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
-
她4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評上了美國院士,網友:經歷像顏寧!
兩院一般被稱為我國的最高學術殿堂,這些學者前輩都是我國各領域當中最頂尖的高級知識分子。但兩院院士因其評選制度也錯失了很多人才,李愛珍便是其中之一。為何會如此說呢?因為早期的李愛珍憑藉著一腔熱血和出眾的個人才華先後四次申請中科院,卻沒能料想四次都慘遭失敗。
-
顏寧為何落選院士?並非中科院不愛才
最近網上流傳稱「顏寧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開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因此,有許多網友也真信了,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流露出了不滿、不屑的情緒,有的對她則是冷嘲熱諷,乃至誹謗。而有部分網友說:中科院院士評選方法需要改改了,顏寧這樣出色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也不是院士,如果不是評選機制有問題,為什麼最優秀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顏寧為什麼落選院士,是不是院士評選方法存在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以及它的由來?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顏寧毫無疑問是頂級的科學家,她在2019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她之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卻遺憾地落選。李愛珍在2007年就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在中國兩院院士評選中卻先後4次落選,且都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
-
顏寧教授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負氣出走?抱歉,這是個假消息
但她卻在不惑之年選擇遠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並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但隨著顏寧教授 「學術女神」形象的深入人心,對顏寧教授的相關消息也出現了一些不實的報導。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顏寧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負氣出走美國」。儘管很遺憾顏寧教授至今尚未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但這卻是一個假消息。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顏寧和屠呦呦: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病了」
然而,幾天後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消息不脛而走,更引發了學術界的一片譁然。顏寧的科研成果在國內一直名列前茅,並且她還年輕漂亮,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在許多人都認為她獲得中科院院士板上定釘時,她卻意外落選,為此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
清華教授顏寧中國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為何?
對於科研、學術工作者而言,院士這個頭銜是大家努力奮鬥的目標,不僅象徵著地位、身份,更多的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認可,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於是,每年的院士評選都是聚集了國內一流的科研學術工作者,優中選優。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當選,其中部分人難免經歷落選的命運。
-
6個月解開世界50年難題的顏寧,三次落選中國院士,在美過得如何
中國的發展會在這幾十年的時間內那麼快,完全就是有一批出色的人才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特別是那一些頂尖的技術人才,在外國留學回到了中國以後,給中國做出的影響就非常巨大。不過呢,也有一些人在國外學習了先進的科學知識後,並沒有選擇回到中國。
-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2017年8月,顏寧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二輪候選人 ,不過可惜的是隨後落選了。同年的12月15日,顏寧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在顏寧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兩年,於2019年4月30日,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自從5月13日連發兩篇Nature的那一刻起,「顏寧」這個名字又雙叒成為了自媒體的「香餑餑」。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
-
作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赴美任職,真的是院士落選負氣出走?
談到顏寧,很多人對她的印象可能並不好,甚至不少人認為,國家培養了顏寧,她卻赴美任職,辜負了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和培養。有關顏寧最熱的一個話題,正是「顏寧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負氣而走」,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筆者就來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
屠呦呦評不上院士,顏寧也不夠格,院士評選標準是不是該改改了?
近日,屠呦呦再次落選中科院院士,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院士是我國學術領域的最高榮譽。大眾比較疑惑的地方在於,屠呦呦憑藉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
院士落選之痛:顏寧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饒毅成科學界魯迅
在這一點上,給施一公和顏寧點一萬個贊都不夠:老師慧眼識金,學生不負所托,中國之幸!然而,偏偏這樣的精英學霸,就是無法將「院士」頭銜收入囊中。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先前備受關注的顏寧卻名落孫山。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在2017年,顏寧教授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憑藉著她顯著的科研成果,我們都認為顏寧教授能夠成功當選院士,但是結果出人意料,顏寧教授落選了。顏寧教授當選外籍院士在顏寧教授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2年後,顏寧教授成功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從落選國內院士到當選外籍院士,只有短短的兩年。有人認為是顏寧教授的才華在國內得不到認可,落選院士,因此她才「負氣出走」清華大學。
-
落選中國院士的顏寧兩年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是實力還是運氣?
二、2019年遺憾落選中國院士關於顏寧教授的落選,產生的爭議似乎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因為顏寧並不是沒有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只是非常遺憾地落榜了。2019年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新聞消息刷遍了學術界的論壇,當然這樣譁眾取寵的新聞多半是存在誤導性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為顏寧教授感到不平。
-
顏寧國內院士落選,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主要是4點原因
出走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2019年4月,距離顏寧出走美國過去了2年,這一年對於顏寧而言也算是很有意義的一年。因為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也說明美國方面對於她科研學術能力的高度認可。比較戲劇性的是,顏寧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當選,因為她並沒有提出申請。
-
屠呦呦和顏寧為何不能當選中科院院士?
顏寧 關於顏寧院士的情況,似乎爭議要遠遠大於屠呦呦先生。因為顏寧並不是沒有參與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只是非常意外的落榜了。 一則「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清華」的消息刷遍了學術界的論壇。
-
女科學家胡海嵐,科研成果拯救3.5億抑鬱患者,評選院士卻落選
在中國,兩院院士是對科研工作者最高程度的認可,每年的院士評選,都有上百位科研工作者參與,2019年,我國有181位科研工作者參與可軒轅院士評選,最終卻只有64位科研工作者成為院士,入選人數只有三分之一,可見成為院士有多難。在這些落選的科研工作者當中,有一位美女科學家,叫做胡海嵐,她的落選,讓無數人感到惋惜。
-
中科院院士VS美國科學院院士,哪個含金量高?
最近,我國一些科研領域人才在國內落選院士,卻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頗受大家爭議,從近些年來看,落選中科院院士,而被挖走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不止顏寧一人,連大家熟知的袁隆平,曾經就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卻早已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了。
-
這些牛人都曾「落選」中科院院士,院士是怎麼評出來的?
近日,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單公布,在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有61名學者成功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世界膜蛋白結構生物學領域,頗有盛名的39歲年輕美女科學家顏寧遺憾落選,目前,顏寧已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其實,曾經落選中科院院士也不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牛人」,例如:袁隆平:從小我們就是知道,袁隆平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然而袁隆平曾經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來卻成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為什麼袁隆平評不上國內的院士?當年的討論可謂非常激烈,而袁隆平本人卻看得很淡,認為:當院士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