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木女神」莊曉瑩:拋棄高薪一心歸國,曾獲德國千萬科研獎

2020-12-07 趣觀歷史

引言

《代出自薊北門行》有這樣一句話「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在中國飽受外國侵略和欺凌之時,一批批仁人志士紛紛站了起來,為爭取國家獨立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正是有了他們的捨生忘死和艱苦奮鬥,中國才得以迎來了嶄新的面貌。

如今,中國再也不是那個腐朽落後,任人宰割的落後國家了,戰火四起,哀嚎遍野的時代已經過去,國富民強已經成為不可爭議的事實。但華夏子孫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卻仍然沒有改變,有志青年們仍然在建設祖國的隊伍中不停地散發光芒。

01

自古以來,女性相較於男性而言,在很多方面都是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即使如今倡導人人平等,但人們對於女性的偏見卻從未徹底清除。比如,在大眾的印象中,「土木工程」四個字似乎和女生完全不沾邊,但偏偏這個專業裡出現了一名卓越的女性,她的出現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於女性的偏見,人們開始意識到,女子也能在這個曾經「專屬於男性」的領域中大有作為。

▲莊曉瑩近照

身為80後的莊曉瑩,在成長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萬丈高樓在上海林立的過程,她被這樣美好蓬勃的事業給深深吸引了,於是她心中有了學習土木工程的想法。高考成績出來後,她不顧家人的反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

▲同濟大學校門近照

2005年,大學即將畢業的莊曉瑩突然意識到走工業設計這條路的局限性,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命運給了她指引,學業成績非常優秀的莊曉瑩得到了免試推薦的機會,得以繼續在同濟大學就讀隧道與地下建築工程專業碩士的機會。

▲朱合華近照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莊曉瑩遇到了她的導師朱合華,朱合華對她說:「雖然很多具體的工程項目在工藝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其理論方法仍然是滯後的」。這一番話徹底點醒了莊曉瑩,於是她就把自己研究的重心放到了理論上,充分把數學中的方法應用到了工程材料穩定性分析的領域當中。2007年,莊曉瑩從同濟大學畢業,並在同年十月進入到了英國杜倫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繼續研究土木工程方面的理論問題。

▲英國杜倫大學近照

在多年的理論研究中,她從沒有過半分的懈怠。在學術研究中不斷攀登的莊曉瑩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連續三年拿到了同濟大學的本科獎學金和英國的全額獎學金,後來更是以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在2010年獲得了含金量非常高的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一躍成為國人心目中的「土木女神」和土木專業的天才。

02

索菲亞·克瓦雷夫斯卡亞獎,是德國所設獎項,同時也是德國的科研獎項中獎金最高的獎項之一。該獎項是聯邦教研部和洪堡基金共同設立的,其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吸引世界各地35歲以下的優秀科研人才去到德國,對前沿課題研究進行為期5年的研究,同時也創立並領導自己的研究團隊和實驗室。

▲莊曉瑩獲獎近照

迄今為止,我國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人數僅有7名,而莊曉瑩就是這7人中唯一的女科學家。莊曉瑩研究的主要課題是納米複合材料,她通過研究計算機構建力學模型以及數學模型的運用,來優化納米複合材料在工程領域的應用方案,並作出假設方案,對其進行模擬驗證。

▲莊曉瑩上課近照

材料是一種物質基礎,對於發展建設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只有使用優性能好的材料,才能夠實現對產品質量的提升。通過莊曉瑩的方式研製出來的材料,不僅強度高、抗衝擊性強、而且還非常的耐腐蝕,對於航空航天事業、汽車、半導體製造的發展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德國首都柏林夜景

前面提到,索菲亞·克瓦雷夫斯卡亞獎的設置,其本質就是想吸引並留住世界頂尖的科研人才。德國洪堡基金會的主席施瓦茨曾說過,在已經獲得了索菲亞獎的百餘人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都選擇留在了德國。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德國為他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和便捷的科研環境。

▲莊曉瑩獲獎近照

但世事無絕對,莊曉瑩在拿到德國千萬科研獎金之後,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選擇留在德國,而是直接拋棄了在德國可以得到的優渥薪資,一心回國繼續在同濟大學任教,繼續搞自己的研究。《少年中國說》中說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中國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莊曉瑩一樣的優秀人才,才使得我們的國家在復興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穩健。

