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最全面分析——人類將從矽時代邁向石墨烯時代

2021-01-19 史晨星


2004 年,石墨烯首次發現,被稱為材料之王」,2010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25 年將達到千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21世紀,人類將從矽時代全面邁向石墨烯時代。打賞 10 元進群,100元獲取完整報告



1. 材料之王

 

2004 年,曼徹斯特大學的 AndreGeim 安德烈·蓋姆和 Konstantin Novoselov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分離出穩定的單層石墨烯,顛覆了凝聚態物理學界既往的二維材料不能在有限溫度下存在的觀點,被授予 2010 年諾貝爾物理獎

 


石墨烯 Graphene 是一種由碳原子以 sp2 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單層二維碳納米材料,這種穩定二維蜂巢狀晶格結構賦予了石墨烯力學、光學、電學和微觀量子性質等極為優異的性能,被稱為「材料之王」。

 

 

石墨烯是碳的各種形態中的基本結構,可以從石墨烯成功製備出如富勒烯、碳納米管,彈道電晶體等其他碳素新材料,石墨烯也因此被稱為「碳材料之母」。

 


單層石墨烯屬於二維晶體,由於二維晶體具有熱力學不穩定性,所以其附帶褶皺(褶皺是二維石墨烯存在的必要條件)。


一般認為石墨烯是一種拓撲絕緣體,內部絕緣、表面導電,是一種不同於導體和絕緣體的新的凝聚態。

 


2. 市場廣闊

 

石墨烯作為基礎材料,下遊應用領域極為廣闊,目前已知的應用領域包括半導體電子器件、能源、汽車、環保、醫療等等。

 


3. 石墨烯時代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21世紀,人類將從矽時代全面邁向石墨烯時代

 


4. 產業政策
全球支持政策

 


中國支持政策



5. 千億市場規模


石墨烯作為工業添加劑,材料本身市場規模並不大,各機構預測到 2020 年石墨烯材料本身市場規模在 1.5-3 億美元之間,並在 2015-2020 年期間保持 40% 以上增速。

 


但石墨烯作為基礎材料,下遊應用領域極為廣闊,美國 BCC Research 預測,2018 年全球石墨烯整體市場規模可能高達 1.95 億美元,2023年石墨烯應用規模將達到 13.43 億美元,複合增長率 47%

 


中國製造 2025


《中國製造 2025》明確了石墨烯發展目標,2020 年「規模製備及電化學儲能、印刷電子、航空航天用輕質高強複合材料、海洋工程防腐等應用領域的技術水平達國際領先,大幅提升相關產品性能,形成百億元產業規模,2025 年突破石墨烯在電子信息領域應用的技術瓶頸,整體產業規模突破千億

 



6. 技術成熟曲線



7. 石墨烯分類
按層數

 

石墨烯按層數分類,其可分為: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和少層石墨烯

 

石墨烯層數超過 10 層後,性質接近薄層體石墨。

 


按形態


石墨烯按產品形態可分為石墨烯薄膜、粉體/微片

 


8. 石墨烯特性


最薄最堅硬

 

單層石墨烯厚度只有 0.335 納米,是頭髮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

 

 

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物質

 

楊氏模量、泊松比和抗拉伸強度分別反映了材料的抗形變、彈性和抗斷裂的能力。

 

楊氏模量達到 1 TPa,與單壁碳納米管相當;強度約為 180 GPa,是普通鋼材的 100 倍;韌性是碳纖維的 20 倍;抗拉強度超過 125 GPa;硬度超過鑽石。

 

 

導電性最強


石墨烯作為理想二維晶體材料,電子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 1/300,電導率可達 10^6 𝑆/m,是室溫下最好的導電材料,性能超過已知最好的導體銀或銅。

 


載流子遷移率最高

 

石墨烯內部載流子遷移率可達 2 × 10^5 cm^2 /Vs,是矽中電子遷移率的 140 倍,是未來各類導體、半導體電器元件的理想材料。

 


