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轉化率超18%,目前最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1-01-09 澎湃新聞
光電轉化率超18%,目前最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2-16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Cell Press CellPress細胞科學 收錄於話題#Cell Press論文速遞103#Matter20

物質科學

Physical science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淵教授課題組、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周惠瓊研究員課題組及陝西師範大學趙奎教授課題組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發表了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題為「Molecular Engineering for Two Dimensional Perovskites with Photovoltaic Efficiency Exceeding 18%」。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閱讀原文

在本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基於一系列柔性烷基鏈胺鹽(乙胺到己胺),通過調節分子鏈長精準調控間隔陽離子間相互作用力,探索了間隔陽離子分子結構與二維鈣鈦礦晶體結構、光學特性、介電常數、激子特性等材料掛光電性質的構效關係,成功製備出效率超過18%的(AA)2MA3Pb4I13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為發展高性能二維鈣鈦礦材料與光伏器件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

▲圖一:乙胺-己胺二維鈣鈦礦薄膜表面形貌及疏水性分析

研究發現,在鈣鈦礦薄膜表面存在適度的條紋結構,可增加活性層與電荷輸運層之間的接觸面積和載流子的提取效率。此外,隨間隔離子半徑增大,鈣鈦礦薄膜的表面疏水性也增強。該特性有助於維持二維鈣鈦礦材料及光伏器件的長期穩定性。

晶體結構及載流子動力學

▲圖二:晶體結構及載流子動力學分析

二維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旋塗的過程中,團簇粒徑較大的低維相傾向於沉積在襯底底部,形成了由底部到頂部相值n從1到無窮大遞變的縱向分布結構。研究發現團簇粒徑隨間隔陽離子鏈長的增長而增加,最終形成的固態鈣鈦礦薄膜頂部的三維相厚度增加。此外,隨離子半徑的增大,晶格常數增大,其中BA和AA薄膜的結晶質量遠遠高於其他三種,給結果表明實現對二維鈣鈦礦相分布和結晶取向的優化需要間隔陽離子半徑具有適中的尺度。離子半徑過小或過大(PA和HA)薄膜內存在較多的n=1, 2的低維鈣鈦礦相,該相在襯底上趨於平行排列,嚴重阻礙器件的載流子的傳輸。通過瞬態吸收光譜發現,在基於AA間隔陽離子的鈣鈦礦薄膜中,良好的相分布和晶體取向有效促進了載流子的在不同相間的傳輸。

激子束縛能及相對介電常數

▲圖三:激子束縛能及相對介電常數測試與分析

研究人員通過變溫螢光光譜實驗結合阻抗測試研究了不同間隔陽離子對2D鈣鈦礦激子束縛能(Eb)和相對介電常數(εr)的影響。結果表明,與量子限域行為相關的參數Eb和εr均可通過間隔陽離子的鏈長實現有效調控,其中基於AA陽離子的鈣鈦礦薄膜具有較小的激子束縛能和較大的介電常數,這些特性這有利於低維相中的激子解離和器件性能的提升。

器件性能

▲圖四:器件性能及器件物理分析

該研究基於上述具有不同鏈長的間隔陽離子製備了RP相二維鈣鈦礦電池,其中,基於AA陽離子的光伏器件(n=4)在未進行後處理條件下獲得了15.78%的光電轉換效率效率。AA器件依然表現出最小的理想因子和最大的複合延遲時間,進一步證明良好的相組分和結晶取向,減少了缺陷中心數量和量子限域效應。

▲圖五:(AA)2MA3Pb4I13器件效率及穩定性

最後,研究人員對器件進行緩慢後退火處理(SPA),發現PA和HA器件效率在SPA處理後未提升,而BA和HA器件效率分別提升至17%和18%以上。其中AA器件的填充因子超過80%,電壓損失降低至0.36 V,最終的器件效率達到18.43%,在正反掃條件下J-V的遲滯效應很低。此外,針對最優器件(基於AA陽離子)研究了器件在不同環境下的穩定性。結果表明,在惰性氣體環境下(未封裝)和在65%溼度的空氣環境下(封裝),器件在1848小時和744小時儲存時間後其效率的衰減均低於1%。

第一作者:武光寶

通訊作者:張淵,周惠瓊,趙奎

通訊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陝西師範大學

相關論文信息

論文原文刊載於Cell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atter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論文

▌論文標題:

Molecular Engineering for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s with Photovoltaic Efficiency Exceeding 18%

