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太陽能發電難題

2018-03-31 18:37: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圖為用石墨烯OPV供電的電扇,在微弱光線下依然正常運轉。 郝學娟 攝

  菏澤啟動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 破解太陽能發電難題

  中新網菏澤3月31日電 (郝學娟)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31日在菏澤啟動,該項目主要生產可在弱光下發電的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以下簡稱「石墨烯OPV」),破解了應用局限、對角度敏感、不易造型這三大太陽能發電難題。

圖為參觀者在觀看用石墨烯OPV供電的電器。 郝學娟 攝

  沒放電池依然能使用的遙控器、未插電源仍然風力強勁的電扇、薄如紙片的太陽能電池……記者當日在現場看到,一個個接通了石墨烯OPV的電器,在室內微弱的光線下,依然保持正常運轉。

  「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薄膜狀、輕量化、可捲曲、可摺疊、顏色可變化等特點。」山東恆力天能新技術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宏麟告訴記者,與當前市面上的太陽能電池相比,該產品可在弱光下發電,無需設定特殊角度,發電效率大大提升。「一張20㎡的石墨烯OPV薄膜月可發電200餘度,完全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日常需要。」

3月31日,中國首條全自動量產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電子器件生產線在菏澤啟動。 郝學娟 攝

  陳宏麟介紹說,當前市面上的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高、能源回收時間長,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和揮發性有機物,石墨烯OPV不會產生廢水,環保效益顯著提升。

  「以遙控器為例,使用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供電,每年至少節約消耗40億元(人民幣)。「陳宏麟指出,石墨烯電池使用壽命可達十年之久,隨著日後石墨烯太陽能電池的量產化,產品價格降低,可減少大量鹼性電池的使用,有助於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

圖為石墨烯有機太陽能電池。 郝學娟 攝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賈成炳指出,石墨烯產業方興未艾,由於石墨烯批量生產難度較高,真正進入工業應用領域,走進市民日常生活還有一定距離。該石墨烯OPV生產線的啟動,對石墨烯、汽車光電轉換和儲能等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和光學性能,石墨烯OPV可用於智能建築、公共設施、新能源汽車及航天等領域。(完)