導熱性最好

 

石墨烯是已知的導熱係數最高的物質,理論導熱率達到 5300 W/mK,是室溫下導熱最好的材料。

 


高透光性

 

單層石墨烯對光的吸收率僅為 2.3%,且對任何波長都有效,打破了目前常用半導體化合物如砷化鎵等的吸收帶僅在可見光和近紅外端的限制,可製備透明導電薄膜,替代 ITO,用於觸摸面板、柔性液晶面板、太陽能電池及 LED 照明等。

 

 

超大比表面積


石墨烯具有 2630 m^2/g 的超大比表面積,能夠作為強力吸附劑與過濾材料,應用於環保、海水淡化等領域,還能充當儲能材料負載。

 

 

9. 石墨烯製備

 

在製備技術層面,氧化還原法與物理剝離法常被用作製備石墨烯粉體,而化學氣相沉積法與外延生長法常被用作製備石墨烯薄膜。

 


機械剝離法獲得諾貝爾獎

 

基本原理:機械剝離法是將高定向熱解石墨薄片粘在膠帶上,反覆剝離,最終獲得一系列不同層數的石墨烯納米片。

 


技術優勢:該方法高度可控,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獲得多層(10 層以下)的石墨烯納米片,尺寸最大可以達到 10μm。

 

技術難點 :無法控制石墨烯納米片的大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CVD 化學氣相沉積法是薄膜製備主流工藝


基本原理:氣相沉積法是以甲烷、乙醇作為氣態碳源通入金屬襯底表面,一段時間反應後碳源在金屬襯底上分解、澱積出不同層數的石墨烯,最後用化學刻蝕的方法分離石墨烯與襯底,得到石墨烯產品。

 


技術優勢:石墨烯品質高,有利於大面積生產,產品直接得到石墨烯薄膜,再加工工藝簡單。

 

技術難點:石墨烯存在缺陷,尺寸偏小,工藝處理溫度較高,對碳源、襯底的研究正在起步。

 


氧化還原法是粉體製備主流工藝

 

基本原理:先利用強氧化劑(高錳酸鉀、濃硫酸)與溶液中石墨反應,使石墨片層間帶上羧基、羥基等基團,生成氧化石墨。隨後將氧化石墨分散於溶劑或水中,使用超聲波振蕩處理,形成分散均勻的單層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接著使用不同的還原劑或還原方法對氧化石墨烯進行還原,以除去片層上的大多數含氧官能團,最後得到石墨烯。

 

 

技術優勢:目前研究最為成熟、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成本低、產率高、周期短等優點,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大規模製備石墨烯的途徑。

 

技術難點:該法由於加入了強氧化劑、強還原劑,對石墨烯結構有很大破壞,產品缺陷很多,不適合用作如精密的電子器件等對石墨烯純度和質量要求較高的製品原料。

 


外延生長法成本高昂,主要用於半導體電子器件

 

基本原理:分為碳化矽外延生長法和金屬催化外延生長法。


碳化矽外延生長法是在超真空、高溫條件下,通過碳化矽熱解來製備 SiC 襯底的石墨烯材料,主要用於生產半導體用石墨烯。


金屬催化外延生長法在超高真空條件下將碳氫化合物通入到具有催化活性的過渡金屬基底(如 Pt、Ir、Ru、Cu 等)表面,通過加熱使吸附氣體催化脫氫從而製得石墨烯。

 


技術優勢 :可以大面積地製備出均勻的石墨烯,結合納米光刻技術,製備出圖案化的納米石墨烯結構,在製備碳基的納米電子器件的電子領域優勢明顯。

 

技術難點:單晶 SiC 的價格昂貴,生長條件苛刻,且石墨烯無法與SiC 襯底分離,金屬外延生長法研究尚不充分,生產條件苛刻,成本高昂,且尚未解決單層石墨烯片缺陷問題。

 


10. 專利

 

