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膜為有效收集熱能提供了新機會

2020-12-05 科技報告與資訊

斯威本科技大學轉換原子材料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吸收膜,該膜可吸收太陽光熱量而熱損失最小,並在開放的環境中可以迅速加熱至83°C。

所述石墨烯特異材料膜可用於在太陽能熱能收集和轉換、太陽能海水淡化、應用潛力巨大的廢水處理、光發射器和光電檢測器等方面。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原型膜,以證明薄膜的光熱性能和熱穩定性。他們還提出了一種可擴展的低成本製造策略,以生產這種石墨烯超材料薄膜用於實際應用。

「在我們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展示了一種90 nm的石墨烯超材料吸熱膜,」轉化原子材料中心創始主任Baohua Jia教授說。「在這項新工作中,我們將薄膜厚度減小到30 nm,並通過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熱量損失來提高性能。」

主要作者Keng-Te Lin博士說:「我們具有成本效益且可擴展的結構化石墨烯超材料選擇性吸收劑有望用於能量收集和轉換應用。使用我們的薄膜,可實現高達96.2%的太陽能轉化率,這一數據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

合著者Han Lin博士補充說:「除了石墨烯超材料的使用壽命長之外,其在工作條件下的太陽熱性能也非常穩定,使其具有工業吸引力。30nm的厚度大大減少了石墨烯的用量。石墨烯材料,從而節省了成本,使其可用於現實生活中。」

論文標題為《Structured graphene metamaterial selective absorbers for high efficiency and omnidirectional sola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相關焦點

