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結構及性質

2020-12-03 研而有新意

1985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的富勒烯,1991年日本科學家發現的碳納米管,2004年英國科學家發現的石墨烯,將碳材料家族,從零維的富勒烯,到一維的碳納米管,到二維石墨烯,再到三維的石墨等,形成了完整的碳材料體系。尤其是二維碳原子晶體-石墨烯,更是推翻了嚴格二維晶體無法在有限溫度下存在的理論。

富勒烯 碳納米管 石墨烯

1-石墨烯的結構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連接形成的單原子層二維晶體,碳原子規整的排列於蜂窩狀點陣結構單元之中。每個碳原子除了以σ 鍵與其他三個碳原子相連之外,剩餘的π電子與其他碳原子的π電子形成離域大π鍵,電子可在此區域內自由移動,從而使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導電性能。同時,這種緊密堆積的蜂窩狀結構也是構造其他碳材料的基本單元,單原子層的石墨烯可以包裹形成零維的富勒烯,單層或者多層的石墨烯可以捲曲形成單壁或者多壁的碳納米管。

由於二維晶體在熱力學上的不穩定性,所以不管是以自由狀態存在或是沉積在基底上的石墨烯都不是完全平整,而是在表面存在本徵的微觀尺度的褶皺。這種微觀褶皺在橫向上的尺度在8-10nm範圍內,縱向尺度大概為0.7-1.0nm。這種三維的變化可引起靜電的產生,所以使石墨烯單層容易聚集。同時,褶皺大小不同,石墨烯所表現出來的電學及光學性質也不同。

石墨烯微觀褶皺

除了表面褶皺之外,在實際中石墨烯也不是完美存在的,而是會有各種形式的缺陷,包括形貌上的缺陷(如五元環,七元環等)、空洞、邊緣、裂紋、雜原子等。這些缺陷會影響石墨烯的本徵性能,如電學性能、力學性能等。但是通過一些人為的方法,如高能射線照射,化學處理等引入缺陷,卻能有意的改變石墨烯的本徵性能,從而製備出不同性能要求的石墨烯器件。

石墨烯缺陷

2-石墨烯的性質

石墨烯獨特的單原子層結構,決定了其擁有許多優異的物理性質。如前所述,石墨烯中的每個碳原子都有一個未成鍵的π電子,這些電子可形成與平面垂直的π軌道,π電子可在這種長程π軌道中自由移動,從而賦予了石墨烯出色的導電性能。研究表明室溫下載流子在石墨烯中的遷移率可達到15000cm2/(V.s),相當於光速的1/300,在特定條件下,如液氦的溫度下,更是可以達到25000cm2/(V.s),遠遠超過其他半導體材料,並且電子在晶格中的移動是無障礙的,不會發生散射,使其具有優良的電子傳輸性質。同時,石墨烯獨特的電子結構還使其表現出許多奇特的電學性質,比如室溫量子霍爾效應等。

由於石墨烯中的每個碳原子均與相鄰的三個碳原子結合成很強的σ鍵,因此石墨烯同樣表現出優異的力學性能。據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利用原子力顯微鏡直接測試單層石墨烯的力學性能,發現石墨烯的楊氏模量約為1100GPa,斷裂強度更是達到了130GPa,比最好的鋼鐵還要高100倍。

石墨烯同樣是一種優良的熱導體。因為在未摻雜石墨中載流子密度較低,因此石墨烯的傳熱主要是靠聲子的傳遞,而電子運動對石墨烯的導熱可以忽略不計。其導熱係數高達5000W/(m.K),優於碳納米管,更是比一些常見金屬,如金銀銅等高10倍以上。