201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全球石墨烯專利申請數量急劇增長,石墨烯相關專利技術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專利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石墨烯的製備以及應用研究,應用研究中以複合材料和儲能最多,其次是功能材料與傳感器

 



11. 產業鏈



12. 產業化難點

 

石墨烯產業化難點主要體現在市場需求不明確、研發投入大、製備成本高

 

 

市場應用技術難以突破,下遊應用難拓展

 

石墨烯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產業鏈,尤其是下遊應用,對石墨烯產品最大的需求市場仍然是科研院校和少量生產廠商。下遊藍海未全面打開,石墨烯替代已成熟產品陷入苦戰。

 

 

研發投入大

 

石墨烯作為新材料,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我國經費支持主要集中於科研機構,但科研和產業脫節嚴重,缺乏對企業有效研究支持,導致專注於石墨烯產業化研究的企業研發費用負擔重。

 

 

製備成本高

 

高品質石墨烯尚不能量產。化學氣相沉澱法和氧化還原法是目前大規模製備石墨烯的主要方法,但兩種方法生產的石墨烯都存在程度不等的晶體缺陷。

 

石墨烯質量控制仍是難點。目前石墨烯仍然不能穩定連續產出,同一批次生產的石墨烯層數、尺寸等無法控制,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極大地制約了石墨烯的工業應用。

 

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製備條件都非常苛刻,大多數都需要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設備成本和原料成本都非常高。

 


13. 產業化方向


石墨烯產業化的關鍵是下遊應用技術和市場開拓進展,石墨烯應用的關鍵在於如何與現有材料體系融合,更大限度地發揮石墨烯的優異性能,取得較高的性價比。

 

 

綜合考量石墨烯在各個下遊領域的技術研究迚展、政策引導方向以及下遊市場的接受度,我們認為石墨烯產業爆發點已初步形成,未來將逐步在各個細分領域分階段釋放



14. 電子器件領域



散熱薄膜初步產業化

 

石墨烯所具有的快速導熱特性與快速散熱特性使得石墨烯成為極佳的散熱材料,使用石墨烯與塑料結合的改性產品作為現有散熱材料的替代,是相對簡單的改進,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手持電腦、大功率節能LED照明、超薄 LCD 電視等的散熱。

 

 

LED 照明的巨大發展空間為石墨烯帶來了機遇。將石墨烯與塑料的有機結合製成的 SKC 石墨烯高導熱塑料利用了石墨烯的快速導熱、散熱特性,可達到熱傳導特性與加工性的良好平衡,並降低系統成本。

 


發熱薄膜初步產業化

 

石墨烯電加熱,煤改電政策催生的熱潮

 

石墨烯電熱膜是一種現代採暖保溫新材料,電熱轉換效率高、磁輻射小且對人體無危害 ,有效發熱面積大,熱均勻性和熱舒適性好,性能穩定功率變化小使用壽命長,省去了燃煤、鍋爐、管道、施工維護等高額成本,或將徹底革命現行室內採暖系統。

 

 

石墨烯智能內暖服裝具備性能優勢

 

石墨烯發熱過程中產生的 8~14 微米紅外線能與生物體內細胞的水分子產生最有效的「共振」,促進生物生長和血液循環,強化各組織之間的新陳代謝和增加再生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起到紅外理療保健作用。

 

奧運8分鐘


柔性觸控定位中期突破


 

石墨烯觸控屏具有比較優勢

 

目前通用的觸控屏使用氧化銦錫(ITO)為原料。石墨烯具有更優異的透明性(只吸收 2.3%的光)、更出色的導電性能,以及 ITO 所不具備的強韌性(可彎曲,拉伸 20%仍不斷裂)

 


技術難點

 

一大難點是成本,當在生長基底上生長出石墨烯後,完美的轉移到 pet、玻璃等產品基底還很難,在良率上沒有保證,成本上也處於劣勢。

 

另一難點觸控螢幕方阻下降,實現從柔性屏到多點觸控柔性屏的突破。

 