結語

美貌和才華並重的莊曉瑩,在歲月的打磨下漸漸長成了一個更加優秀和堅毅的科學家,但不管是名利,還是美貌,都不能阻擋莊曉在科研路上繼續前進的步伐。她一生埋頭科研,從不貪圖名利富貴,始終堅持低調做人,高調做科研的態度,在事業上節節攀升,為國家的富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參考資料:

《代出自薊北門行》《少年中國說》《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

相關焦點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仍選擇歸國教書育人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 她是中國的「土木女神」,32歲獲1300萬大獎,放棄高薪毅然回國
    但是,幸虧還是有許多人堅守自己的本心,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拒絕了國外的各種誘惑,毅然決然選擇回來建設祖國,比如我國著名的「土木女神」,她是德國最想留住的人才,最後卻放棄高薪,選擇回國。所謂巾幗不讓鬚眉,我們中國集顏值與智慧於一身的莊曉瑩教授就是在土木領域散發著光芒的女神,甚至是比一些男人都要更加優秀!執意努力,執意向前莊曉瑩,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儘管家庭條件不允許讀書,但是她的父母還是咬緊牙關,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自己的女兒讀書。
  • 「美女海歸」莊曉瑩:曾獲德國千萬大獎,卻毅然回到中國教書育人
    她曾獲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是國外高度重視的女科學家。2015年更是獲得了德國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高達165萬歐元,幾乎相當於1300萬人民幣,這樣的獎勵力度,在中國絕對是頂尖的存在。當初,德國設置超級大獎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就是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讓科學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而不用為資金憂愁。
  • 華人學者莊曉瑩博士獲德國萊布尼茨青年科學家獎
    據德國研究聯合會消息,由德國研究聯合會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從140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授予2018年度海因茨·邁耶-萊布尼茨獎(Heinz Maier-Leibnitz-Preise
  • 莊曉瑩:德國千萬大獎都留不住她,集顏值和智慧於一身的牛人
    我們的科研領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女神教授,而從前和女生完全不沾邊的土木工程也出現了許多卓越的女性。我們集顏值與智慧於一身的莊曉瑩教授就是那個在建築領域散發著光芒的女神。兩年后庄曉瑩從同濟大學研究生畢業,進入英國的杜倫大學繼續攻讀土木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國外的發展在同濟大學就曾經連續三年獲得獎學金的她又拿到了杜倫大學的全額獎學金。2010年,她的博士論文更是獲得了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土木工程女神"。
  • 中國女科學家莊曉瑩:32獲德國獎金1270萬,放棄優渥待遇毅然回國
    中國的科研教育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不僅追上了西方的腳步,而且在很多方面居於領先地位。這一切的發展離不開最先派遣出去留學,將西方先進技術帶回中國的那一批優秀的愛國人才。在杜倫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之後,莊曉瑩又被挪威看中,在挪威完成了博士後的學習。不得不讓人感嘆,她的人生像是「開了掛」。在她的學習生涯中,有很多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2007~2010年獲英國工程與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C)陶樂茜研究生獎學金;2009年獲英國工程計算力學協會最佳博士論文提名;2010年年獲得英國計算力學辛科維奇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年度唯一)。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教書育人
    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 天才美女的傳奇人生 莊曉瑩是我國同濟大學的副教授,還是研究生導師。早在2001年的時候,莊曉瑩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寒窗苦讀十二年,最後順利考上了同濟大學,這個令人望塵莫及的學府,並且主修土木工程。
  • 同濟大學「美女博導」莊曉瑩:32歲獲德國千萬大獎,毅然回國任教
    為了鼓勵科學家們進行創新和研究,德國設置了一個超級大獎,即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這位被國外看重的女科學家就是曾獲得歐盟居裡夫人獎學金的莊曉瑩。莊曉瑩的研究成果多麼重要不言而喻,一向做事嚴謹的德國人能夠將如此大獎頒發給她,其中的答案已經極為明顯,留人之心盡在獎項之中。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效力
