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仍選擇歸國教書育人

2020-12-05 扒拉文史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

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這樣美麗和實力並重的女科學家,是如何在專業上一騎絕塵而令又萬千國人感動敬佩呢?

選擇沒錯,精益求精

1983年莊曉瑩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聰明好動,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耍,特別喜歡自己動手做小玩具,家裡人覺得她像「假小子」。

小學階段成績位於中上的位置,沒有特別優秀;到了初中出現了偏科的現象,數理化成績沒問題,歷史和地理沒少給她增添煩惱,中考時成績也沒有很突出;

到了高中文理分科後,她的成績漸顯優勢,物理和化學成績更是直奔年級前列。

不是所有優秀的人生來便優秀,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成長。莊曉瑩得益於此,她還擁有獨立思考和選擇的能力。

2001年莊曉瑩這年18歲高考成績優異,父母希望她能學醫,但她自己想學土木建築。

這樣長相溫柔可人的莊曉瑩為何會選擇令長輩都意外的土木建築專業呢?

她後來分享過,在市三女中讀書時,她經歷了上海變化萬千的城市建設階段,看到設計工程師們將南浦大橋的構思實現於現實時,心嚮往之,希望自己也能為家鄉做出這樣的壯舉,想與家鄉用最直觀的方式共同成長。

後來順利考上了「建築老八校」之一的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不斷地學習積累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她曾經歷過迷惘。

大四那年感覺到工程設計領域的研究已趨成熟,這不僅僅是描繪藍圖然後實現的過程,很多時候工程師們沒有表達自我的空間只能做出妥協。

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許多人多少會擁有這方面的思想閉環,有時找不到出口之後放棄。莊曉瑩很幸運,她本科成績優異保送本校的碩士生,得以思想上的拐點。

碩士課程學習中她漸漸茅塞頓開,論文《巖石邊坡穩定性分析無網絡法研究》關於將數學方法運用於工程材料穩定性分析領域的研究,這為她的後10年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礎。

出國發展,學海無涯

碩士畢業後她進入了英國杜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順利拿到ORSAS全獎,還獲得了英國計算力領域優秀論文獎和歐盟的優秀論文提名,這種機會在專業評比中每年只有一次。

2010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第二年在挪威開始博士後研究。

這期間她還擔任了許多國際期刊的編輯,如《結構與土木工程前沿》,英文名《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Civil Engineering》,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英文期刊,中國工程院院刊之一。

2014年完成博士後研究,當時的她收到多所知名大學拋出的任教橄欖枝,從未忘記初心愛國心切的莊曉瑩選擇回國在母校任教,時任副教授。

她的導師朱合華曾評價她比其他同門更有悟性。專業方向她圍繞納米複合材料在工程領域的應用,借用計算機構建力學和數學模型,對此材料的應用進行優化設計。這種改進可應用於電子產品,飛機,汽車和土木工程等領域,實用廣泛,後益良多。

歸國任教,循循善誘

歸國期間,在專業方面不斷學習前進的她,在大學的任教表現很受學生歡迎。工科強者大多是不愛交際,話不多的形象,但莊老師溫柔妥帖,言談中親善活潑。

課堂上的莊老師語速會快一些,帶著點淡淡的南方口音,隨著內容帶一些手勢,令人沉浸其中,收穫良多。

她建議學生們在專業課之餘多學英文,本科期間因需要閱讀很多前沿科技的英文文章,她的英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當時通過了高級英文口譯的考試。有外國學者來訪問她還做過同聲翻譯,並作英文報告。

在給學生講授《彈性力學》這門課程時全英文教學,莊老師會搜集世界上其他名校的教材,並邀請一些國外的專家來大學授課,她希望教育要做到國際化,增強學生的眼界,與世界交流。

同濟土木工程學院院長顧祥林評價莊曉瑩,說她是同濟「本土」培養的學者,她激發青年教師和在校學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科研之路。言辭之間充滿自豪,頗為欣賞。

國際大獎後的莊曉瑩

2015年,德國的「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公布了獲獎名單,莊曉瑩獲得總額高達165萬歐元的研究費用資助,表示對莊曉瑩研究領域的最強支持。