 

目前樣品

 


傳感器定位中期突破


 

石墨烯適用於製作柔性、透明的高靈敏度納米應力傳感器,進而應用於人造電子皮膚等領域。

 


石墨烯可用於快速、低成本的高精度基因電子測序以及生物傳感器

 


石墨烯獨特的二維結構使其可以與細菌細胞膜上的磷脂分子發生很強的色散相互作用,從而實現石墨烯對細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大規模直接抽取。

 


半導體定位遠期目標


石墨烯電子遷移速度極快(室溫下可達 20 萬 cm^2 /Vs,是矽的 100 倍),可以製作速度達 THz 級別的電晶體,因此可用來替代矽,作為新一代超級計算機的晶片材料。

 

 

石墨烯做的電晶體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運行速度並且能耗更低,運行速度可達太赫茲

 

 

能否替代矽的關鍵——能帶隙問題需要解決

 

石墨烯本身是零能隙的,直接做場效應管室溫開關比不超過 10,遠不能滿足實際器件的需要。打開石墨烯的能隙同時維持高的載流子遷移率成為石墨烯研究領域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目前僅少數頂尖公司具備該項研發生產能力,其中技術領先的企業是韓國三星和美國 IBM

 


15. 能源領域



鋰電池初步產業化


複合導電劑率先產業化

 


青島昊鑫在導電劑行業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主要產品為石墨烯導電劑和碳納米管導電劑,系鋰電池導電增強劑。2016 年、2017 年,青島昊鑫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6236.80 萬元和 1.13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 1612 萬元和 2398 萬元。

 


快充鋰電池初步產業化

 

對鋰電池材料進行石墨烯包覆和金屬離子摻雜可以提高材料的導電率,易於電子在集流體和正極材料的顆粒之間遷移,從而降低電池內部電阻,提高輸出功率。


石墨烯優異的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使得其複合電極材料具備結構穩定性,能夠有效提高電極材料循環穩定性;石墨烯的二維結構能有效控制晶粒增長,使得到的顆粒尺寸控制在納米級,改善鋰離子傳輸通道。

 

 

東旭光電採用石墨烯包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率先實現了石墨烯快充鋰電池產業化。

 

 

高容量鋰電池是偽命題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緊密排列構成,鋰離子不僅可以存儲在石墨烯片層的兩側,還可以在石墨烯片層的邊緣和孔穴中存儲,其理論比容量為740~780mAh/g,為傳統石墨材料的 2 倍多,但遠低於矽 4200 mAh/g,目前主流方向是矽碳負極。

 

 

柔性電池是下一個方向

 

石墨烯的力學性能製作柔性基體使得鋰電池具備彎折、拉伸、甚至扭曲、摺疊等功能,通過加入可以承載活性物質的柔性基體,實現鋰電池的可彎曲性。

 

相比於高分子柔性基體電極,石墨烯或碳納米管薄膜基體具有較強的導電性,有利於提高柔性電池快速充電性能;石墨烯基柔性電池是未來柔性電池高能量密度、輕量化的主流發展方向。

 

 

超級電容器定位中期突破

 

超級電容器可以被視為懸浮在電解質中的兩個無反應活性的多孔電極板,在極板上加電,正極板吸引電解質中的負離子,負極板吸引正離子,形成兩個容性存儲層。



石墨烯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結構穩定,符合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超級電容器對電極材料的要求,有希望成為理想的超級電容器極板材料

 

 

燃料電池定位遠期目標


利用石墨烯類膜材料輸運特性有望解決燃料電池核心部件「質子傳導膜」的燃料滲透難題。

 

 

摻氮石墨烯具備催化燃料電池反應的潛力,如果能夠替代鉑,就可以有效降低電池成本。

 

 

太陽能電池定位遠期目標


太陽能電池電極需要同時兼具導電性和透光性,受光反應面需要較好的導電性和相對較大的比表面積。

 

 

