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是怎麼變成反滲透膜的 揭開海水淡化神秘蓋頭

2020-11-24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在浙江,擁抱藍海,一股發展海洋經濟的熱潮正在形成。作為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浙江藉助海洋經濟的新引擎,開啟全新的藍色篇章。各地市發展海洋經濟將迎來怎樣的機遇期?錢江晚報記者走基層特此分赴杭州、寧波、紹興、嘉興、溫州等地,感受那一股趕海熱情。

  海水淡化流程示意圖 梁津銘/製圖

  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這家隱匿在杭州城西益樂路的公司看上去並不起眼,卻是全國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多的海水淡化工程服務商。該中心是目前國內海水淡化領域的領航企業,目前市場佔有率已超過60%。海水是怎麼樣化鹹為淡的?本報記者深入生產車間揭開海水淡化的神秘蓋頭。

  海水變甘霖秘訣在一張膜

  反滲透法是當前全球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海水淡化技術,憑藉相對較低的成本、相對便捷的流程和幾乎沒有汙染而備受沿海缺水城市的青睞。

  「反滲透膜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高壓將海水中的氯化鈉分子等拒於膜外,剩下的就只有完全純淨的淡水。」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王壽根表示。簡單地說,要讓海水鹹變淡的核心就是靠這個膜。

  那麼,這個神奇的膜是如何出爐的?秘密就藏在杭州水處理中心下屬的位於石橋的北鬥星膜製品有限公司的一個個車間裡。很難想像,這麼高技術含量的膜基礎材料竟然是無紡布。不過,這並不普通的無紡布,目前全部依靠進口。

  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車間內,白色的無紡布逐漸展開,經過前期處理後,它要經過三個塗層,第一層是聚碸,第二層是胺,第三層是氯,這個過程後,無紡布就達成了針孔不入的效果。「最終形成的膜精度非常高。」現場工作人員做了下演示:在高精度顯微鏡下,膜表面看不到一個孔,切下橫截面,根本看不出孔。

  水是如何透過如此縝密的膜?王壽根說:「膜是選擇性吸附,表面形成20微米的水層,類似水分子在毛細血管的作用下透過這個膜,而其他離子、分子就通不過,這樣海水淡化的效果就達到了。」

  「反滲透膜的關鍵技術在制膜工藝和配方上。」工作人員說,反滲透膜的生產有五六十種原件,工序也有50多種。完成後,這些膜就被機器捲成螺旋狀的成品(膜元件),橫截面就像樹的年輪,非常規則。這個膜還非常「嬌氣」,成品完成後,它們就被裝入「保鮮膜」密封保存。「它們怕的不是氧氣,而是怕保護液蒸發,所以它們都是現場拆開當場安裝的,這對技術要求非常高。」一般一套膜可以使用3至5年。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經過多年的技術儲備,北鬥星膜的海水反滲透膜正式大規模產業化生產,年產20萬平方米。目前該產品已應用在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舟山六橫10萬噸級和嵊泗1萬噸級等3個工程項目上,已運行半年以上均全部正常。「全國海水膜市場規模在8000萬元到1個億,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長,市場空間很大。」

  成套車間裡的精密拼接遊戲

  反滲透膜出爐後,要讓它發揮海水淡化的功效,還需要後續很多精密複雜的拼裝工序。在杭州水處理中心的成套車間內,。

  裝配工郎明華先取出一個鐵製的圓形端板,直徑和鋼管相當。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把端板推進管口,接著用錘子向端板每個區域用力。」這裡頭有很多講究。」郎明華告訴記者,鋼管是整個系統的核心,裡面裝著反滲透膜元件,裡面一般有7支反滲透膜,海水就是經過這個管子,被轉化成淡水的。

  「端板的密封性要求很高,誤差會精確到微米。」他說,整個程序看起來簡單,但每個環節要求都很高,以油漆為例,因為管子受海風侵蝕比較多,所以每個小角落都不能馬虎。一般一個星期只能安裝一套淡化裝置設備。

  在這三個車間裡,工程只是完成了一半。一般單機規模為1萬噸/日的一套反滲透海水淡化成套生產線,需要114根上述那樣大的管子,每根管子需要7支反滲透膜成品,反滲透膜元件都需要在施工現場安裝。同時,很多管道、接口在成套車間安裝到位後,又取下來油漆,幾次反覆才最後安裝到位。一套設備從設計到最後竣工至少需要半年時間。