▌論文網址: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0)30628-7

▌DOI: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0.11.011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質,應用於製備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和發光二極體。鈣鈦礦具備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較長的壽命和擴散距離,也是一類較為理想的光電探測器材料。但三維鈣鈦礦暗電流對光電探測器的信噪比有較大影響,發展受到限制。
  •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達12.7% 2016-12-15 科技日報 馮國梧 吳軍輝 【字體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紀錄。近日,該成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包括高分子)材料作為半導體材料,通過光伏效應產生電壓,進而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
  • 新型光電材料:二維鈣鈦礦的研究進展|第4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
    二維鈣鈦礦作為一種新型光電材料,既有二維材料的可溶液加工、柔性、便宜易獲得等特點,又具備鈣鈦礦材料吸收光譜寬、光吸收係數高和能耗損失低等特性,已經成為材料研究領域的熱點而受到廣泛關注。這些特性也讓二維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發光二極體等光電器件領域的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6 月 11-15 日,第四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of Two-Dimensional Crystals)在杭州舉行,與會者包括來自 17 個國家的 80 餘位專家學者。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科學網—製備最高靈敏度鈣鈦礦光電探測器
    本報訊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吳雨辰以及中科院院士江雷領導的課題組與中外科學家合作,製備出高質量的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
  • 光電轉化率高達 70%,太陽能反應堆面世
    8月15日消息,日前,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發出了太陽能反應堆裝置,其大大提高了光電轉化率,可大幅降低每公斤氫燃料的生產價格。據介紹,研究人員研發的這套裝置的光電轉化率比常規太陽能電池板的20%光電轉化率高出3倍多,實驗條件下的太陽能反映堆裝置的有效轉化率能達到70%,而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轉換為能量的有效率略低於10%。如果將太陽能反應堆技術用於氫燃料製造,其成本將由原來的10~13美元降低至2美元每公升。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疊層太陽能電池是一種獲得更高光電轉換效率的光伏技術。在全鈣鈦礦串聯疊層太陽能電池中,Sn-Pb混合的窄帶隙鈣鈦礦(Eg≈1.2eV)由於缺陷態密度高、易氧化等特點,限制了疊層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和器件的穩定性板。
  • 太陽能電池板多少錢 太陽能電池板介紹
    太陽能板發電的話,集團規模的建議招標,主要是變電和儲存電力設備非常貴,轉化率最高在17%-20%效率很低,還不如植物光合作用。  現在國家清潔能源,光伏發電扶持政策是10kw以上的可以免費併網,但是電價回收電價很低,手續繁瑣。
  • 「摻雜」將提高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轉化率
  • 「超快相機」揭秘未知原理,南大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太陽能是綠色環保可持續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已成為新興產業。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發電造價昂貴,科學家便把目光轉向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
  • 第二代太陽能發電技術使光電轉化率超過40% —新聞—科學網
    鏡場內現在有56個定日鏡,定日鏡將太陽光聚集在中央塔結構上的光伏接收器上,接收器裝有以密集陣列式排布的超高效光伏電池實現太陽能到電能的轉化。 「塔式聚光光伏太陽能涿州示範發電站運行後發電功率為200千瓦。」王鳳介紹,這項技術是一種集合了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創新型塔式太陽能發電技術,和常見的塔式技術一樣,其採用定日鏡收集太陽能,即將陽光反射至一個安裝在塔式結構的接收器上。
  • 太陽能電池板分類及構成
    太陽能電池板非晶矽電池板:薄膜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化學染料電池板: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1)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5%左右,最高的達到24%,這是所有種類的太陽能電池中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但製作成本很大,以致於它還不能被大量廣泛和普遍地使用。
  • 太陽能電池板:多晶矽、單晶矽和薄膜光伏
    在太陽能利用上,單晶矽和多晶矽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雖然從目前來講,要使太陽能發電具有較大的市場,被廣大的消費者接受,就必須提高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1)單晶矽太陽能電池    目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5%左右,最高的達到24%,這是目前所有種類的太陽能電池中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但製作成本很大,以致於它還不能被大量廣泛和普遍地使用。由於單晶矽一般採用鋼化玻璃以及防水樹脂進行封裝,因此其堅固耐用,使用壽命一般可達15年,最高可達25年。
  • haogood解讀不同的太陽能電池板類型
    ,由最初的多晶矽太陽能板,單晶矽太陽能板,半柔性太陽能板到薄膜太陽能板,太陽能板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貼合生活的應用,同時充電的效率和效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剛開始轉化率僅為8%到目前轉化率高達24.2%的SUNPOWER太陽能板,讓未來3-5年太陽能充電的普及就在眼前!
  • 太陽能電池的分類及其性能參數
    (1)單晶矽太陽能電池 目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9%左右,最高的達到24%,這是目前所有種類的太陽能電池中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技術也最為成熟但製作成本很大,以致於它還不能被大量廣泛和普遍地使用。由於單晶矽一般採用鋼化玻璃以及防水樹脂進行封裝,因此其堅固耐用,使用壽命一般可達15年,最高可達25年。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構造和生產工藝已定型,產品已廣泛用於空間和地面。
  • 用「超快相機」,南大團隊「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如今已成為新興產業。由於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造價昂貴,科學家們逐步把目光轉向了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   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
  • 探索 | 南大團隊用「超快相機」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發電造價昂貴,科學家便把目光轉向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 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 什麼是有機光伏材料?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最高的是哪種材料?它有哪五個優點?
    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中,高效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最為突出,多結級聯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是目前世界上承認的光電轉化 效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在高聚光的條件下,這類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突破 40.0% 。目前高效多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已經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領域,在 空間環境中,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抗輻照能力也遠大於矽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近太空、極地等極端環境中展現了其獨特的應用優勢。但是,由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較少,低溫鈣鈦礦效率還遠遠未達到目前的先進水平,此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條件下運行機理尚未清楚。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