石墨烯的顛覆意義在於其具有非常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使得其在具有較高的透過率的同時也兼具相對較高的導電率,作為太陽能電池電極材料將大大改善電池性能。

 

 

16. 複合材料領域



導電油墨初步產業化


導電油墨是由導電填料、連結料、溶劑和助劑組成的導電性複合材料,石墨烯用於導電油墨主要是作為導電填料

 

導電油墨可以列印電子器件和儲能器件,包括各類傳感器,導電圖案和線路,電極,場效應電晶體,薄膜電晶體等。

 

 

石墨烯材料製成的電子標籤,不僅性能更優,接收信號的距離更長,而且節能環保、質地柔軟,可開發出石墨烯射頻天線

 

 

功能塗料初步產業化


導電塗料:傳統的導電塗料通過加入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顆粒(如銀粉、銅粉、氧化鋅等導電性物質)作為添加劑,石墨烯具備優異的機械性能及熱性能,使得這種新型導電塗料更加耐用,更能適應複雜的應用環境。

 

 

防腐塗料:帶多層石墨烯塗層的鎳腐蝕速度比裸鎳的腐蝕速度慢 20 倍

 


抗靜電塗料:石墨烯所具有的高導電性、強力學性能等特點,有利於製備高性能、高強度的抗靜電塗料。

 

 

透光塗料:石墨烯由於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可以在實現防腐等目標的基礎上,用於汽車船舶玻璃、顯示器、電視機等領域。

 

碳質吸附劑定位中期突破

 

石墨烯的薄層結構使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對固體、氣體、離子都有著很高的吸附容量。

 


氧化石墨烯處理重金屬汙染

 

石墨烯本身是疏水的,而當石墨烯被氧化後,石墨烯的吸附性能被改變,對水中重金屬離子、有毒非金屬離子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飲用水處理,電鍍工業、印染工業、皮革加工等汙水處理方面大有可為。

 


石墨烯快速處理放射性汙染物

 

原子厚度的氧化石墨烯薄片能快速地吸附天然和人造的放射性核素,並凝結成固體,陸地、水下都能使用。

 


海水淡化

 

精確控制多孔石墨烯的孔徑並向其中添加其他材料,改變石墨烯小孔邊緣的性質,使其能夠排斥或吸引水分子,就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

 


石墨烯海綿處理原油汙染。


石墨烯能夠有效地吸附辛烷、泵油、柴油、煤油等多種油類,它的吸附過程像是石墨烯的孔洞容納了油類汙染物,並且石墨烯海綿能夠漂浮在水面上,非常適合海上元原油汙染等實際應用場合。

 

 

大氣汙染


石墨烯對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氨氣等氣體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而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屬於大氣汙染物,大至火力發電廠、冶煉廠,小至汽車都會在運行或使用過程中大量產生上述兩種汙染物。

 

 

苯汙染


單層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吸附苯和及其同系物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電纜保護材料定位中期突破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電阻率低於目前國內電線電纜的首選材料銅,目前主要問題是成本

 

 

石墨烯的電磁屏蔽防護性能高,與傳統的鍍錫層和金屬絲編織屏蔽層相比,石墨烯一方面提高了屏蔽效果,降低外部幹擾;另一方面還能避免出現屏蔽間隙,防止屏蔽金屬絲因斷絲而扎入纜芯而影響電纜絕緣性能。

 

 

催化劑定位中期突破


石墨烯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油溶性,能催化有機物反應。

 


石墨烯增強聚合物材料

 

石墨烯兼具石墨和碳納米管的很多優秀性能,被視為新的高性能納米增強體,可以為聚合物複合材料帶來多方面的性能提升,還可以增強石墨烯增強體與基體間的界面相互作用。

 

 

雷射器

 

由於石墨烯具有非凡的電學特徵以及泡利阻塞原理,且單原子層石墨烯擁有非波長依賴型的超快速飽和吸收,這使得功能化石墨烯在超快速光子器件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有效的穩定了雷射器的發射強度和使用壽命。

