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相機」揭秘未知原理,南大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11-22 南京大學

太陽能是綠色環保可持續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已成為新興產業。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發電造價昂貴,科學家便把目光轉向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新華日報》對此進行了報導

中國科學家領先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

什麼是有機光伏材料?論文通訊作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張春峰教授科普道,常見高效的有機光伏器件採用聚合物給體和小分子受體異質結結構,小分子受體材料又包括富勒烯衍生物受體材料和非富勒烯受體材料。

張春峰說,由這些有機光電材料組成的器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類似塑料用來發電。"這種材料超薄、柔性,還可摺疊,原則上可以貼在車窗表面,也可以像衣服一樣穿在身上,低成本、輕便還容易攜帶,如果提高這種塑料材料的發電效率,那以後大到太陽能建築、太陽能汽車,小到可穿戴設備、我們的手機殼,都可以實現隨時隨地輕鬆發電。"

"在過去,富勒烯衍生物受體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電子傳輸性能受到學界熱切關注,但因其可見光吸收弱、調節能級較難等缺點,能量轉化率最高只達到11%-12%,繼續發展遭遇瓶頸。"張春峰告訴記者,近些年中國學者獨闢蹊徑,發展了多種非富勒烯受體,器件性能取得了很大突破。受益於非富勒烯受體的開發,單節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已超過18%,效率甚至可以跟矽基薄膜技術相比擬,"可以說,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中國科學家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

非富勒烯受體材料大幅提高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但至今為止,光電轉換的動力學原理還並不清晰。這種塑料材料太陽能電池內的光電轉換可謂倏忽一瞬,如何捕捉其內部的變化過程?有機材料接受了光以後,又是如何發電的?

為了了解該過程,張春峰團隊進行了極其精細的超快光譜工作,通過"慢動作"觀察到光子到電子的轉換過程。張春峰打了個比方說,實驗使用了10飛秒的超快脈衝雷射光譜學,相當於一臺極快的"相機",一秒鐘產生10的14次方的圖像,這樣可以將一些微小瞬時的變化信息完整記錄,動態監測了光子轉化為電子的動力學行為。

"過去大家認為界面態對光電轉換很重要,在實驗中我們發現,非富勒烯體系中,空穴轉移過程中體態貢獻同等重要。"張春峰表示,實驗明確了分子聚集態在光電轉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調控疇內和界面間激發態的能級排列和相互作用有望成為優化有機光伏器件性能的新策略,這個過程的釐清,能幫助大家重新設計一些新的材料,從而進一步提高有機材料的光電能量轉換效率。

拓展閱讀

張春峰,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2010年起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任職,2015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JILA研究所訪學。

主持參加國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等多項研究課題,在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 J.Am.Chem.Soc., Angew.Chem., Phys.Rev.Lett. Adv. Mater. 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0餘篇,引用4000餘次(H index = 34),曾擔任 Nature Chem., Nature Commun.,JACS, Angew.Chem.,Adv. Mater. 等期刊審稿人, 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2016年獲得江蘇省傑出青年項目支持,201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支持。

課題組以超短脈衝為基礎,發展泵浦探測,時間分辨螢光,二維相干光譜等超快光譜學方法,結合低溫、強磁、高壓等技術條件,研究半導體光電材料中的瞬態光物理響應。目前工作集中在研究量子相干特性、自旋多重性以及界面能量電荷轉移等物理過程,尋求突破現有光電轉換效率, 信息存取速率限制的新機制開展以能源信息應用為目標的基礎研究。

部分素材來源於

新華日報、南京大學微納光學與超快光學實驗室

美編 | 胡志韌

相關焦點

  • 用"超快相機"揭秘未知原理,江蘇團隊最新成果登上《新華日報》!
    太陽能是綠色環保可持續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已成為新興產業。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發電造價昂貴,科學家便把目光轉向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效有機光伏材料光電轉換過程的新機制,在線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上。
  • 用「超快相機」,南大團隊「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綠色環保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如今已成為新興產業。由於利用晶矽等無機半導體的傳統光伏造價昂貴,科學家們逐步把目光轉向了有機材料太陽能電池領域。   如何實現更高的光電轉化效率,設計製備新的有機光電材料,需要弄清楚發電的微觀過程。
  • 探索 | 南大團隊用「超快相機」揭秘「塑料」材料光電轉換過程
    太陽能是綠色環保可持續清潔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已成為新興產業。
  • 利用不可見光發電 太陽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最近的兩項研究表明,太陽能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使太陽能電池板更便宜、更高效。(來源:微信公眾號「長江能源YangtzeEnergy」ID:sn13811409185)首先,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將人眼不可見的低波長光轉換為電能的方法,這意味著可以從陽光中獲取更多的能量。
  • 我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製備簡單、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優勢在新型光伏技術領域迅速崛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按照器件結構可分為正式和反式兩種結構,相比於正式結構,反式結構器件因製備工藝更加簡單、可低溫成膜、無明顯回滯效應、適合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矽基電池、銅銦鎵硒等)結合製備疊層器件等優點,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但仍然存在開路電壓與理論值差距較大、光電轉換效率仍然偏低等應用瓶頸。
  • 南科大郭旭崗團隊在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教授郭旭崗課題組在有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先後在材料和化學領域高水平期刊連續發表6篇論文,包括《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2篇,《中國科學:化學》(SCIENCE CHINA Chemistry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
    羅雲鵬 攝中新網西寧3月10日電 (羅雲鵬何炳勳蔣玲)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0日披露,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已研發資源化回收裝置,並提出新型環保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機會達66%
    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的路途困難重重,其中一項難題便是太陽能材料沒法吸收全部的光,有一部分的光能會以熱的形式損失,進而降低性能,對此,最近美國科學家透過添加有機化合物材料,成功吸收並轉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熱,最高轉換效率有機會從33% 突破到66%。
  • 國內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從科技部獲悉,北京大學朱瑞研究員、龔旗煌院士與合作者展開研究,針對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光電轉換效率上存在的瓶頸,提出了「胍鹽輔助二次生長」方法,開創性地實現了鈣鈦礦薄膜半導體特性的調控,顯著降低了器件中非輻射複合的能量損失,在提升器件開路電壓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在反式結構器件中獲得了超過1.21 V的高開路電壓
  • 上海光機所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蘇州大學合作,在有機太陽能電池超快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團隊利用飛秒瞬態吸收技術研究了有機太陽能電池活性層材料,解釋了DIO添加劑對電池效率提升的貢獻,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上。
  • 南開團隊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重大突破 光電轉化效率達12.7%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補吸光策略構建了一種具有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實現了12.7%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最高記錄。
  • 領跑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
    十幾年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團隊始終致力於碳納米材料、有機功能材料及其在能源轉化與存儲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開發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器件光電轉化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2004年,陳永勝從美國回到母校南開大學任教,建立了以碳材料為基礎的綠色能源材料和應用研究團隊,並在2007年開始進行有機太陽能發電和以碳納米材料為基礎的儲電方面的研究。當時整個領域處於低谷,光電轉化效率在5%左右。許多研究者對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未來發展不抱信心,甚至紛紛退出。
  • NREL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表於:2019-04-30 17:47:21     作者:劉珊珊來源:索比光伏網美國能源部(DOE)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報告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接近其最高效率。電池效率的提高歸功於一個新的化學式,同時也改善了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和光電性能。
  • 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鎂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0-12-02 13:36:45 鎂電池自2000年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有極大的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其原因主要是低價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