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全球海水淡化技術中反滲透佔總產能的65%,多級閃蒸佔21%,電去離子佔7%,電滲析佔3%,納濾佔2%,其他佔2%.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
《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等穩定供水。
就目前的形勢看,拓展水資源供給模式既是當前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的必然要求。由於生態和環境約束持續趨緊,沿海部分地區存在地下水超採和水質性缺水嚴重等問題,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急需尋找新的水資源增量。
我國水處理產業發展已經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的關鍵時期,供需多元化格局越來越清晰,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產業鏈系統化特徵越來越突出,水處理產業由此迎來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
隨著以清潔低碳為特徵的新一輪「節流開源」蓬勃興起,海水淡化將成為今後我國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受政策環境改善、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我國海水淡化設備投資規模也不斷增長。
根據發改委、海洋局聯合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預計「十三五」中後期,國內海水淡化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到2023年海水淡化產水規模將達到285萬噸/日,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其中,整體產業鏈保持中速平穩增長,海水淡化項目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膜設備、反滲透設備等水處理設備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範,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將再上新臺階。
到2020年,海水淡化將成為嚴重缺水海島地區主要供水方式之一,海島水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基本滿足海島不斷提升的生活、生產用水需求,有力保障海島經濟、社會、國防的可持續發展。以上便是海水淡化行業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