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石墨烯膜能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2021-01-15 網易新聞

「我們學校的老師在石墨烯材料上有了新的研究突破,研製出來的石墨烯膜可以將海水過濾成淡水。」近日,浙江農林大學的一位老師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狀態,立馬引來了無數點讚。這個新科研成果還在10月9日登上了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

讓石墨烯材料用於水處理

近10多年來,作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一直是材料界的當紅「炸子雞」,而石墨烯膜用於離子篩分和海水淡化一直面臨巨大挑戰:對像紙一樣的石墨烯納米片,要精確「裝訂」成石墨烯膜,保證其層間距固定並精確到十分之一納米,非常困難。

「更具挑戰的是,石墨烯膜在水溶液中還會發生溶脹,導致分離性能嚴重衰減。」浙江農林大學老師陳亮說,他與他的團隊的研究工作,證明了離子與石墨烯片層內芳香環結構之間存在水合離子- 相互作用。「這種作用像 橋墩 一樣支撐石墨烯片層,精確控制了石墨烯膜的層間距,而不同大小的水合離子相當於不同大小的 橋墩 ,進而對應於不同的層間距。」對於具有最小水合直徑的鉀離子,由於鉀離子的水合層較弱,進入石墨烯膜後水合層發生形變,導致特別小的層間距。這樣,經過鉀離子溶液浸泡的石墨烯膜能阻止水合鉀離子的進入,有效截留鹽溶液中包括鉀離子在內的所有離子,同時還能維持水分子通過,實現一邊是離子溶液一邊是純水的水處理效果。

簡單點說,就是陳亮團隊科研出來的石墨烯膜,可以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為相近領域開發提供新思路

陳亮告訴記者,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蜂窩狀平面薄膜,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因其獨特的二維結構,擁有諸多突出的物理化學性質,在能源、材料、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價值,也是構築高性能分離膜的理想材料,成為近年來膜領域的研究熱點。

「膜分離是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具有節能、高效、操作簡單等特點,受到學術界與工業界的廣泛關注,開發高性能膜材料是實現高效膜分離的關鍵。」陳亮介紹,他的這個研究解決了氧化石墨烯膜在水處理、離子/分子分離以及電池/電容等前沿研究領域中的重大難題,為其進一步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驗基礎。陳亮博士及其研究團隊還將相關研究成果,申請了相應的國際、國內發明專利,不僅為石墨烯膜的設計製備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指導,也為其他二維材料在分離膜領域的研究開闢了新思路。

(原標題:這種石墨烯膜能將海水過濾成淡水)

