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拋棄"中國"投奔"美國的清華女教授顏寧,今為美"再立新功"

2021-03-05 心願種子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中的強國之一。而中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突破,還要得力於為祖國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們。

而在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再次看到了祖國的強大。

在這次疫情中無數名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疫情重災區,其中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備受國人擁戴。

但今天,我們把目光鎖定在清華最年輕的女神教授顏寧身上。

01

1977年,顏寧出生在山東章丘的一個小農村裡,家庭雖不富裕,但顏寧卻過的十分開心。

小時候的顏寧並不是一個乖乖女,上山爬樹,下河摸魚,幾乎男孩子幹的她都幹過。

6歲的時候,顏寧隨父母來到北京,良好的學習環境讓顏寧的學習天賦得到了很好的釋放。

在上小學期間,顏寧就表現出超強的學習能力,對古詩詞是信手拈來,並且每次成績都名列前茅。

小時候的顏寧還特別愛思考,當看到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72變時,別的小孩都是爭相模仿,唯獨她這樣想:

「他七十二變,可以無限地縮小,如果小到像一個分子大小,然後進入我們的細胞,他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而這份好奇心一直將她帶進了清華大學生物科技與技術系。

02

不少人會覺得顏寧這樣的學霸一定不會遇到難題,可誰知剛踏進大學校門的顏寧就被高數給難住,。

可在困難面前,顏寧絲毫不認輸,她發誓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在別人放暑假都回家時,唯獨在留在學校苦鑽高數,最終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這門功課被她成功拿下。

在大四那年,顏寧收了多家公司分邀請,但都被她拒絕了,她表示:

「我了解自己,我喜歡做實驗時的專注,但肯定受不了公司裡朝九晚五的生活。因為我喜歡自由的人生。」

在大學畢業後,為了能獲取更多的知識,顏寧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寫了一封自薦信:

「我覺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達到貴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但申請出國太浪費時間和金錢了,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校了……」

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被錄取了,於是顏寧去美國繼續深造,並且還獲得了生物學博士學位。

03

2007年,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顏寧的帶領下,她的團隊在2014年還攻破了膜蛋白研究領域多年都未能解決的難題,並且還發表多篇論文在《自然》雜誌上,而顏寧也在科學界小有名氣,還被評選為「中國科學之星」。

但在2017年,顏寧卻接受了普林斯頓大學拋來的橄欖枝,顏寧在左右權衡之下,選擇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

當時對於顏寧的「棄國歸美」的做法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解,隨後有網友爆料稱是因為在2017年,顏寧落選了中科院院士才會負氣出走的。

對此,顏寧回復道:

「如果現在是在普林斯頓,清華給我offer,我也會回來,一樣的。但是,我已經在清華從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華做教授是什麼體驗,現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頓會是什麼感覺。」

而在美國僅僅兩年的時間,顏寧就被評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在2020年5月,顏寧在《自然》上發表2篇論文。

