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可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

2020-12-0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這種薄膜可以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同時消除了大部分紅外熱發射損失,這是該項壯舉的首次報導。 這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加熱超材料,能夠在開放環境中以最小的熱損失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181華氏度)。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

CTAM創始董事賈寶華教授表示,在吸收太陽光的同時抑制熱輻射損失(也稱為黑體輻射)對於高效的太陽能熱吸收器至關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極為困難。她解釋說:「這是因為,根據吸收的熱量和吸收體的特性,發射溫度不同,導致其波長有顯著差異。但是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三維結構的石墨烯超材料(structured graphenemeta materials, SGM),它具有很高的吸收性,可以選擇性地濾除黑體輻射。」

這種三維結構的石墨烯超材料由一層30納米厚的交替石墨烯薄膜和沉積在溝槽狀納米結構上的介電層組成,該結構兼作銅襯底以增強吸收。更重要的是,所述基板以矩陣排列來圖案化,以使得波長選擇性吸收的柔性可調諧性。

石墨烯薄膜的設計吸收波長在0.28到2.5微米之間的光。銅基板的結構使得它可以作為選擇性帶通濾波器,抑制內部產生的黑體能量的正常發射。這樣保留的熱量可以進一步提高超材料的溫度。因此,SGM可以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如果特定應用需要不同的溫度,可以製備和調諧新的溝道納米結構,以匹配特定的黑體波長。 「在我們之前的工作中,我們展示了一種90納米石墨烯吸熱材料,」賈教授說。雖然它可以加熱到160攝氏度,「但它的結構更為複雜,包括四層:基底、銀層、氧化矽層和石墨烯層。我們的新雙層結構更簡單,不需要真空沉積。製造方法可擴展且成本低。」

這種新材料還將薄膜厚度顯著減少到三分之一而使用了較少的石墨烯,其薄度有助於更有效地將吸收的熱量傳遞到其他介質,如水。此外,薄膜是疏水性的,這有助於自我清潔,而石墨烯層有效地保護銅層免受腐蝕,有助於延長超材料的壽命。

「由於金屬基底的結構參數是控制SGM整體吸收性能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其固有特性,因此可以根據應用需求或成本使用不同的金屬,」Keng-Te Lin說,他是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關於超材料的論文的主要作者,也是Swinburne大學的研究員。他指出,鋁箔也可以用來代替銅,而不會影響性能。

Keng-Te說:「我們利用原型機薄膜來生產清潔的水,並獲得了96.2%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太陽能-蒸汽效率。對於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潔水發電來說,這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他補充說,這種超材料還可以用於能量收集和轉換應用、蒸汽發電、廢水淨化、海水淡化和光熱發電。

但仍然存在的一個挑戰是找到一種製造方法,使基板可伸縮。

「我們正在與一家私營公司Innofocus Photonics Technology合作,該公司已將一臺塗層機商業化,用於鋪設石墨烯和介電層,」賈教授說。「我們對此感到滿意。我們現在正在尋找一種適合大規模生產銅基板的方法。」她補充道,一種可能的方法是採用roll-to-roll工藝。