    我國有位美女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面對其他國家的誘惑,她毅然決然回到中國,放棄高薪,這便是莊曉瑩的愛國之情。德國洪堡基金會是為了紀念亞歷山大而建立的,而莊曉瑩得到的獎項是由德國聯邦機構與洪堡基金會共同成立的。
  • 獎金拿完就回國:中國女科學家斬獲德國大獎,獲獎金額165萬歐元
    2015年獲得德國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總額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是千萬元)的莊曉瑩,毅然回到母校同濟大學任教,做一名「青椒」(大學青年教師的簡稱)。 像莊曉瑩這樣被各國爭先恐後想要得到專業型人才,有許多人會選擇國外的豐富資源和待遇,但她不加考慮地選擇歸國,實在令人動容!
  • 中國天才美女科學家,32歲獲得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回國效力
    ——《詠懷》在中國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情感那就是愛國情懷,所有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深沉的愛著腳下這片土地。比如中國的一位天才美女科學家,她在三十二歲這一年獲得了千萬大獎,毅然放棄了國外的高薪回國效力,究竟是怎樣一位偉大的傳奇人物呢?
  • 拿走165萬歐元獎金的天才莊曉瑩:德國我不要,我回祖國當老師
    在德國,有一個獎項深受科學家的喜愛,這個獎項便是索菲亞.克瓦雷夫斯卡亞獎,它是德國科研獎項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獎金數額第2高的科研獎項。獲獎者也將獲得豐獲得獎金,獎金高達16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可達上千萬元,由此也可得知該獎項的目的也是為了吸引人才和留得人才。
  • 中國美女科學家獲德國千萬大獎,高達165萬歐元,卻毅然回國
    -科瓦雷夫斯亞獎頒發的165萬歐元得主的中國女性科學,莊曉瑩,也是首個放棄國外優渥待遇,毅然決然投身於祖國母親懷抱,只為把她哺育成長的土地,建設得更為美好的美女科學家!學成歸國多年的海外學習生涯,讓莊曉瑩越來越優秀,在斬獲索菲亞大獎後,原以為這位美女會在德國政府優渥厚待下,會選擇留在此地
  • 獲德國1311萬科研獎,帶著成果回國,天才科學家莊曉瑩:遵從本心
    "我只是想把這個項目做好,希望將來能給我們國家做點貢獻,把好的先進的科研成果帶回來。"在完成了與德國約定的5年科研工作時間後,去年底,莊曉瑩意志堅定地回到母校同濟大學,擔任土木工程學院地下建築與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80後女科學家獲德國科學大獎,拒絕各國豐厚的條件,選擇回國效力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全球獎金額度排名第二的科研大獎,巨額的獎金是它的含金量最好的證明,能獲得這個大獎的人都會成為各國爭搶的人才。就在2015年,中國的一位80後女科學家成功獲得了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獎金總額多達1300萬人民幣。一時間,各國都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女科學家。
  • 她是中國天才女科學家,32歲獲德國1300萬大獎後,毅然回國效力!
    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我們國家在教育、科研、人才引進方面投入了巨量資金,隨之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科學家。5年前斬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索非亞-科瓦雷夫斯亞獎,並且獲得了165萬歐元的獎金,折合人民幣高達1270萬元。
  • 為留住中國女科學家,德國重獎她1000多萬,但她放棄高薪堅持回國
    德國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在工業製造方面非常先進,產品質量非常高。幾年前中國網絡上一直流行個段子,說德國在中國青島修的下水道竟然放有用油紙包包裹的備用零件。後來被證實這是中國一些人瞎編的,以至於被中國網友嘲笑為油紙包裡的德國。但德國在工業的機械製造方面確實非常有水平。至於原因很簡單。
  • 她是美女科學家,德國1000多萬獎金都留不住她,毅然回歸祖國!
    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我們國家在教育、科研、人才引進方面投入了巨量資金,隨之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年輕科學家。比如去年紅極一時的南方醫科大學28歲美女博導李琳,年薪最低70萬,安家費最低180萬,讓無數人為之豔羨。也正是因為這些年輕科學家、研究員的出現,中國的科研得以高速發展。
  • 潘錦功拒絕美國高薪,堅決帶著「發電玻璃」歸國
    海歸博士不惜舍高薪「兩彈元勳」錢學森不畏美國的軟硬兼施,一心歸國發展航空事業,壯大國家軍事力量。而第二個「錢學森」正如其般選擇帶著自己的超前知識報效祖國。他留學美國已有二十餘載,卻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美國高價收買自己專利的交易,心無旁騖地帶著專利歸國報效國民。
  • 中國美女科學家,32歲獲千萬大獎,放棄國外高薪只因身是中國人!
    愛國之心人皆有之,愛國在不同的時期也有著很多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說在新中國剛成立的那段時期,中國非常的貧窮落後,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有志的科學研究人員不畏千辛萬苦回到中國職位,幫助中國渡過難關。可以說,當時若不是有這些愛國的有志之士的幫助,中國強大起來可能還需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