除了優異的傳導性能及力學性能外,石墨烯還具有一些其他新奇的性質。由於石墨烯邊緣及缺陷處有孤對電子,石墨烯具有鐵磁性等磁性能。石墨烯單原子層的特殊結構,使石墨烯的理論比表面積高達2630m2/g。石墨烯也具備獨特的光學性能,單層石墨烯在可見光區的透過率達97%以上。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成為最具潛力最引人暢想的材料,可以在納米器件、傳感器、儲氫材料、複合材料、場發射材料等重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綜述:石墨烯三維骨架結構—合成、性質及應用
    但是由於石墨烯片層之間強烈的吸引力,導致固態的石墨烯由於聚集而失去了單分散石墨烯具有的高比表面積等優異性能。為解決這一困擾,科研工作者們設想若將每一片石墨烯連接在一起形成三維蜂窩狀骨架結構,則可以使固態的石墨烯展現與單片石墨烯相似的優異性能。
  • 【專題】深度解析石墨烯的缺陷對其性質的影響
    ▲小烯導讀
  • 石墨烯表面性質的尺寸效應研究獲得新發現
    目前精確地確定量子點中每個組分原子的位置還十分困難,所以還不能定量的建立量子點中結構與性質的關係。近幾年來,研究人員發現,某些金屬二維膜可以精確的控制其厚度,精度可以達到單原子層。他們還在這些形貌精確可控的膜中發現一系列有趣的性質,如超導溫度、表面的化學反應特性隨單原子層厚度變化出現振蕩現象。由於這些金屬膜只能在極低溫度下穩定存在,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的前景。
  • 朱夢劍&戴佳鈺|當雷射邂逅石墨烯,原子尺度結構調控成為現實
    02研究背景從固體物理的角度出發,晶體結構和能帶結構緊密相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功能。以碳的兩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和金剛石為例,它們都是碳的單質,但性質迥異。前者為柔軟、黑色的導體,而後者卻是堅硬、透明的絕緣體。
  • 石墨烯性質會隨基底材料的不同發生改變
    中國科技網訊 神奇材料石墨烯又一次用自己特異的「變身」功能令科學家大吃一驚。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3日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當將石墨烯片放在不同的基底上時,其基本性質,比如導電性能以及與其他物質之間的化學作用等,會隨著基底材料的性質不同而發生顯著變化。該研究成果發表於本周的《自然·化學》雜誌上。
  • Sci Adv:雙排列石墨烯異質結構中的複合超莫爾網格
    成果簡介 二維(2D)原子晶體緊密接近以形成範德華力異質結構時,相鄰晶體可能會影響彼此的性質。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當兩個晶體緊密匹配並形成莫爾條紋時,會導致電子光譜和激子光譜發生變化,晶體重構等等。因此,波紋圖案是控制2D材料屬性的可行工具。
  • 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模型構建,基本性質、吸附性質、催化性質計算
    自2004年石墨烯問世以來,二維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領域的焦點之一。本課程旨在通過講授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構的模型構建,基本性質、吸附性質、催化性質計算,幫助科研人員系統了解二維材料計算的思路,掌握基本的和先進的計算方法,將計算應用於日常實驗、科研思路的分析之中。
  • 氮摻雜石墨烯開發了新的低缺陷方法,從而產生可調諧的帶結構!
    氮摻雜石墨烯開發了新的低缺陷方法,從而產生可調諧的帶結構!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電子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技術部門的跨學科科學家團隊已證明高溫離子注入(HyTII)是替代摻雜石墨烯的有效手段 - 六角形排列的單原子厚度碳片 - 含氮原子。結果是具有可調節帶結構的低缺陷薄膜,適用於各種器件平臺和應用。
  • 缺陷對石墨烯電子結構的影響
    缺陷對石墨烯電子結構的影響。關鍵詞 石墨烯;電子結構;缺陷;DFT 自2004年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AndreK.Geim)等人製備出石墨烯以來,全世界掀起了對石墨烯研究的熱潮。這些缺陷將影響石墨烯的性能,但其缺陷效應對其電學特性的影響機理還不清楚。研究其缺陷對石墨烯的影響,有助於在實驗中引入缺陷實現對石墨烯性能進行調控。文中工作旨在利用第一性原理來研究存在Stone-wales缺陷和單、雙空位缺陷的石墨烯的電子結構,探討多種缺陷對石墨烯電子結構的影響。
  • 石墨烯添加劑為控制有機晶體結構提供一種新方法
    在具有不同石墨烯覆蓋的基材上獲得的晶體的光學圖像。來源:曼徹斯特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已經證明,石墨烯的表面特性可以用來控制從溶液中獲得的有機晶體的結構。有機晶體結構存在於大量的產品中,如食品、炸藥、彩色顏料和藥品。然而,有機晶體可以有不同的結構,稱為多態性:這些形式的每一個都具有非常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儘管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
