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把這個項目做好,希望將來能給我們國家做點貢獻,把好的先進的科研成果帶回來。"
在完成了與德國約定的5年科研工作時間後,去年底,莊曉瑩意志堅定地回到母校同濟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莊曉瑩研究的領域是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
在2015年獲得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資金額度高達165萬歐元(約合1264萬人民幣)。該獎是德國政府為吸引各國優秀科研人士為其做研究而設立的高額獎項,德國都會設法留住獲獎者,且自設立以來三分之二的獲獎者均留在了德國。
而莊曉瑩婉拒了德國方面的多次挽留,在去年結束了與德國方面的科研合作後,毅然回國了。
但凡清楚自己內心想要什麼的人,都不會平庸,而能夠堅持自己內心,並為之努力奮鬥的,大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或流芳千古,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就從小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她卻選擇了做科研,而且還做得那麼出色!"
這是同濟大學師生們對莊曉瑩的讚美和敬仰。
從她過往的經歷,尤其是幾個關鍵點的選擇上看,很容易就知道正因為這一條,而讓自己在學業和研究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那就是"遵從內心"。
一、堅持選擇自己內心的專業
按照往年,再有3個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在選專業的時候許多學生都會很迷茫: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未來要做什麼;或者很糾結,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或者很痛苦,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接受父母的要求呢?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各種信息和意見,左右了自己的判斷,而應該遵從內心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樣,大學的學習生活才不會枯燥乏味,專業知識才會學得更好。
莊曉瑩是出生在農村的80後,父母非常重視她的教育。到高中以后庄曉瑩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高考時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父母要求她報醫學專業,甚至請班主任去做她的工作,而莊曉瑩,堅決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基礎設施發展很快,楊浦大橋、南浦大橋都在建設當中。那時候上海有一個很火的廣告,廣告中有一段歌詞'城市的高度,它越變越快……好日子好時代',每每聽到這時莊曉瑩的心中就會充滿無限豪情。尤其是看到設計建造南浦大橋的工程師能夠把理想繪於藍圖,變成現實,我覺得他們很了不起,也想為家鄉的發展做點事情。"說起當年報考志願的選擇,莊曉瑩眼睛裡依然閃著光芒。
二、興趣與專業的結合,讓她投入了巨大的熱情
愛伊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與專業完美結合起來就好比是"人中呂布"配"馬中赤兔",最鋒利的倚天寶劍配上了張無忌。
土木專業是許多男生的最愛,自然也是高手如雲,但在四年的大學學習中,莊曉瑩的專業知識卻"吊打"一眾男生。因為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專業,她每天學習起來都動力十足,精力充沛,領悟力也極高,博覽群書,積累了廣博的知識,從本科、碩士到博士(英國杜倫大學全額獎學金),一路開掛。
"雖然我們的教育進步很快,但還沒有國際化,缺乏和世界對話的能力。"莊曉瑩回國後,繼續研究,同時也盡心盡責教書育人。本科學生的課程《彈性力學》是一門全英文課程,她花費大量時間,搜集了世界其他名校的教材,有時還會請外國專家來同濟授課,以使得學生能夠儘量深入地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
談到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莊曉瑩說:
"現階段,我們科研成果的數量值得肯定,但這只是一個方面,質量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個人認為遠沒有到值得我們沾沾自喜的時候。我們做研究的最終目標是要轉化為國家的核心科技競爭力,目前來看我們離科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眾多這樣高尖人才的拳拳之心,相信也會有更多的赤子在國外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未來也會有更多的青年學子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偉大的祖國科技實力會越來越強,定會更加昌盛繁榮富強。
本文作者:清木北由@學霸高分講堂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請閱讀:
「掃地僧」張永輝,從高中到碩士,從保安到保安:讀書難道真無用?
「千年老二」彭敏,再登央視,這次不僅奪冠,還送出1條學習秘訣
停課不停學,各校顯神通,衡中更是把新冠病毒相關考點都整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