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德國1311萬科研獎,帶著成果回國,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遵從本心

2020-12-05 學霸高分講堂

"我只是想把這個項目做好,希望將來能給我們國家做點貢獻,把好的先進的科研成果帶回來。"

在完成了與德國約定的5年科研工作時間後,去年底,莊曉瑩意志堅定地回到母校同濟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莊曉瑩研究的領域是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

在2015年獲得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資金額度高達165萬歐元(約合1264萬人民幣)。該獎是德國政府為吸引各國優秀科研人士為其做研究而設立的高額獎項,德國都會設法留住獲獎者,且自設立以來三分之二的獲獎者均留在了德國。

而莊曉瑩婉拒了德國方面的多次挽留,在去年結束了與德國方面的科研合作後,毅然回國了。

但凡清楚自己內心想要什麼的人,都不會平庸,而能夠堅持自己內心,並為之努力奮鬥的,大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或流芳千古,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就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她卻選擇了做科研,而且還做得那麼出色!"

這是同濟大學師生們對莊曉瑩的讚美和敬仰。

從她過往的經歷,尤其是幾個關鍵點的選擇上看,很容易就知道正因為這一條,而讓自己在學業和研究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那就是"遵從內心"。

一、堅持選擇自己內心的專業

按照往年,再有3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在選專業的時候許多學生都會很迷茫: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未來要做什麼;或者很糾結,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或者很痛苦,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接受父母的要求呢?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各種信息和意見,左右了自己的判斷,而應該遵從內心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樣,大學的學習生活才不會枯燥乏味,專業知識才會學得更好。

莊曉瑩是出生在農村的80後,父母非常重視她的教育。到高中以后庄曉瑩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高考時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父母要求她報醫學專業,甚至請班主任去做她的工作,而莊曉瑩,堅決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基礎設施發展很快,楊浦大橋、南浦大橋都在建設當中。那時候上海有一個很火的廣告,廣告中有一段歌詞'城市的高度,它越變越快……好日子好時代',每每聽到這時莊曉瑩的心中就會充滿無限豪情。尤其是看到設計建造南浦大橋的工程師能夠把理想繪於藍圖,變成現實,我覺得他們很了不起,也想為家鄉的發展做點事情。"說起當年報考志願的選擇,莊曉瑩眼睛裡依然閃著光芒。

二、興趣與專業的結合,讓她投入了巨大的熱情

愛伊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與專業完美結合起來就好比是"人中呂布"配"馬中赤兔",最鋒利的倚天寶劍配上了張無忌。

土木專業是許多男生的最愛,自然也是高手如雲,但在四年的大學學習中,莊曉瑩的專業知識卻"吊打"一眾男生。因為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專業,她每天學習起來都動力十足,精力充沛,領悟力也極高,博覽群書,積累了廣博的知識,從本科、碩士到博士(英國杜倫大學全額獎學金),一路開掛。

"雖然我們的教育進步很快,但還沒有國際化,缺乏和世界對話的能力。"莊曉瑩回國後,繼續研究,同時也盡心盡責教書育人。本科學生的課程《彈性力學》是一門全英文課程,她花費大量時間,搜集了世界其他名校的教材,有時還會請外國專家來同濟授課,以使得學生能夠儘量深入地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談到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莊曉瑩說:

"現階段,我們科研成果的數量值得肯定,但這只是一個方面,質量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個人認為遠沒有到值得我們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做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轉化為國家的核心科技競爭力,目前來看我們離科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眾多這樣高尖人才的拳拳之心,相信也會有更多的赤子在國外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未來也會有更多的青年學子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偉大的祖國科技實力會越來越強,定會更加昌盛繁榮富強。

本文作者:清木北由@學霸高分講堂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請閱讀:

「掃地僧」張永輝,從高中到碩士,從保安到保安:讀書難道真無用?