  • 曼切斯特大學利用石墨烯表面化學特性控制晶體結構新方法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 曼徹斯特大學 的 研究人員於ACS Nano發表的&34;一文 證明石墨烯的表面性質可用於控制從溶液中獲得的有機晶體的結構。研究背景從溶液中結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歷的基本過程之一。
  • 盧紅斌課題組在構建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取得重要進展
    聚醚胺低聚物被用來共價連接相鄰的氧化石墨烯。伸長的分子鏈構象使製備得到的手風琴狀石墨烯框架(AGOF)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周期性和超大的層間空間。此外,在去除石墨烯骨架後,還可以獲得各種剝離的超薄氧化物納米片。此項工作中提出的靈活可調的層間化學,為合成一系列高質量的石墨烯-無機/有機二維異質結構提出了工業可行的新思路。
  • 通過聯苯胺輔助剝落和石墨烯氧化物還原製備石墨烯材料以及他們的電化學性質
    苯聯胺,一種具有芳環和末端氨基化合物,被應用於石墨烯氧化物(GO)插入和還原。
  • 石墨烯納米帶再登《Science》!劍指石墨烯電路
    近年來,原子級精確控制的石墨烯納米帶(GNR)因其具有特殊的電子結構、磁性邊緣狀態和載流子傳輸特性而備受關注。無論是探究合成方法還是物理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屢屢發表在《Science》、《Nature》上,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納米材料。2020年6月25日,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Li教授和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K.
  • AFM:石墨烯和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化學及其應用前景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構成六角型蜂巢狀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高楊氏模量、高電子遷移率和優異導熱率等理化性質。石墨烯是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新材料之一,被列為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在新能源、國家安全、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 介紹一個有趣的朋友—石墨烯
    石墨烯類型有: 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少層石墨烯、多層石墨烯。石墨烯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決定了他在材料界的特殊地位。其中物理性質有:力學特性石墨烯的理論楊氏模量達1.0TPa,固有的拉伸強度為130GPa。而利用氫等離子改性的還原石墨烯也具有非常好的強度,平均模量可達0.25TPa。
  • 復旦盧紅斌團隊在構建交替排列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獲重要進展
    二維異質結構在集成材料設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
  • 三維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及微觀結構
    三維石墨烯材料的製備及微觀結構   既往研究顯示,具有壓縮彈性的三維石墨烯材料在室溫下具有大形變量可回復的彈性變形能力,且當材料被浸於液氦中(77K,約-196℃)或900℃的惰性氣氛中,該材料的力學行為同樣表現。
  • 氧化石墨烯,有缺陷卻又另闢蹊徑
    與石墨烯相似,氧化石墨烯同樣為二維層狀結構,氧化石墨烯通過層間的氫鍵等作用力層層堆疊在一起。不過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團,使其表現出較強的親水性並能完全分散在水中。2.氧化石墨烯的結構由於缺少對石墨氧化機理的精確認識,以及製備條件(製備方法、石墨源、反應溫度等)對所得到氧化石墨烯結構的影響,氧化石墨烯的精確結構一直未被證明。目前最為廣泛接受的一種氧化石墨烯模型是以Lerf和Klinowski等人提出的模型為基礎發展而來的。
  • 物理學家發現如何改變石墨烯的晶體結構
    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了如何改變石墨烯的晶體結構,這一發現可能導致更小,更快的微處理器。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物理學家團隊發現了如何通過電場來改變石墨烯的晶體結構(通常稱為鉛筆芯),這是朝著比更小和更快的微處理器中使用石墨烯邁出的重要一步。當前的基於矽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