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石墨烯的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

  單空穴和多重空穴缺陷形成時產生的丟失碳原子,並不一定完全脫離石墨烯,很多時候,這些碳原子在脫離原始碳六元環後,形成了離域原子而在石墨烯表面遷移。當其遷移至石墨烯某一位置時,會形成新的鍵。

  由於石墨烯的很多缺陷如點缺陷,單空穴缺陷等也可以進行遷移,於是不難想像,當丟失碳原子遇到這些缺陷時,可能彌補這些缺陷。但是,當丟失碳原子運動到本身沒有缺陷的石墨烯區域時,則有可能造成新的缺陷,這樣的缺陷將破壞該區域原有的平面結構,形成立體結構。圖1-6 是三種典型的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圖1-6a-c 顯示了這樣缺陷的空間排布,圖1-6d-e 為對應的丟失碳原子的引入位置。

  由於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或者具有非常快的遷移速度,或者具有很高的形成能量,實際試驗中,很難通過各種顯微技術(如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等)捕捉到,目前還沒有見到有關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的觀測報導。但基於早期對於活性炭活化機理的研究表明:碳、氧原子可以在碳層表面遷移。因此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的存在性是可以確認的,因此目前有很多關於這種缺陷形成能及遷移能量的理論值研究報告。

  當然,圖1-6 展示的只是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的三種典型的例子,實際上,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應該存在多種空間構型,且隨著引入原子數量的增多,其空間構型也趨於複雜。上述理論研究提供了詳細的各種面外碳原子引入缺陷的形成及遷移能量,為後期選擇觀測方法和觀測條件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數據。面外碳原子缺陷的存在,無疑破壞了石墨烯整體的二維空間晶型。特別是有些缺陷(如圖1-6b),改變了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使得石墨烯內部出現sp3雜化軌道碳,這樣的缺陷勢必影響石墨烯電學特性,利用這樣缺陷的可行性研究目前正在開展。當然,如何使這樣的缺陷具有可控性,對研究人員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石墨烯外引入缺陷

  石墨烯外引入缺陷具體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面外雜原子引入缺陷,一類為面內雜原子取代缺陷。以下將分述此兩類缺陷。

  面外雜原子引入缺陷

  在化學氣相沉積或者強氧化的條件下,由於過程中使用了金屬元素或者含氧的氧化劑,石墨烯表面不可避免引入了金屬原子或者含氧官能團等。這些雜原子以強的化學鍵或者弱的範德華力與石墨烯中碳原子發生鍵合,構成了面外雜原子引入缺陷。相關研究證實,金屬原子構成的面外雜原子引入缺陷在石墨烯表面可以發生明顯的遷移運動。圖1-7 顯示了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測到的這種運動,其中L 為鉑原子,E 為鉑原子簇。從圖中可以看出,在290 s 的觀測時間內,鉑原子發生了明顯遷移,鉑原子簇也分裂為更小的簇在石墨烯表面運動。

  除金屬原子外,由於強氧化劑導致的面外雜原子引入缺陷則是一種使石墨烯原有性質(如電性質,力學性質,分子組裝性質)發生更大變化的缺陷。一般來說,這樣的缺陷雜原子為氧原子或者羥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團。這種缺陷來源於石墨烯的一類製備方法-Hummers 法。此方法源於Hummers 對於氧化石墨製備方法的研究,雖然後期有很多研究者針對石墨烯對此方法進行了改進,但基本工藝路線類似:使用強氧化劑(如濃硫酸,濃硝酸,高錳酸鉀等)對石墨進行處理,石墨片層在強氧化劑作用下被剝離並帶上含氧官能團後,利用還原方法(如熱還原,還原劑處理等)對含氧官能團進行消除,從而達到製備石墨烯的目的。

  圖1-8 給出了經強氧化劑處理後,帶有雜原子氧引入缺陷的石墨烯結構圖。經強氧化劑製備處理後得到的含有氧官能團的石墨烯,在水中分散性很好,這點與石墨烯有很大不同,基於這種材料的特殊性和廣泛的應用前景,這種材料有自己另外的名稱-氧化石墨烯。

  事實上,石墨烯上被引入的氧原子在後續還原過程中很難被完全脫除,無論熱還原還是使用還原劑,最終製備出的石墨烯總會含有一定量的殘餘氧,這些氧的含量及存在形式可以使用光電子能譜表徵出來。進一步對還原後氧化石墨烯的拉曼光譜研究顯示:還原後的氧化石墨烯代表缺陷結構的峰ID與代表規整石墨烯的峰IG比值基本沒有變化,甚至比值增大。這意味著還原處理後,石墨烯缺陷相對含量沒有變化甚至含量增加,這是由於氧原子脫除時會同時脫除碳原子形成空洞,造成本徵缺陷所致。