  「通俗地說,我們就像一個拼圖的遊戲,把每個部件擺在正確的位置,這樣才能發揮出協同效應。」郎明華在這個崗位已經幹了10年,經他拼裝的成套設備已經有幾十上百套。淡化後的海水最終經由這些四通八達的管道流入千家萬戶。

  新聞大局觀

  海水淡化成本減半

  舟山六橫,幾根粗大的管道通向波濤洶湧的大海,經過半個小時左右反滲透海水淡化後,產品池裡就「譁譁」地流出了清冽淡水。這是由杭州水處理中心承建的浙江舟山六橫十萬噸級海水淡化工程一期處理後的海水,這個項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一期已於2009年底產水並投入運行。

  接下來二期馬上就要開工,等到工程全部完工以後,即便天遇大旱,也能保證六橫島上的居民每人每天1噸的用水量。包括六橫在內的浙江沿海及海島地區,絕大部分海水淡化裝置都是由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提供。

  「10年前,海水淡化至少要10多元的噸水成本,隨著技術的進步、耗電量的減少,成本降了一半。」王壽根表示,現在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降到5元/噸。

  「只要噸水成本能降下來,最終受益的還是用水居民。」國際脫鹽協會理事王世昌此前表示,制約國內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設備國產化率低。作為浙江「十二五」海洋規劃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年3月,杭州水處理中心在錢江開發區的海水淡化製造基地正式奠基,目前3萬平方米廠房已經結頂。該基地以海水淡化裝備製造、膜組器生產為主業方向,力爭通過5到10年的發展,使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使之成為我國產品種類最多、服務功能最全、經營規模最大的海水淡化產業基地。