6月8日,她又在《PANS》發表1篇論文。

而在6月15日,顏寧和她的團隊為美國「再立新功」,在Cell《細胞》上發表論文《低pH依賴的溶酶體膽固醇外向運輸的結構基礎》

對於顏寧的「拋棄」中國「投靠」美國的做法引來眾多網友的熱議,「一個有能力而沒有忠誠的人一文不值!」、「科學無國界,但你的根在中國」。

而對於顏寧的做法,你怎麼看?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中國"人造月亮"在2020年完成並進入空中軌道飛行。這個計劃是我國在重慶舉辦的「創新創業」活動中提出來的。這個項目一經披露,立即在國內引外起極大的轟動並引起關注。2、到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一、天上已經有月亮了,再造一個是什麼道理?造一個"人造月亮"掛在天空上,這個想法絕非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來的。其實,這個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個別國家的科學家早有之。赫爾曼、奧伯特。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3、美國數次對馬裡亞納海溝的測試:眾所周知,美國歷來就是對探險有著好奇和濃厚興趣的的國家,他們是從不討厭熱鬧的。這個"海溝"經過近三個半小時的「行進」,終於到達了查林傑海淵底部。這時測深表顯示的水深值是10903.3米。而修正水深為10911.4米,修正水深是根據水壓測定的值。日本的"海溝號"首次創造了世界深海潛海的新紀錄。二、世界各國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究竟有什麼目的?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兔子在這裡既能回歸自然,又能找到同類。如今,兔子已經成了傑裡科海灘公園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全面3折,還包郵費,4天就可以到中國用戶的家。怎麼進家園商城?"加拿大鵝"(Canada Goose)特購區在中國你們也能買到正品的加拿大鵝了!點家園公眾號下方菜單"加拿大鵝"進入,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進入搶購~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當今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晶片的主要消費大國而且是市場份額巨大。據統計,每年中國用於購買晶片的資金大約為為3000億左右,特別是2018年中國的晶片市場已經超過了4000億美元。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既然是「無芯之痛」,痛在哪?痛就痛在在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上,多項為零。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原本計劃三五年之內和朋友一起去美國拖釣馬林魚,怎麼都沒有想到會在澳洲聖誕島遇上了,竟然會釣起來,這樣的裝備會釣起來,船老大說,POPPING玩十年都未必遇的到馬林,畢竟在海洋裡密度太低了,遇到它真的是非常幸運,而且成功的避開了它的喙,前導線絲毫沒有磨到,著鉤位置非常好,上顎的前部![老人與海]中,那條巨大的馬林讓鯊魚啃剩了骨頭。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其實在這次尋寶遊戲的活動頁面上,劇中的馬泰爾親王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個小小的遊戲劇透。
  • 嫦娥四號在探索"秘境中的秘境"時,在月球的背面究竟看到什麼?
    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帶著中國幾代科學家的夢想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且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球背影像圖,從而揭開了古老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這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但也折射出人類對登月的美好渴望以及對月球背面的猜測和遐想。嫦娥四號探測器在經歷了26天的太空飛行後,順利降落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內預定的著陸區。
  • 中國女科學家謝毅教授折桂「女性諾貝爾獎」(組圖)
    英國、中國、加拿大、巴西、摩洛哥的五位女科學家身著優雅性感的禮服,獲頒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謝毅教授成為繼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葉玉如、香港大學教授任詠華後第四位贏得這一榮譽的中國女性。  聯合國宣布2015年為「國際光年」,旨在全球範圍內慶祝科學和知識為人類發展所做的貢獻。
  • 《黑衣人》終定檔,「錘哥」和「女武神」同穿越
    此後,該系列又有2002年推出了續集「黑衣人2」以及2012年的「黑衣人3 」,在全球總累計票房高達16億美金。有傳聞曾說在2015年有一部由成龍參演的「黑衣人4」上映,可小黑能力有限卻一直未找到相關的資源,估計當時也就是為了炒冷飯故意放出來的風吧!一直到最近終於錘實了關於「黑衣人」最新季的動向。
  • 曾有兩位美國總統為雅禮中學的校慶發來賀電,雅禮中學憑什麼呢
    2006年7月,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為長沙市雅禮中學的百年校慶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雅禮中學以其高質量的教育水平,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他們中的許許多多人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亞信(中國)公司董事長丁健21日16時做客搜狐
    丁健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1994年,和重要的商業合作夥伴田溯寧先生在美國德州共同創建美國亞信公司。1995年初,亞信的三位主創人員回國,成立亞信科技(中國)公司,第一次把Internet帶回中國。曾被評為"中華十大管理英才"、"國內十大最具人期企業家"、"中國十大海歸企業人物"、"2002年華人青年企業家",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2002年全球100為明日之星"。
  • 美國奧蘭多環球影城,驚險刺激,你去過嗎?
    漸漸理解美國人的冒險精神,自美國建國起就被整個社會所推崇,也許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冒險島:大量借迪斯尼風格和手法,由六座獨立的"島嶼"組成,每座島嶼又都有自己的主題。遊玩結束後感嘆,項目內容太多,一天要走馬觀花的全部玩完真不太可能。綠巨人過山車,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過山車項目。
  • 抗戰女兵馮健:從童工到抗大四分校,再到中國人民大學
    11歲我進了美國人開的美安公司"小囡囡牌"毛線廠當童工。機器很長,剛進廠就聽說有個小姑娘4個手指被軋掉了,心裡很害怕。我的工作是細紗間,要上機器的,是擋車工。當時在機器上手臂要架7桶棉紗,有時架不動,用圍兜兜著。老工人則盡力幫助我們小孩,讓我們偷偷休息,瞞著「拿摩溫(工頭)"。每天工作12小時,就吃自來水泡飯,偶爾媽媽會給我飯盒放一塊鹹魚,真的高興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