索菲亞獎是由德國聯邦教研部和洪堡基金會共同設立的,面對的是全球3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獲獎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實驗室,每兩年評選一次。索菲亞獎是德國獎金最高的科研獎項之一。

該獎2002年設立以來,莊曉瑩是首位工程領域的得獎者,研究重點是前文提及的納米複合材料通過設計一種計算機模擬平臺來幫忙工程師和科學家對複合材料優化設計。

她表示,自2015年開始,她將利用這筆獎金對這種新的納米複合材料進行多尺度,多物理場的模擬設計,通過改進使用方法,材料重組後,增強工程材料的強度,韌性,耐冷熱循環性,耐腐蝕性等。

通過這個機會,莊曉瑩可以直接在德國招收博士後和博士生加入,但如果按照國內程序,她可能還要幾年。她提及在博士後在國內的體制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歐美體系的博士後職位競爭更激烈,好的科研項目炙手可熱。好的研究團隊自然極大程度的提升項目的成功率。

莊曉瑩依舊對國家充滿信心,近10年我國的吸引人才機制有極大的提升,吸引了大批的海外科學家來國內發展,同時也鼓勵學者走向世界。

她說,我們離科技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科研成果的數量已有明顯提升,但質量方面還需要再努努力。

結語

莊曉瑩說,我們做研究的最終理想是要將科學研究轉為國家的核心科技競爭力。言語間皆是對祖國的赤誠之心,希望能有更多的「莊曉瑩」們歸國,為祖國的前進付出一分力,我們每個人都應如此。