相關焦點

  • 反滲透成為海水淡化主流工藝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進行脫鹽,增加淡水水資源的開發,增加淡水水量。為達到淡化海水的目的,研發者們設計出各種方法和設備將海水中的鹽分去除以得到淡水。常見的方法中,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但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汽源一般要求比較高,設備控制較複雜。
  • 你對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了解多少呢?
    海水淡化是指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技能和進程。海水淡化技能有許多種,包含蒸餾,膜法(反滲透,電滲析等),離子交換法等,但只有蒸餾法和反滲透法才適合大規模海水淡化。反滲透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處理技能之一。一般情況下,淡水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的一側。
  • 海水淡化成本偏高 90%反滲透膜需從國外進口
    在曾經的記憶裡,大規模淡化海水成本高昂。據悉,在天津,居民自來水水價是4元/噸,工業為7元/噸,而淡化海水為8元/噸。北京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是否標誌著國內海水淡化成本已經降到了可以工業化的地步?  3年後,北京每3人中就有1人可用上淡化的渤海海水。根據國家的規劃,在河北唐山曹妃甸投產的海水淡化項目,在2016年前後日產量將達到100萬噸。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受到用戶青睞的原因
    日益緊張的飲水危機,令海水淡化產業的春天呼之欲出。近年來,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已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反滲透技術具有能耗低和設備維護簡便等工藝特點。反滲透法(Reverse osmosis,RO)即在壓力驅動下,海水中的淡水通過半透膜進入膜的低壓側,而海水中的其他組分(如鹽)被阻擋在膜的高壓側並隨濃縮海水排出,從而達到有效的分離。
  • 反滲透在海水淡化處理中的應用優勢你了解多少?
    地球上淡水資源十分稀缺,而海水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僅此一項優勢,海水淡化行業就被貼上了黃金時代的標籤,海水淡化的無限前景由此可以預見。即便如此,海水淡化的發展比喻為一個步履艱難的產業,這不僅是因為海水淡化耗能高,高成本更是成為了海水推廣途徑上的瓶頸之一。
  • 趙河立:正在起草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產品水質要求
    海水淡化水質的特點,不管是什麼淡化工業,都是把水中的離子大部分給脫除,剩的離子非常有限,而且這種脫除沒有太多的選擇性,不管是二價的鈣鎂硫酸根,還是一價的鋁鈉離子都要脫除,其實對於這種膜法可能二價離子脫除更徹底些,甚至講到鈉鋁、鈉濾可能針對脫除二價,一價反倒脫除率會低些。
  • 知識|五分鐘變成反滲透膜專家 RO 反滲透膜知識大全
    RO膜的鹽透過率=RO膜產水濃度/進水濃度×100%  RO膜的脫鹽率=(1–RO膜的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RO膜的透鹽率=100%–脫鹽率RO膜的產水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水能力,即單位時間內透過RO膜的水量,通常用噸/小時或加侖/天來表示。RO膜的滲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滲透膜元件產水量的重要指標。
  • 軍艦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每天造淡水60噸
    大部分幹部戰士長滿了痱子,奇癢帶疼,難忍時恨不得剝掉身上的皮……第十一批護航編隊起航前,專程從山西老家趕到青島為兒子送行的劉翠蓮老人怎麼都不相信這種說法:海裡有的是水,怎麼會缺水呢?記者不得不耐心地向老人解釋,海水是不可以用作生活用水的。真正到了海上,我們才發覺老人家說的也沒錯。因為自從出航以來,艦上就沒有限制過生活用水,只要擰開水龍頭就有淡水譁譁流出來。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海水淡化膜分離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已成為新世紀解決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領域重大問題的共性技術之一。文章介紹了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分析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應用的開發前景。
  • 海水淡化膜的高效清洗方法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用於清潔海水淡化膜的可去除塗層。這種無毒塗層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替代用於清洗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的有害化學品。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是利用壓力將海水通過半透膜過濾,從而生產出新鮮的飲用水。
  • 高效完備的海水淡化高壓反滲透方案
    在需要淨化水來飲用的地方,海水反滲透(SWRO)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丹佛斯的高壓泵部門身肩一個明確的使命:開發和推廣最好的高壓泵和零配件,讓我們的客戶可以可靠且高效地製造淨水。潔淨的淡水對各地的人們都至關重要,但從市政獲取飲用水通常極其昂貴,或乾脆就無法實現。
  • 以色列擬建世界最大反滲透海水淡化廠
    新華網耶路撒冷6月20日電(記者 黃恆袁震宇)以色列內閣20日舉行會議,討論在以北部城市海法附近建設一座世界最大的反滲透海水淡化廠。這座工廠名為索雷科海水淡化廠,規劃佔地面積30公頃,包括泵站、水庫、輸水管線和電力設施,設計年產淡水1.5億立方米。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海水淡化概念股值得關注。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一)海水淡化反滲透膜  南方匯通(000920):複合反滲透膜。公司控股42%子公司貴陽時代匯通膜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複合反滲透膜生產基地,公司全套引進美國複合膜大規模生產線和工業化工藝技術,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膜元件,而且公司具備了較強的膜研發能力,有一個裝備完善的膜實驗室及一批膜技術專家,在產品不斷拓展延伸的同時保證了向客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 海水淡化產能提升顯著 反滲透技術應用成熟,海水淡化,水處理-環保...
    海水淡化產業向好,大規模海水淡化廠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近日,GWI聯手IDA發布全球脫鹽年鑑,梳理了全球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領域的項目開發商排名TOP 20——2009年到2020年,以及2019年到2020年,並得出了以上結論。
  • 海水淡化施展「膜」法保障沿海居民用水穩定
    《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海水淡化(又稱海水脫鹽)是分離海水中鹽和水的過程。從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鹽,都可以達到淡化目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基本上也分為這兩大類。其中得到大規模商業應用的是反滲透法、電滲析法和蒸餾法。
  • 電滲析海水淡化有新「膜」法
    3.5%鹽度的海水經過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處理,再輔以適當的後處理,就可達到直飲水標準。」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傅榮強博士昨日表示,該院研發的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海水淡化技術,生產1噸淡水僅耗電2.5千瓦時,電滲析法必高能耗的情況將被改變。目前已獲5項發明專利。傅榮強表示,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採用最多的是反滲透法。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海水淡化
    Bray)申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多膜片卷式反滲透膜組件專利(US3,417,870)。這一發明奠定了現代反滲透膜元件的基本結構。還是在1965年,Chen-Yen Cheng等人申請了第一個反滲透能量回收相關的專利(US3,489,159)。1975年,能量回收裝置第一次在百慕達群島一個50噸/天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上試用。
  • 水處理技術|RO反滲透膜、超濾膜、納濾膜的區別
    一、反滲透膜、超濾膜、納濾膜對比1、反滲透膜:是最精細的一種膜分離產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及分子量大 於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反滲透膜廣泛應用於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工業純水及電子級高純水製備、飲用純淨水生產、廢水處理和特種分離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