相關焦點

  • 山東恆力天能石墨烯太陽能光伏發電薄膜項目投產
    3月31日上午,在山東省菏澤市高新區石墨烯高新技術產業園,山東恆力天能新技術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石墨烯有機太陽能光伏發電薄膜(OPV)項目竣工投產慶典暨戰略合作夥伴籤約儀式。菏澤市副市長侯婕、菏澤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楊東波、恆力國際控股集團中國區執行總裁錢東偉等出席儀式。
  • 可用於汽車的有機太陽能電池
    在現在的生活中,太陽能產品處處可見,人們用太陽能煮飯,還有太陽能熱水器等等,無處不見太陽能產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太陽能發電,但是目前的技術並不能讓人們很好利用太陽能發電。
  •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太陽能電池也叫光伏電池,其發電過程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半導體材料吸收光能產生出非平衡的電子-空穴對或偶極子;第二,非平衡電子和空穴從產生處向勢場運動,這種運動可以是擴散運動,也可以是漂移運動;第三,非平衡電子和空穴在勢場的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而分離。
  • 學術乾貨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測試與表徵方法
    太陽能電池也叫光伏電池,其發電過程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半導體材料吸收光能產生出非平衡的電子-空穴對或偶極子;第二,非平衡電子和空穴從產生處向勢場運動,
  • 葛子義: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領跑者
    目前,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主要以晶矽等無機半導體材料為活性層製備而成,存在工藝複雜、成本高、原材料生產過程能耗大和汙染重等缺點。這類太陽能電池由於無機半導體本身的剛性結構,難以製備柔性電子器件。柔性電子器件,特別是基於有機材料的光電器件,是未來電子器件發展的一大趨勢。因此,製備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強、環境友好的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正成為各國科學家的研究目標。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1.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商業化應用在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各項技術中,太陽能電池,即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器件,是當前已獲得廣泛應用,同時也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之一。長期以來,人們更多地以晶矽等無機材料為基礎製備太陽能電池。
  • 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一扇既能透光又能發電的窗
    有沒有一扇窗既能透光又能發電?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就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其光學性質易調,且輕柔易加工安裝,可用於製造建築或汽車外表面的光伏玻璃,具有重要的商業化潛力。日前,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軒立、中科院院士曹鏞及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教授Christoph J.
  • 透明的石墨烯電極可能帶來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一種高質量、高原子厚度的新方法可能會帶來了超輕、柔性的太陽能電池,以及新的發光器件和其他薄膜電子產品。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新製造工藝應易於擴大工業生產規模,他包含一個中間「緩衝」材料層,這是成功技術的關鍵。緩衝層可以方便地將厚度小於1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的超薄石墨烯薄板從基板上提起,從而實現快速的逐卷製造。
  • 中國科學報: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世界之「最」誕生記
    2018年8月,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
  •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類似,具有三明治結構,主要的不同在於光敏層,它是有機無機雜化構成的鈣鈦礦結構。
  • 讓太陽能電池板變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光汙染。
  • 石墨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
    而石墨烯幾乎對所有紅外線具有高透明性,有利於提升光能利用率。透光率升高會導致載流子密度降低,但由於石墨烯具有非常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即使載流子密度非常小,也能確保一定的導電率。石墨烯可以製備成柔性透明薄膜電極,克服了氧化銦錫易碎的弱點。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電學性能,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池中的受體材料。
  • 太陽能光伏板陰雨天照樣能發電
    光伏發電原理,當光子照射到半導體材料中,與原子中的電子相碰撞,如果光子擁有足夠的能量,那麼原子外層的電子就會吸收能量,如果電子吸收到足夠的能量,就會脫離束縛,逃離金屬。成為光電子。光伏板由矽製作而成,在矽中摻入硼原子或者磷原子那麼就會形成p型或者N型半導體。接觸面形成電勢差,就會形成電流。光電效應就是光照使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
  • 哈工大突破世界性難題:「解鎖」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
    該工作為石墨烯光致精準功能化的首例,通過精細調控局域雜化模式打開石墨烯帶隙,首次在原子尺度實現了石墨烯的二維長程有序功能化,為石墨烯基二維材料在電子器件和光電器件應用方面的關鍵難題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法。哈爾濱工業大學供圖作為世界上首個真正意義上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不僅是最薄且最堅硬的二維材料,且具有優異的導電、導熱性、光學性質和穩定性,在航空航天、太陽能利用、透明觸控螢幕、電子器件、傳感探測、生物醫療、可穿戴器件、高性能複合材料等領域廣泛應用。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石墨烯旗艦項目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石墨烯捕獲能量的潛力,事實上,他們已經致力於兩個不同的面向工業的「先鋒項目」,以挖掘石墨烯太陽能電池的可能性。」),再次證明了石墨烯和相關的層狀材料將使更高效、更經濟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板實現商業化。
  • 想讓太陽能電池板變透明?用上石墨烯吧
    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光汙染。太陽能電站的電池板反射的光線能對飛過的鳥類造成傷害,對此像特斯拉這樣的公司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屋頂瓦片融合來減少這些汙染,不過他們還是希望能將太陽能電池板變得更透明來減少光線折射。這個願望或許即將實現,根據國外媒體消息,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石墨烯同樣可以作為太陽能電極使用。
  • 華威大學研究人員開發有機太陽能電池 可用於汽車曲面車身
    這一發現挑戰傳統觀念,有助於早日實現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在基本的有機太陽能電池中,有機半導體薄膜夾在兩個電極之間。該薄膜將有機半導體層中產生的電荷提取到外部電路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電極表面需要達到100%導電,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取電荷。
  • 領跑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
    十幾年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團隊始終致力於碳納米材料、有機功能材料及其在能源轉化與存儲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開發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光電轉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2004年,陳永勝從美國回到母校南開大學任教,建立了以碳材料為基礎的綠色能源材料和應用研究團隊,並在2007年開始進行有機太陽能發電和以碳納米材料為基礎的儲電方面的研究。當時整個領域處於低谷,光電轉化效率在5%左右。許多研究者對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未來發展不抱信心,甚至紛紛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