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2016-12-15 科技日報 馮國梧 吳軍輝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其作為解決環境汙染、能源危機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成本低、柔性高、工藝簡單、環境友好等方面遠遠優於傳統太陽能電池。

  多年來,陳永勝教授團隊對有機光伏器件材料篩選和構築工藝進行了深入系統地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可溶液處理的高效率寡聚物型分子活性層材料,並於2015年獲得了超過10%的光電轉換效率。

  考慮產業化的要求,使用具有不同光譜吸收範圍的活性材料製備疊層光伏器件是進一步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基於該思路,團隊研究人員以寡聚分子/聚合物分別作為前後電池單元,製備得到了能量轉換效率超過11%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

  最近,陳永勝教授團隊與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等合作,以在可見和近紅外區域具有良好互補吸收的BDT類寡聚分子和卟啉類小分子材料分別作為前電池和後電池的給體材料,採用與工業化生產兼容的溶液加工方法製備得到了高效的有機太陽能器件。經過工藝優化,最終實現了12.7%的驗證效率。

  近日,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其作為解決環境汙染、能源危機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成本低、柔性高、工藝簡單、環境友好等方面遠遠優於傳統太陽能電池。
  多年來,陳永勝教授團隊對有機光伏器件材料篩選和構築工藝進行了深入系統地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可溶液處理的高效率寡聚物型分子活性層材料,並於2015年獲得了超過10%的光電轉換效率。
  考慮產業化的要求,使用具有不同光譜吸收範圍的活性材料製備疊層光伏器件是進一步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基於該思路,團隊研究人員以寡聚分子/聚合物分別作為前後電池單元,製備得到了能量轉換效率超過11%的疊層有機光伏器件。
  最近,陳永勝教授團隊與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等合作,以在可見和近紅外區域具有良好互補吸收的BDT類寡聚分子和卟啉類小分子材料分別作為前電池和後電池的給體材料,採用與工業化生產兼容的溶液加工方法製備得到了高效的有機太陽能器件。經過工藝優化,最終實現了12.7%的驗證效率。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南開團隊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 光電轉化效率達12.7%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記錄。
  • 第二代太陽能發電技術使光電轉化率超過40% —新聞—科學網
    鏡場內現在有56個定日鏡,定日鏡將太陽光聚集在中央塔結構上的光伏接收器上,接收器裝有以密集陣列式排布的超高效光伏電池實現太陽能到電能的轉化。 「塔式聚光光伏太陽能涿州示範發電站運行後發電功率為200千瓦。」王鳳介紹,這項技術是一種集合了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創新型塔式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常見的塔式技術一樣,其採用定日鏡收集太陽能,即將陽光反射至一個安裝在塔式結構的接收器上。
  • 光電轉化率高達 70%,太陽能反應堆面世
    8月15日消息,日前,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發出了太陽能反應堆裝置,其大大提高了光電轉化率,可大幅降低每公斤氫燃料的生產價格。據介紹,研究人員研發的這套裝置的光電轉化率比常規太陽能電池板的20%光電轉化率高出3倍多,實驗條件下的太陽能反映堆裝置的有效轉化率能達到70%,而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轉換為能量的有效率略低於10%。如果將太陽能反應堆技術用於氫燃料製造,其成本將由原來的10~13美元降低至2美元每公升。
  • 我國有機太陽能電池刷新光電轉化效率世界紀錄
    近日,南開大學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科研人員聯合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達17.3%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刷新了該領域的世界最高紀錄。  研究人員利用半經驗模型,從理論上預測了有機太陽能電池實際可以達到的最高效率和理想活性層材料的參數要求,再採用適合的活性層材料和成本低廉與工業化生產兼容的溶液加工方法,製備得到了兩端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成果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且穩定性優異,在經過166天連續測試後,性能損失僅為4%。
  • 控制電子自旋可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導,英美科學家攜手進行的研究發現,讓有機太陽能電池內的電子採用特定的方式「自旋」,有望大幅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最新技術還可用於研製性能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體。
  • 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一扇既能透光又能發電的窗
    Brabec等人合作,開發出一種快速薄膜光學計算模型,並據此模擬了涵蓋幾乎所有可能的數千萬個薄膜結構模型,從而確定了光電轉化率和透明度之間的最優平衡關係,製備出兼具11%的光電轉化率和30%透明度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子刊《焦耳》上。
  • 領跑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
    十幾年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團隊始終致力於碳納米材料、有機功能材料及其在能源轉化與存儲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開發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光電轉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2004年,陳永勝從美國回到母校南開大學任教,建立了以碳材料為基礎的綠色能源材料和應用研究團隊,並在2007年開始進行有機太陽能發電和以碳納米材料為基礎的儲電方面的研究。當時整個領域處於低谷,光電轉化效率在5%左右。許多研究者對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未來發展不抱信心,甚至紛紛退出。