相關焦點

  • 【專題】深度解析石墨烯的缺陷對其性質的影響
    將把石墨烯缺陷對其性質的影響研究分為磁性質,電性質,力學性質、熱學性質和化學性質五個方面進行論述。石墨烯缺陷形成原因多樣,形成的位置也多表現為隨機和不可控性,這就使石墨烯缺陷與性質的關係量化變的較為困難,但即使如此,基於石墨烯潛在的巨大應用前景,相關理論和實驗研究已經開展起來。將把石墨烯缺陷對其性質的影響研究分為磁性質,電性質,力學性質、熱學性質和化學性質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 研究觀察到石墨烯拓撲缺陷結構動態演變
    圖1 (a)C-C鍵90°旋轉;(b)Si原子競爭佔位;(c)Si原子團簇60°旋轉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固體原子像研究部楊志卿副研究員、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尹利長副研究員等與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合作,首先利用像差校正Z襯度電子顯微學成像觀察到了石墨烯拓撲缺陷結構的動態演變
  • 科學家為大面積缺陷型石墨烯的應用打開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為大面積缺陷型石墨烯的應用打開了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Materials Horizons。 「對於石墨烯的研究人們都在追求高質量無缺陷,而大面積製備的石墨烯存在缺陷是無法避免的,並且隨著層數增多缺陷也越多,這也是迄今為止石墨烯在電子器件中應用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
  • 缺陷,讓石墨烯變得更美好!
    金剛石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碳元素單質晶體。在金剛石晶體中,碳原子按四面體成鍵方式互相連接,組成無限的三維骨架,是典型的原子晶體。最近,新的實驗數據表明,在空位、石墨烯邊緣、雜質異質原子以及含氧官能團等結構缺陷中加速電子轉移是有可能的,從而激起了研究人員研究石墨烯表面非勻質電子轉移動力學的興趣。
  • 納米科學:研究解決了關於石墨烯中缺陷的電子結構的爭議!
    納米科學:研究解決了關於石墨烯中缺陷的電子結構的爭議!在巴西聖保羅大學物理研究所(IF-USP)進行的一項研究解決了長期以來關於石墨烯缺陷的爭議。爭議與計算缺陷的整體電子結構有關。該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型號並與實驗結果相符,由智利AnaMaríaValenciaGarcía及其博士生導師,IF-USP的正教授MaríliaJunqueiraCaldas獲得。兩位研究人員撰寫的一篇文章發表在物理評論B上,題為「石墨烯中的單一空位缺陷:從理論建模中洞察其磁性特徵」。
  • 缺陷對石墨烯電子結構的影響
    研究發現,多種缺陷均使石墨烯能帶在費米能級附近出現缺陷態對應的能帶,並導致其能隙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且與之對應的態密度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其中,Stone-Wakes缺陷使石墨烯帶隙由0 eV增至0.637 eV,單空位缺陷使帶隙由0eV增至1.59leV,雙空位缺陷使帶隙由0 eV增至1.207eV。
  • AFM:石墨烯和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及其應用前景
    其中,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是兩種典型的含有氧化基團和缺陷的單層石墨烯衍生物,可以通過sp、sp2和sp3雜化軌道與許多不同的原子鍵合,從而獲得不同孔結構的石墨烯材料。特別是,多孔石墨烯材料可有效結合多孔材料和石墨烯的優點,不僅具有高比表面積、豐富孔隙,而且可以實現離子快速傳輸,在能源、催化、分離等領域受到廣泛關注。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D晶體的缺陷調控及其光電性能研究
    【研究背景】石墨片可成功剝離為單層石墨烯後,吸引了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對二維(2D)材料的關注。其中,2D二硫化物屬於層狀二硫化物,其與石墨烯具有相似的結構特點,所以2D二硫化物具有十分優異的電子以及光學性能。
  • AEM封面文章 | 石墨烯缺陷如何影響鋰金屬電池性能?
    然而,在傳統的碳酸鹽電解質中,由於電解質與陽極接觸時發生不可逆還原和化學分解,金屬鋰上形成固體電解質膜(SEI),使得其前景受到了影響。SEI層與Li枝晶的生長有關,使得其使用周期變短同時也會帶來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關鍵問題,目前普遍採用的解決方法,包括使用電解質添加劑和碳基載體(如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氮摻雜石墨烯)來穩定鋰金屬陽極。
