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施展「膜」法保障沿海居民用水穩定

2020-12-04 萊特萊德廢水處理網

《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如今,拓展水資源供給模式既是當前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的必然要求。由於生態和環境約束持續趨緊,沿海部分地區存在地下水超採和水質性缺水嚴重等問題,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急需尋找新的水資源增量。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滲透技術的核心構件。近年來,滲透膜在海水淡化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市場前景較好,行業發展較快。採用的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能夠減少投資,降低能耗,縮短建造周期,提升脫鹽率和能量回收效率,成為了近年來海水淡化領域的主導技術。

海水淡化專用反滲透膜把海水中的鹽分過濾,流出濃水,留下可以飲用的淨水,隨管道流出,進行下一步處理。給水適當的壓力,將水中的雜質,鹽分去除,留下淨水,達到反滲透除鹽的目。其反滲透膜具有通量大,產水量高的特點,採用的膜材料對於海水中的「鹽」具有一定的耐腐蝕、耐高壓、抗汙染等特性,延長了膜元件的使用壽命,這也讓海水淡化工程中減少了膜元件的替換時長。

版權提示:萊特萊德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註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

相關焦點

  • 每天可提供10萬噸淡水 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原標題:膜法海水淡化系統為海島「解渴」 在浙江省舟山市魚山島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由於島上淡水資源匱乏,僅能勉強滿足原有居民日常用水,如何充分保障項目建設期所需工程用水和工人生活用水,過去令建設單位十分困擾。
  • 4.25元/噸 青島企業雙「膜法」並施開啟海水淡化新篇章
    長期以來,西海岸新區供水形勢緊張、大型企業生產用水難以得到穩定保障。為緩解這一問題,董家口海水淡化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隸屬於青島水務海水淡化科技公司,由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修建,用於企業生產、居民生活應急供水。該項目一期工程於2016年9月通水,10月起向董家口港區大工業用戶穩定供水,2017年1月投入商業運營。10個月即建成通水創造了國內外同等規模海水淡化項目建設速度之最。
  • 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在青開工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吳婧2020年12月30日,由青島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7.07億元,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左右,其中80%用於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
  • 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佔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佔21%,電去離子佔7%,電滲析佔3%,納濾佔2%,其他佔2%.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 2018年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三年行業發展將提速
    2018年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三年行業發展將提速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海水淡化:反滲透為主流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2017年12月,《山東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提出「綜合考慮海島、沿海工業園區以及沿海城市水資源現狀及用水需求,合理規劃海水淡化工程選址布局,優先解決淡水資源緊缺地區的用水需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作為解決沿海地區水供應問題的重要選項,以實現沿海工業園區和有居民海島淡水穩定供應為重點,穩步探索市政用水補充機制,推動產業規模應用、集群培植、循環利用、高質量。  二是空間布局合理、優化。
  • 海水淡化在海島應用的工程案例
    由於採用了能量回收系統 ,使得膜法海水淡化技術具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鍵詞 : 海島; 海水淡化 ; 能量回收 ; RO系統我國的淡水資源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隨著技術的進步 ,海水淡化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應用 ,尤其是沿海和島嶼地 區,向大海要淡水是大勢所趨與長距離調配水源相比,海水淡化具有見效周期短水量穩定 、水質穩定等優點。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科學創新的力度,改進現有海水淡化的技術,將海水淡化作為解決電廠用水的重要手段。 2海水淡化技術概述分析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是把鹽分從海水當中分離出去,使其達到可以飲用標準的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實踐和應用,甚至已經可以進行量產,脫鹽效果較為突出。
  • 【技術篇】聚焦未來水資源——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等。
  • 電滲析海水淡化有新「膜」法
    3.5%鹽度的海水經過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處理,再輔以適當的後處理,就可達到直飲水標準。」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傅榮強博士昨日表示,該院研發的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海水淡化技術,生產1噸淡水僅耗電2.5千瓦時,電滲析法必高能耗的情況將被改變。目前已獲5項發明專利。傅榮強表示,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採用最多的是反滲透法。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5月18日,第三屆水務國際大會-海水淡化專場2009研討會在北京國航萬麗酒店召開,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憲秋、國際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
  • 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水屬於高品質飲用水,可作缺水城市水源
    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個,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規模100多萬噸/日;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達到1125億多噸。海水淡化水主要滿足沿海電力、化工、石化、鋼鐵等企業的鍋爐、生產工藝用水。
  • 科學生活: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水危機」嗎?
    據了解,自從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於2005年聯合出臺了我國首部《海水利用專項規劃》後,天津、浙江、青島、大連等9個沿海省市先後將淡化海水的項目提上日程,以求解決其工業用水的需求。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常務理事王志教授介紹,「天津的淡化水基本是就地消化,大部分面向工業。」
  • 海水淡化能否解濱海缺水城市之渴
    作為補水之策,近年來山東積極探索將海水淡化作為增量水源,實施了一批海水淡化項目,目前全省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7.6萬噸/日,居全國首位,緩解了沿海新城區和工業區用水之急。  以山東為例,目前的海水淡化水僅能彌補大約1/3的用水缺口。向海洋要水,還有巨大的空間。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汙水再利用作出貢獻。
  • 能耗是直接決定海水淡化成本高低的關鍵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 無紡布是怎麼變成反滲透膜的 揭開海水淡化神秘蓋頭
    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圖 梁津銘/製圖  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這家隱匿在杭州城西益樂路的公司看上去並不起眼,卻是全國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海水淡化工程服務商。該中心是目前國內海水淡化領域的領航企業,目前市場佔有率已超過60%。海水是怎麼樣化鹹為淡的?本報記者深入生產車間揭開海水淡化的神秘蓋頭。
  • 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期待在水資源領域有所突破的山東也早已開始了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2017年12月,《山東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提出:「綜合考慮海島、沿海工業園區以及沿海城市水資源現狀及用水需求,合理規劃海水淡化工程選址布局,優先解決淡水資源緊缺地區的用水需求」。
  • 國內規模最大煉化一體配套海水淡化系統投入運行,日產十萬噸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8月12日消息,近日,由中國化工藍星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下稱「杭州水處理」)承建的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10萬噸/日膜法海水淡化系統通過驗收,標誌著國內石化行業已建最大膜法海水淡化工程投入運行。海水淡化系統是該項目重要依託工程之一,為所有工藝投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淡水資源保障,同時也為海島5萬餘人提供生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