同時,研究人員還在繼續微調納米結構設計,提高SGM的穩定性和吸收效率。「至於商業化,」賈教授說,「我們認為這在一到兩年內是可能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澳洲發布新型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超材料 可用於儲熱、光熱發電、海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這種薄膜可以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同時消除了大部分紅外熱發射損失,這是該項壯舉的首次報導。
  • 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可更好淡化海水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3日在《自然·納米技術》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的一種新型石墨烯氧化物薄膜能更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未來在海水淡化產業中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氣體分離和水處理方面已經展示了很大的應用潛力,但現有的這類薄膜還無法適應海水淡化工藝要求。
  •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我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 可加工石墨烯 2020-05-11 02:57: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李赫 責任編輯:李赫
  •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中國學者開發新型飛秒雷射等離子激元光刻技術,可加工石墨烯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05-11 08:34
  •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打開APP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殷飛 發表於 2020-05-04 17:22:00
  •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製造抗菌石墨烯口罩的新方法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製造出抗菌的石墨烯口罩。研究人員指出,常用的手術口罩不具備抗菌功能,會讓口罩上的有害物質在數小時內保持活性,帶來二次感染風險。石墨烯以其抗菌性著稱,科學家們曾研究製作石墨烯口罩。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新材料可讓太陽能 電池板壽命延長   新華社東京6月9日電 (記者樂紹延)日本日清紡織公司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使太陽能電池板在實驗中的「保質期」提高約50%,從而延長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與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這是由於在金屬基電極和鈣鈦礦薄膜之間插入了一層保護層,可以防止金屬誘發的衰減。這一層由石墨烯製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屬和滷素離子的擴散。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以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這是由於在金屬基電極和鈣鈦礦薄膜之間插入了一層保護層,可以防止金屬誘發的衰減。這一層由石墨烯製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屬和滷素離子的擴散。
  •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研究開發新型材料,以汗水助力可穿戴 2021-01-06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膜為有效收集熱能提供了新機會
    斯威本科技大學轉換原子材料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吸收膜,該膜可吸收太陽光熱量而熱損失最小,並在開放的環境中可以迅速加熱至83°C。所述石墨烯特異材料膜可用於在太陽能熱能收集和轉換、太陽能海水淡化、應用潛力巨大的廢水處理、光發射器和光電檢測器等方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原型膜,以證明薄膜的光熱性能和熱穩定性。他們還提出了一種可擴展的低成本製造策略,以生產這種石墨烯超材料薄膜用於實際應用。
  • 新型吸熱材料可轉化超過90%的太陽光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吸熱材料,他們稱之為「光之黑洞」(blackhole of light),因為其具有超強的熱量吸收能力,可將90%的太陽能吸收轉化為熱能而得名,而如果將該技術應用於光熱發電,將帶來光熱發電的革命性變革。
  • 2017全球12個國家都在關注的太陽能黑科技,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走...
    研究人員設計了兩種柔性電池:一種2D帶狀電池和1D纖維狀電池。前者能將輕薄的電極薄膜黏附在一個鋼絞線網中,而後者能在一個碳納米管骨架周圍嵌入電極材料的納米粒子。除了測試了生物兼容性液體外,研究人員還測試了硫酸鈉作為液體電解質用於可穿戴設備電池的適用性。結果顯示,在使用硫酸鈉溶液作為電解質時,兩種新型電池的容量和輸出功率等比目前報告的大多數用於可穿戴設備的鋰離子電池更好。
  • 新型銀納米點增強非晶矽光伏薄膜的光吸收
    索比光伏網訊:當前,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是大家所關注的研究課題。除了表面絨化和抗反射層外,金屬納米圖形對於增強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吸收已引起更多的注意。以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直徑的金屬納米點能在800nm處將光電子流提高數倍。為了研究金屬納米點對增強吸收的作用,納米點的尺寸和分布必須均勻。有幾種方法已用於製造金屬納米圖形,例如常規的光刻和自組裝技術。
  • 研究人員開發環保彩色薄膜太陽能電池
    ETRI研究人員開發的環保彩色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來源:電子和電信研究所 世界各地正在研究太陽能電池以確保可再生能源。韓國電子通信研究所(ETRI)成功開發環保彩色Cu(In,Ga)Se2(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用於將陽光轉化為電能,通過在玻璃基板上塗覆多個薄膜製成。它們在非矽基電池中的吸收係數相對較高,轉化效率高,穩定性長。
  •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
    【新材料】MIT研發「白天吸收太陽光 需要時再以熱能釋放」的新型材料 發表時間:2016/2/17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的Changyong Cao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列印技術和創新材料製造了可拉伸的儲能設備。該設備可用於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使其變得更加靈活、舒適和可靠;也可以用於智能紡織品,以監測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生命體徵;還可以用在電子皮膚上,為使用假肢的人恢復一些觸覺;甚至可以用在智能植入物上,跟蹤患者的健康狀況。儲能設備中的一個關鍵構件是一種被稱為超級電容器的組件,它利用電化學原理像電池一樣進行充電和放電,但速度要比電池快得多。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尤其是隨著柔性顯示和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ITO 在變形和彎折時易斷裂的缺點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促使研究人員和相關企業開始積極地開發新型透明導電膜材料。ID TechEx 對未來十年透明導電膜市場發展趨勢的研究結果顯示(見圖1),預計到2027 年,替代ITO 的新型透明導電膜將佔全部市場份額的45%。
  • 研究人員開發可吸收陽光的正極材料 使鋰空氣電池可超低溫工作
    (圖源:chemistryworld)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可以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研發出正極,可使鋰空氣電池在低溫下也能工作。採用無機固態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有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成為電動汽車首選電化學儲能技術。
  • 可抗菌的石墨烯口罩來了
    大多數口罩是為一次性使用而設計的,過濾層使用聚丙烯,一種在填埋場降解需要10年以上的熱塑性塑料。為了緩解這種情況,人們呼籲開發熔噴織物的替代材料和安全重複使用口罩的方法。利用石墨烯材料的寬帶吸收特性,預計它們在陽光下暴露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無需溫度控制的烤箱即可達到最高溫度,從而使SARS病毒在設備和基礎設施不足的地區更容易消毒。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探索了面罩與雷射誘導石墨烯(LIG)材料相比的健康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