  • 新型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既高效又耐用
    導讀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所研究人員與國際夥伴們合作,成功創造出一款既高效又耐用的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背景有機太陽能電池不僅更環保,而且生產成本低,非常有望取代矽基傳統薄膜。有機光伏太陽能電池以及電池結構的原理圖(圖片來源:大阪大學) 然而,超薄的有機薄膜的效率相對較低,一般只有10%到12%的能量轉化率,明顯低於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可高達17%)。此外,在太陽光、熱和氧氣的影響下,超薄膜的性能也會迅速退化。因此,研究人員們正在嘗試創造「既節能又耐用」的超薄膜,然而二者往往難以權衡。
  • 中國科學報: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世界之「最」誕生記
    2018年8月,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
  • 光電轉化率超18%,目前最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光電轉化率超18%,目前最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2-16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這種新方法將促進工藝設計,並進一步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圖片來源:MIT)儘管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點很多,然而其「光電轉化效率」一直無法與無機太陽能電池媲美。然而可喜的是,近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已增至10%以上,達到了可商業化應用的水平。
  • 「摻雜」將提高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轉化率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傳統矽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約為22%;而在2018年,OxfordPV研製出這款含有鈣鈦礦層的太陽能電池板,它的效率可以達到27.3%。(來源:微信公眾號「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
  • 葛子義:有機太陽能電池技術的領跑者
    十年磨一劍在葛子義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卷透明且印有條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之所以說是一卷,是因為它不同於我們常見的電池,而是可以像衛生紙一樣捲起來,拉出來以後像紙一樣薄,只有一兩百微米厚。雖然輕薄,但它的技術含量卻極高,有鋁陰極、陰極界面層、活性層、陽極界面層和ITO陽極等多達5層組成。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室內弱光環境下達25%
    已知,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平均能量密度為1376W/m2,假設能量轉化率已達到為30%。經研究發現,在室內或弱光環境下,有機太陽能電池將是最佳選擇。由有機高分子材料作為光敏活性層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無機太陽能電池技術所不具備的許多優良特性,如材料結構多樣性、可大面積低成本印刷製備、柔性、半透明甚至全透明等。除了作為正常的發電裝置外,在其他領域如節能建築一體化、可穿戴設備等方面也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諸多優勢引起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高度關注。
  • 南開科研成果《Science》發表 刷新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最...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記者獲悉,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
  • 《JACS》效率達13.7%,有機太陽能電池獲進展
    北京大學工學院佔肖衛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CS, DOI: 10.1021.jacs.9b08988)。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特別是近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光電轉化效率不斷刷新。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有機太陽能電池已經到了商業化的『黎明前夕』。」陳永勝說。2.突破瓶頸:努力提高光電轉化效率制約有機太陽能電池發展的瓶頸在於光電轉化效率偏低。
  • 廈大夏海平教授在碳龍合成並在有機太陽能電池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廈門大學夏海平教授課題組碳龍化學研究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卡拜與炔烴的新反應,成功地合成了一類金屬d軌道參與π共軛的全新共軛體系並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得到應用,相關成果以「Addition of alkynes and osmium carbynes towards functionalized dπ–pπ conjugated
  • 太陽能電池能效轉換達27.7%,打破能效記錄,未來實現 30% 轉化率
    隨著技術變得日漸高效和廉價,綠色能源產業中的太陽能光伏面板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不過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團隊,剛剛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能效紀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的新型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已經達到了 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