  • 澳洲發布新型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超材料 可用於儲熱、光熱發電、海水...
    (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這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加熱超材料,能夠在開放環境中以最小的熱損失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181華氏度)。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
  • 太陽能光伏與太陽能熱能的區別
    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能之間的區別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很多人經常忽略這一點。本文將通過仔細研究每一個來幫助您區分兩者。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簡稱。這項技術涉及我們用來將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 石墨烯可產生電流 將助力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石墨烯再次給人們帶來驚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可以對光產生不同尋常的反應,在室溫和普通光照射下,就可以發生熱載流子效應,產生電流。這一發現不僅為石墨烯再添新奇屬性,更有希望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夜視系統、天文望遠鏡及半導體傳感器等應用領域發揮作用。該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擁有石墨烯加熱膜專利的恩旺科技從未被超越
    由於石墨烯具有優異的機械、光學和電學性能,在半導體、航空航天、健康、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引領了新材料領域的一場顛覆性革命。作為石墨烯領域的領軍企業,恩旺科技擁有全球首個石墨烯加熱膜專利技術,率先將石墨烯應用於加熱和智能穿戴領域,開創了石墨烯應用的先例。
  • 太陽能集熱板夏天收集熱能 熱水能儲存到冬天用
    原標題:太陽能集熱板夏天收集熱能 熱水能儲存到冬天用 -學生宿舍樓頂的太陽能集熱板。-學生宿舍內溫暖如春。  記者仔細數了數,發現一共有14棟學生宿舍樓的樓頂安裝有太陽能集熱板。負責該項目的河北達祥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14棟學生宿舍樓上的太陽能集熱板,是負責收集熱能的,但不只這14棟樓是採用太陽能供暖,這一片20餘棟樓都是用我們的太陽能供暖的,涉及3萬多名學生。」
  • 電加熱膜代替魚缸加熱棒的利弊分析
    在大約20年前的時候,老青年的家鄉就有聚居的朝鮮族居民率先使用,利用電加熱膜鋪設在地板和地炕下面取暖。市面上常見的加熱膜主要分金屬加熱膜,石墨膜和發熱電纜膜,應用較廣的主要是石墨膜,全名叫石墨碳晶膜,就是之前這位網友提及的所謂石墨烯加熱膜。在這裡老青年要吐槽一下,現在市場競爭激烈廣告宣傳力度大一些可以理解,但拿石墨碳晶膜打著石墨烯膜的名頭騙人就不妥了!石墨烯多是用在航天,軍工,超導這些領域。
  • 再談石墨烯發熱膜安全性
    經過這麼多介紹,大家對石墨烯發熱膜肯定都有了自己的了解和認知,也在慢慢的改變對石墨烯發熱膜的印象。但是之前收到留言說石墨烯發熱膜會不會有不安全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今天小編就集中給大家來聊聊,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
  • 石墨烯在室溫和普通光照下可產生電流
    石墨烯再次給人們帶來驚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可以對光產生不同尋常的反應,在室溫和普通光照射下,就可以發生熱載流子效應,產生電流。這一發現不僅為石墨烯再添新奇屬性,更有希望使其在太陽能電池、夜視系統、天文望遠鏡及半導體傳感器等應用領域發揮作用。該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可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
    這是一種高效的太陽能加熱超材料,能夠在開放環境中以最小的熱損失快速加熱到83攝氏度(181華氏度)。該薄膜的擬議應用包括熱能收集和儲存、光熱發電和海水淡化。CTAM創始董事賈寶華教授表示,在吸收太陽光的同時抑制熱輻射損失(也稱為黑體輻射)對於高效的太陽能熱吸收器至關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卻極為困難。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
  • 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解析
    經過這麼多介紹,大家對石墨烯發熱膜肯定都有了自己的了解和認知,也在慢慢的改變對石墨烯發熱膜的印象。但是之前收到留言說石墨烯發熱膜會不會又不安全的地方或者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問題,今天小烯就統一給大家來聊聊,石墨烯發熱膜的安全性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
  • 氧化石墨烯能造出性能更優異的太陽能電池
    加拿大薩省大學的亞歷山大·莫維斯和安德瑞·赫特經過仔細研究後表示,氧化石墨烯或許能被用來製造性能更優異、更堅固耐用的太陽能電池。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採用蜂巢網格組成的二維結構,最初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於2004年研製而成,他們也因此獲得了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 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據報導,該裝置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可以讓工業界更廣泛地利用太陽能。從太陽收集能量的最常見方式是通過光伏發電。這些太陽能電池從太陽光中產生電力,而且它們非常簡單,以至於從花園燈到電網本身,它們都內置在一切東西中。
  • 科學家打造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 收集太陽光和熱量的效率可達 85%
    據外媒報導,工程師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混合型太陽能轉換器,它利用太陽的能量來製造電力和蒸汽。
  • 廈大石墨烯產品為醫護人員「加溫」—新聞—科學網
    日前,廈門大學嘉庚創新實驗室團隊——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鄭南峰、薩本棟微納米研究院副教授吳炳輝,運用課題組前期的一項研究成果——柔性石墨烯加熱膜產品,在低溫陰天給醫護人員帶來健康保障。 據介紹,該團隊研發的石墨烯遠紅外加熱產品,即石墨烯導電膜,通電後可高效發射出與人體輻射相近的遠紅外。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這一層由石墨烯製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屬和滷素離子的擴散。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導電性,這使得電子很容易地通過它。然而,石墨烯優異的抗滲性甚至可以阻止最小分子的滲透。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與具有下列特性的金屬納米結構相結合,石墨烯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擴散屏障。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這一層由石墨烯製成,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屬和滷素離子的擴散。(圖片來源:Tatiana Shepeleva/Shutterstock)樸惠成(Hyesung Park)教授以及他在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能源與化工學院的研究團隊領導了這一突破性研究。
  • 麻省理工學院:透明石墨烯電極將導致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這種釋放過程被稱為石墨烯轉移,容易導致片材上的撕裂、皺紋和缺陷網,破壞膜的連續性,從而大大降低其電導率。使用這種新技術,能夠可靠地製造大面積石墨烯片,將其轉移到想要的任何基材上,並且轉移的方式不會影響原始石墨烯的電氣和機械性能。」
  • 透明的石墨烯電極可能帶來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近年來,薄膜電子學的主要目標是尋找一種能夠在開放環境中穩定工作的大面積、薄而透明的電極,他們被用於光電器件的各種應用中,這些設備不僅可以發光,如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屏幕,還可以收集光,如太陽能電池。如今這種應用的標準是氧化銦錫(ITO),一種基於稀有昂貴化學元素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