  • 深入了解電池安全問題 解析石墨烯電池技術
    三星電子手機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Note7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採用了存在缺陷的電池所致。採用三星SDI 鋰電池的Note7因電池電芯內部的一個設計缺陷,本身就存在著嚴重發熱甚至爆炸的風險。而消費者最關心的無非是目前電池安全做到什麼地步了?如何解決安全隱患?了解下面這些問題,或許你會對「炸機」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用於還原氧化石墨烯的缺陷修復和除氧的純電場和磁場
    在這些方法中,以肼作為還原劑或用CO2雷射照射的方法雖然能有效降低氧化石墨烯中的氧含量,但是處理後氧化石墨烯結構中仍存在缺陷;由於利用高溫流動的乙醇氣體修復氧化石墨烯中的缺陷的過程是在CVD爐中進行的,所以其生產率受限。因此,有必要發展一種在降低氧含量的同時修復氧化石墨烯中缺陷的新方法。近期,微波輻照作為有前景的氧化石墨烯除氧和缺陷修復的方法獲得了廣泛關注。
  • 浩邦特石墨烯發熱塗料好嗎
    浩邦特石墨烯發熱塗料好嗎?石墨烯地暖是地採暖諸多種類的這種,其相較為於暖氣片,採暖的實際效果更為的好某些。可是一切商品均是優點和缺點共存的,石墨烯地暖都是這般。那麼石墨稀地暖的優缺點有哪些呢?下邊根據對石墨烯地暖的詳細介紹,實際認識一下石墨烯地暖的有關特性。
  • 氧化石墨烯,有缺陷卻又另闢蹊徑
    強質子酸進入到石墨層間形成石墨插層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隨後強氧化劑對石墨進行氧化引入大量親水的含氧官能團到石墨烯表面及邊緣形成氧化石墨烯。由於含氧基團較強的親水性,氧化石墨烯能完全的剝離並分散在水溶液當中。
  • 石墨烯材料在水處理領域的技術應用現狀及趨勢
    氧化石墨烯與殼聚糖等吸附劑結合,形成的複合結構,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可增強吸附性能,是新型石墨烯材料的研究方向。例如:氧化石墨烯與殼聚糖、Fe3O4等磁性材料等結合形成複合材料,可增強材料的表面性能,進而提高吸附性能,備受關注。Fe3O4-殼聚糖-GO 複合物用於去除亞甲基藍,該類複合材料環境友好、可降解、吸附迅速和易分離等特性是其優勢所在。
  • Small Science:石墨烯基材料本徵反應活性的理解與應用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在不摻雜元素的情況下通過控制石墨烯基材料的電學性質來增強其本徵反應活性。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對於因邊緣、缺陷和自由基等引起的石墨烯基材料的本徵反應活性的理解及其在能源催化、生物醫學等應用領域的研究進展。
  • 多咪材料——改性石墨烯EPS詞條解析
    今天繼續給大家解析下什麼是改性石墨烯EPS!EPS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簡稱EPS)是一種輕型高分子聚合物。它是採用聚苯乙烯樹脂加入發泡劑,同時加熱進行軟化,產生氣體,形成一種硬質閉孔結構的泡沫塑料。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磷摻雜物種在石墨烯中的結構演變及其穩定電化學界面研究
    然而在上述過程中,鑑於煤基多孔炭的結構複雜性並未就磷原子對炭材料的摻雜機制、含磷官能團的存在形式及演變規律、其與電化學性能間的構效關係等進行更加深入的解析,也給上述共性科學問題的研究帶來挑戰。而石墨烯作為炭材料的基本結構單元,具有典型的二維結構,該團隊以其為簡化的研究模型,進一步探究了炭材料表面磷物種的摻雜、演變及作用機制。
  • 都知道石墨烯電池充電快持續用電時間長,但石墨烯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3) 石墨烯片層的尺度在微納米量級,遠小於體相石墨的,這使得Li+在石墨烯片層之間的擴散路徑縮短;片層間距的增大也有利於Li+的擴散傳輸,有利於鋰離子電池功率性能的提高。   下文主要總結了石墨烯在鋰電正負極電極材料中的應用及其優勢。   1.
  • 為什麼石墨烯電池很重要石墨烯電池到底是什麼
    使用石墨烯電池,這可能就不是一件只能空想的事情了。 石墨烯電池目前還不能為智慧型手機供電,但技術正在進步。未來,石墨烯將成為替代鋰離子電池的材料。 什麼是石墨烯電池? 在深入探討石墨烯電池之前,值得快速回顧一下什麼是石墨烯及其工作原理。 簡而言之,石墨烯就是緊密結合成六邊形或蜂窩狀結構的碳原子組成。
  • 石墨烯的結構及性質
    尤其是二維碳原子晶體-石墨烯,更是推翻了嚴格二維晶體無法在有限溫度下存在的理論。富勒烯 碳納米管 石墨烯1-石墨烯的結構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連接形成的單原子層二維晶體,碳原子規整的排列於蜂窩狀點陣結構單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