「千年老二」彭敏,再登央視,這次不僅奪冠,還送出1條學習秘訣

停課不停學,各校顯神通,衡中更是把新冠病毒相關考點都整理好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在她的學習生涯中,有很多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2007~2010年獲英國工程與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C)陶樂茜研究生獎學金;2009年獲英國工程計算力學協會最佳博士論文提名;2010年年獲得英國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年度唯一)。而最激動人心的是她在2018年,是拿到了一個全球知名獎項,那就是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
  • 中國美女科學家獲德國千萬大獎,高達165萬歐元,卻毅然回國
    莊曉瑩,一個生出上海的斯文清秀的女孩,在不了解她的人眼裡,大家都覺得樣貌端莊清麗的莊曉瑩,和她身上那股子渾然天成的文人氣息,怎樣看她應該都是一位就讀於文學專業的才女。付出努力終得回報的上帝的寵兒莊曉瑩,在投身於計算力學領域時,終於憑藉著自己優秀的實力,一舉斬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頒發的165萬歐元的巨額獎金,更是憑藉於此名揚海內外,之後更是與計算力學領域的多位國際頂尖學者合作,如世界著名的彼得.烏利各格斯教授與之合作,更是在把研發出來的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全投入到土木工程的應用中來!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效力
    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大概便是願意回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吧。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她的導師也誇她非常有悟性,她並不是按部就班毫無生機,相反,莊曉瑩是一位不折不扣並且貨真價實的天才美女科學家。年輕有為是莊曉瑩的標籤獎學金是她經常獲得的物品,莊曉瑩在校期間曾獲得過多個獎學金,簡直拿了個大滿貫。
  • 80後女科學家獲德國科學大獎,拒絕各國豐厚的條件,選擇回國效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全球獎金額度排名第二的科研大獎,巨額的獎金是它的含金量最好的證明,能獲得這個大獎的人都會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就在2015年,中國的一位80後女科學家成功獲得了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多達1300萬人民幣。一時間,各國都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女科學家。
  • 她是中國天才女科學家,32歲獲德國1300萬大獎後,毅然回國效力!
    ,32歲時獲得1300萬元德國科技大獎,卻謝絕了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選擇回國效力,令人尊敬。-科瓦雷夫斯亞獎,並且獲得了165萬歐元的獎金,折合人民幣高達1270萬元。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的獎金金額在國際上都首屈一指,而莊曉瑩是第七位獲得此項大獎的中國人,獲獎那年年僅32歲,是當之無愧的青年英才。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教書育人
    但是對於科學家來說,大概便是願意回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吧。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 天才美女的傳奇人生 莊曉瑩是我國同濟大學的副教授,還是研究生導師。
  • 明明可靠臉吃飯卻做科研,德國最想留住卻沒有留下天才美女科學家
    德國2002年設立的科研界的超級大獎——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它的獎金是全世界獎金額度第二高的科研獎項,誰拿到這個獎,可謂真正的「名利雙收」。獲獎者單項最高金額高達165萬歐元,相當於1264萬人民幣,拿獎後意味著學術上需要的費用不用憂愁,能放下心來致力研究。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7名中國人獲得此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最美女青年科學家莊曉瑩,正是此獎得主之一。
  • 她是美女科學家,德國1000多萬獎金都留不住她,毅然回歸祖國!
    但好在還是有許多人堅守本心,拒絕了國外的種種誘惑,毅然回歸祖國建設祖國,比如說德國最想留住的中國女天才莊曉瑩。「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說的就是莊曉瑩這種人,今年才30多歲的她長相溫婉秀氣,極具中國美,看起來端莊優雅又有氣質,如果不認識她的人,很難將她和科學家聯繫到一起。
  • 中國「土木女神」莊曉瑩:拋棄高薪一心歸國,曾獲德國千萬科研獎
    在學術研究中不斷攀登的莊曉瑩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連續三年拿到了同濟大學的本科獎學金和英國的全額獎學金,後來更是以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在2010年獲得了含金量非常高的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一躍成為國人心目中的「土木女神」和土木專業的天才。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毅然回到中國教書育人
    她曾獲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是國外高度重視的女科學家。2015年更是獲得了德國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幾乎相當於1300萬人民幣,這樣的獎勵力度,在中國絕對是頂尖的存在。當初,德國設置超級大獎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就是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讓科學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而不用為資金憂愁。
  • 拿走165萬歐元獎金的天才莊曉瑩:德國我不要,我回祖國當老師
    國內優良的科研環境和優厚的福利也吸引了不少的優秀的年輕科學家,讓很多科學家們也毅然地選擇了回國為國家作貢獻,在眾多優秀的科學家中,有一位女科學家,在獲得百萬歐元獎金(人民幣約一千多萬元),多次被德國用優厚的福利挽留,卻毅然選擇了回國繼續任教,為祖國作貢獻。她就是莊曉瑩。
  • 華人學者莊曉瑩博士獲德國萊布尼茨青年科學家獎
    據德國研究聯合會消息,由德國研究聯合會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從140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授予2018年度海因茨·邁耶-萊布尼茨獎(Heinz Maier-Leibnitz-Preise
  • 她是中國的「土木女神」,32歲獲1300萬大獎,放棄高薪毅然回國
    但是,幸虧還是有許多人堅守自己的本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拒絕了國外的各種誘惑,毅然決然選擇回來建設祖國,比如我國著名的「土木女神」,她是德國最想留住的人才,最後卻放棄高薪,選擇回國。即使德國開出的條件再豐厚,卻也始終無法阻擋她回國的赤子之心,消磨不了她真切的家國情懷!誰說女子不如男?
  • 獎金拿完就回國:中國女科學家斬獲德國大獎,獲獎金額165萬歐元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 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仍選擇歸國教書育人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
  • 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32歲獲德國千萬大獎,毅然回國任教
    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德國設置了一個超級大獎,即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莊曉瑩的研究成果多麼重要不言而喻,一向做事嚴謹的德國人能夠將如此大獎頒發給她,其中的答案已經極為明顯,留人之心盡在獎項之中。眾所周知,材料方面的研究,本身就涉及領域極廣,一旦有所突破,那麼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怕是取得一丁點進步,那也會帶來巨大變化。過去人類文明的進步,最先就是因為手中勞動工具變化,從石器到鐵器不就是因為材料的突破。
  • 德國留不住的中國天才莊曉瑩:獲得1246萬元獎金後,毅然回國效力
    她年紀輕輕便在學術上有了旁人難以望向其背的造詣,並且面對外國的優厚待遇毅然決然的回到祖國建設家鄉,這與當年錢學森先生克服重重阻力,最後回國為祖國做貢獻的義舉也別無二致。這位奇女子,就是莊曉瑩,同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起於微末,亦可翱翔於世。」
  • 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之路:25歲獲博士學位,34歲與諾獎擦肩而過
    前段時間美國顯微學會MSA公布了2020年接觸科學家的獲獎名單,其中就有華裔生物學家莊小威獲此殊榮。說到她最為突出的研究成果,當屬2006年,莊小威實驗室發明了基於單分子螢光檢測的超高解析度成像方法,即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法(STORM),並應用該方法實現三維超高解析度成像。然而就在同一時期,國際上也有其他實驗室團隊做出了類似的成果。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