本文來源:青年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雖然目前地球上淡水資源總體充足,但由於區域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環境變化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我國雖然是水資源大國,但是水體汙染嚴重,可供直接飲用的也越來越少。而世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水,所以從海水中獲得乾淨的飲用水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我們對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會不會有一天被消耗殆盡?  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面對如此巨大的水資源儲量,科學家們也動過腦筋——因為濃度過高以及雜質不少,海水無法被直接利用。但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一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薄膜快速篩選離子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其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基於石墨烯的透析膜比現有材料過濾快10倍
    石墨烯是一種導電導熱性能超強的新型納米材料,強度比低碳鋼強10倍。
  • 石墨烯之父:氧化石墨烯薄膜用於淡化海水已具備商業化條件
    在未來海水淡化中,由於使用了氧化石墨烯,我認為它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所以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化的例子。」石墨烯之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表示。海姆是在9月24日於江蘇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很多學者將目光轉移到海水淡化方面,隨著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海水淡化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進步,這也成為目前海水淡化事業的重要課題。1.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1.1微濾也稱為微孔過濾,主要是以篩孔機理對物質進行分離淨化。採用微孔濾膜作為過濾介質,以靜壓差為推動力進行分離。
  • Science子刊:石墨烯再顯神通!海水淡化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淡水是人類和其他生命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但由於人口增長,氣候變化,和水汙染,它的可用性越來越低。儘管有豐富的海水作為替代水資源,海水淡化通常受到生產率低、能耗相對高的限制。膜基海水淡化技術包括最先進的反滲透(RO)技術,已被證明比熱脫鹽方法更有效。傳統的聚合反滲透膜仍然存在這樣的缺陷,如汙垢阻力低,選擇性差,抗汙穩定性低,抗化學/熱降解差。
  • 海水淡化的三五年 這幾個關鍵要素成重點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海水淡化技術日益成熟,相關裝備研發和生產有了長足進步。從長遠來看,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有重大戰略意義。就目前來看,反滲透技術、膜設備、石墨烯材料,以及海島建設是業界普遍看好的重點。
  • 從清潔面膜到海水過濾,石墨烯驚人的7大用途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強度高、重量輕、導電導熱性強、抗腐蝕,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將給以下十個領域帶來巨變——有些比你想像的還要快。
  •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地球上雖然有大量的水,可惜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淡水卻少得可憐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該研究提出並實現了通過水合離子精確控制石墨烯膜的層間距,展示出優異的離子篩分和海水淡化性能。該研究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院方海平、李景燁、上海大學的吳明紅團隊、南京工業大學金萬勤團隊等人。海水淡化示意圖石墨烯因具有優良的光、電、力學等性能,石墨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超級材料」等。
  • 納米木膜淡化海水 或可成為新一代海水淡化「神器」
    全球總水量約為14億立方千米,海水約佔97%,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約佔2%。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和氣候變化,淡水資源日益緊張,人類被迫將目光轉向海水。&nbsp&nbsp&nbsp&nbsp傳統海水淡化工藝主要分為蒸餾法和膜法兩類,使用較多的方法是膜法中的反滲透技術,對海水加壓,使其進入多孔薄膜進行過濾,以此去除海水中的雜質和鹽分。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每天可提供10萬噸淡水 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原標題: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在浙江省舟山市魚山島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由於島上淡水資源匱乏,僅能勉強滿足原有居民日常用水,如何充分保障項目建設期所需工程用水和工人生活用水,過去令建設單位十分困擾。
  • 海水淡化施展「膜」法保障沿海居民用水穩定
    《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 海水淡化工藝淺析
    經混凝反應沉澱池處理後的海水自流至V型濾池中進一步過濾處理以保證進入海水淡化車間的海水水質。V型濾池自用一部分清水衝洗,其餘部分供給清水池。混凝沉澱池混凝沉澱池是將混合、絮凝、沉澱集成一體,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的顆粒、細菌、有機物、懸浮物、濁度和部分膠體,使出水濁度小於5NTU。
  • 淨水器中RO膜是什麼?過濾採用什麼原理?為何成為淨水器的靈魂?
    這是因為反滲透淨水器中的RO膜能夠去除水中的各種雜質,對水質深度處理,還能提升水質口感,保證水質健康。那麼RO反滲透膜又是什麼呢?早在1950年,美國科學家DR.S.Sourirajan經過解剖海鷗體內的一層薄膜,發現該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經海鷗吸入體內後加壓,在壓力的作用下,水分子貫穿滲透過薄膜轉化成為淡水,而具有雜質及高濃度鹽分的海水則被海鷗吐出嘴外。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得益於新的過濾技術,世界將擁有無窮無盡的清潔水源
    根據《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的報導,澳大利亞的一群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將海水轉化為淡水的技術,能夠改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活。通過使用金屬和有機化合物與陽光結合,在30分鐘內,水將被徹底清洗,比目前的淨水技術更有效。
  • 淡水資源短缺是個難題,如果淡化一噸海水只要3毛錢,厲不厲害?
    當然,為了解決淡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我國已經建設了大量的工程,並收穫了顯著的效果。而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要比我們嚴重得多。其實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一方面地球有著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另一方面真正能被人類利用的水卻少得可憐,於是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人們就開始思考和研究如何利用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