想應該成為我們科研部門考慮的主要問題。顏寧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某一天,就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如果人家再加入外國籍,那就徹底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了。
  • 顏寧在線打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報」(ID:zqbcyol)】顏寧繼續在線打假!6日凌晨,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顏寧在微博表示:微博有個@顏寧 與我無關:這個ID什麼時候出現的我不知道,但有相當一段時間顯示的第一條微博都是我的《開講啦》視頻,害的我只好註冊了@清華顏寧 以區分。
  • 獲德國1311萬科研獎,帶著成果回國,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遵從本心
    到高中以后庄曉瑩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高考時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父母要求她報醫學專業,甚至請班主任去做她的工作,而莊曉瑩,堅決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基礎設施發展很快,楊浦大橋、南浦大橋都在建設當中。那時候上海有一個很火的廣告,廣告中有一段歌詞'城市的高度,它越變越快……好日子好時代',每每聽到這時莊曉瑩的心中就會充滿無限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