科技無國界,科技亦有國界,在我們如何理解。中國必將騰飛,耀眼於世界。

文/

相關焦點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毅然回到中國教書育人
    她曾獲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是國外高度重視的女科學家。2015年更是獲得了德國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幾乎相當於1300萬人民幣,這樣的獎勵力度,在中國絕對是頂尖的存在。當初,德國設置超級大獎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就是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讓科學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而不用為資金憂愁。
  • 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32歲獲德國千萬大獎,毅然回國任教
    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德國設置了一個超級大獎,即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這位被國外看重的女科學家就是曾獲得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的莊曉瑩。莊曉瑩的研究成果多麼重要不言而喻,一向做事嚴謹的德國人能夠將如此大獎頒發給她,其中的答案已經極為明顯,留人之心盡在獎項之中。
  • 中國「土木女神」莊曉瑩:拋棄高薪一心歸國,曾獲德國千萬科研獎
    高考成績出來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同濟大學校門近照2005年,大學即將畢業的莊曉瑩突然意識到走工業設計這條路的局限性,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德國洪堡基金會的主席施瓦茨曾說過,在已經獲得了索菲亞獎的百餘人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都選擇留在了德國。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德國為他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和便捷的科研環境。
  • 中國美女科學家獲德國千萬大獎,高達165萬歐元,卻毅然回國
    力壓一大群男性科學家,在國外更是獲得無數榮耀大獎。她是一位能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學術突破的,女性科學家之一中的佼佼者!耀眼之花提起我國女科學家時,大家爭論的要點一般都是圍繞著誰最美貌,誰研究的領域最為成功的話題,很少人會把兩者重疊在一起,但自從莊曉瑩回歸中國科學界後,大家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美貌與能力並存的優秀女科學家。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教書育人
    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 天才美女的傳奇人生 莊曉瑩是我國同濟大學的副教授,還是研究生導師。早在2001年的時候,莊曉瑩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寒窗苦讀十二年,最後順利考上了同濟大學,這個令人望塵莫及的學府,並且主修土木工程。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效力
    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但是莊曉瑩就是熱愛,就是對其情有獨鍾,對這些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便是莊曉瑩選擇此專業的勇氣。成為碩士已經是不少人做夢都想擁有的學歷,並且還是這麼著名大學的碩士,但是對於莊曉瑩來說,這並不是她自己的目的地。
  • 80後女科學家獲德國科學大獎,拒絕各國豐厚的條件,選擇回國效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全球獎金額度排名第二的科研大獎,巨額的獎金是它的含金量最好的證明,能獲得這個大獎的人都會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就在2015年,中國的一位80後女科學家成功獲得了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多達1300萬人民幣。一時間,各國都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女科學家。
  • 莊曉瑩:德國千萬大獎都留不住她,集顏值和智慧於一身的牛人
    但是也確實是有那種高顏值的美女是靠自己的才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的。古以來,女性好像在科研和技術方面都要弱於男性,在古代是因為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和對女性的壓迫和束縛。但是到了如今,姑娘們在任何一個方面都能自豪地說一句:"誰說女子不如男"。
  • 拿走165萬歐元獎金的天才莊曉瑩:德國我不要,我回祖國當老師
    國內優良的科研環境和優厚的福利也吸引了不少的優秀的年輕科學家,讓很多科學家們也毅然地選擇了回國為國家作貢獻,在眾多優秀的科學家中,有一位女科學家,在獲得百萬歐元獎金(人民幣約一千多萬元),多次被德國用優厚的福利挽留,卻毅然選擇了回國繼續任教,為祖國作貢獻。她就是莊曉瑩。
  • 獎金拿完就回國:中國女科學家斬獲德國大獎,獲獎金額165萬歐元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 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這位美女科學家叫莊曉瑩,經過了十二年的辛苦付出,她順利地成為同濟大學中的一個學子。
  • 她是中國天才女科學家,32歲獲德國1300萬大獎後,毅然回國效力!
    ,32歲時獲得1300萬元德國科技大獎,卻謝絕了國外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選擇回國效力,令人尊敬。5年前斬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並且獲得了165萬歐元的獎金,折合人民幣高達1270萬元。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莊曉瑩的人生履歷堪稱完美,從小就是眾人學習的榜樣。她性格溫和,而且從小就保持學習的熱情,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認識莊曉瑩的人都覺得她長大後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果不其然,她並未辜負大家的期待,通過高考進入了同濟大學,而且選擇的專業是土木工程。一直以來,大家的固有思維中都是學習土木工程的男生居多,女生極少會選擇這個專業。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只因身是中國人!
    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也有很多的學子選擇出國留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其實在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之下,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的並不是特別多。比如說中國科技大學就被稱作為外國人才的輸送器,這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國人感到悲傷的事情,自己國家的人才竟然都不願意在自己的國家生根發芽,為自己的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只因身是中國人!
    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也有很多的學子選擇出國留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其實在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之下,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的並不是特別多。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出國留學的人才都不願意回到祖國的懷抱,也有一些人,在面對外國的誘惑,還是選擇了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建設謀福利,謀發展。
  • 華人學者莊曉瑩博士獲德國萊布尼茨青年科學家獎
    據德國研究聯合會消息,由德國研究聯合會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從140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授予2018年度海因茨·邁耶-萊布尼茨獎(Heinz Maier-Leibnitz-Preise
  • 她是美女科學家,德國1000多萬獎金都留不住她,毅然回歸祖國!
    好在莊曉瑩也爭氣,在日以夜繼的努力學習下,從上高中開始,她的成績就開始突飛猛進,最終以十分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了同濟大學的王牌專業:土木工程。其實最初莊曉瑩的父母是希望她能夠學醫的,但是她內心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夠為家鄉做點實事,所以最終選擇了這個條件十分艱苦的專業。
  • 明明可靠臉吃飯卻做科研,德國最想留住卻沒有留下天才美女科學家
    德國2002年設立的科研界的超級大獎——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它的獎金是全世界獎金額度第二高的科研獎項,誰拿到這個獎,可謂真正的「名利雙收」。獲獎者單項最高金額高達165萬歐元,相當於1264萬人民幣,拿獎後意味著學術上需要的費用不用憂愁,能放下心來致力研究。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7名中國人獲得此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最美女青年科學家莊曉瑩,正是此獎得主之一。
  • 獲德國1311萬科研獎,帶著成果回國,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遵從本心
    在完成了與德國約定的5年科研工作時間後,去年底,莊曉瑩意志堅定地回到母校同濟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莊曉瑩研究的領域是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航空航天、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
  • 較真丨「哈佛八劍客、李開復、莊曉瑩集體回國援助武漢」是謠言!
    2莊曉瑩於2010年海外留學畢業後便回國任教,現任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的教授。至於「德國最不願放走的頂尖中國科學家」一說法,其實來源於一篇自媒體文章《德國最不想放回中國的女天才:就算要走,也希望是朋友不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