 

 

導電塑料

 

導電填料一般選用纖維狀與片狀導電材料,包括金屬纖維、金屬片材、導電碳纖維、導電石墨、導電炭黑、碳納米管、金屬合金填料等,石墨烯是一種性能最優益的填料。

 

17. 汽車定位中期突破


 

軍事


 


18. 投資邏輯


優選先發優勢和成長壁壘標的

 

針對石墨烯產業的當前特點,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研發實力雄厚,具備產品質量和客戶資源壁壘,或者在產業化階段已經佔據先發優勢的石墨烯標的。

 


全國產業布局如下




    不願意打賞就關注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石墨烯應用時代來臨,「神奇材料」石墨烯正在走進人們生活
    一件輕薄的馬甲,這就是石墨烯發熱技術的神奇之處。」日前,石墨烯產業奠基人、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顧問、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這樣介紹烯旺科技即將發布的石墨烯發熱智能產品系列。
  • 石墨烯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一切都是在炒作
    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未來10至20年內會爆發一場技術革命,「我認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矽時代」,「現在晶片有極限寬度,矽的極限是七納米,已經臨近邊界了,石墨是技術革命前沿」。這裡提到的石墨烯,究竟是何方神聖?它真的能帶來顛覆嗎?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石墨烯是人類打開原子世界,邁進綠色高級文明大門的鑰匙
    後來人類對矽(Si)原子的原子尺度的深入研究,發明二極體,並因此發明了計算機從而引發計算機革命,後來網際網路的出現,人類由此進入信息文明時代,可以這樣說目前的信息文明是建立在矽基的基礎上。目前,我們已經處於信息文明的末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發明的出現和大規模應用,信息文明即將迎來最輝煌的高潮。
  • 中英或將開展石墨烯合作
    國家主席訪英並將參觀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新聞引發了業界極大關注。
  • 中國碳基半導體材料取得新突破,或將終結矽時代,實現晶片全面領先
    從1959年,英特爾的創始人、矽谷的締造者之一羅伯特·諾伊斯發明矽集成電路之後,世界就進入了矽時代。,這些電晶體成為了資訊時代流動的血液,形成各種文字、數字、聲音、圖像和色彩,便捷了人類的生活。
  • 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最「快」的納米材料
    石墨烯到底有哪些神奇之處,能為人們帶來什麼驚喜?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人類正行進在以矽為主要物質載體的資訊時代,下一個量子時代,石墨烯很可能嶄露頭角 和金剛石一樣,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種存在形式。有趣的是,由於原子結構不同,金剛石是地球上自然界最堅硬的東西,石墨則成了最軟的礦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鉛筆芯。
  • 中國石墨烯行業發展
    石墨烯在下遊市場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新能源、大健康、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化工、航空航天等七大應用領域。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石墨烯產業發展,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進行系統布局,並將石墨烯列入我國「十三五規劃」的165項重大工程。相關政策的實施對推動技術創新、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全球第一款石墨烯產品出爐,誕生於中國!
    東旭光電在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率先進入了石墨烯應用領域。」眾多國家重視發展石墨烯技術什麼是石墨烯?為什麼當它的時代到來,會為中東產油國帶來巨大的經濟災難,甚至可能破產?石墨烯將取代矽,為世界電子科技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
  • 石墨烯焦耳熱發光,國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電燈泡
    通過改變器件中介質的折射率和厚度詳細探究石墨烯發光光譜調控規律。 研究背景 140年前,託馬斯·愛迪生用竹炭作為燈絲髮明了世界上首個電燈泡,結束了蠟燭和油燈時代,人類從此進入了「光明時代」。
  • 石墨烯六大應用領域全面分析
    石墨烯是已知的最薄的一種材料,並且具有極高的比表面積、超強的導電性和強度等優點。上述優點的存在是其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領域一:導電油墨 導電油墨是用導電材料製成的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導電質,可作為印刷導電點或導電線路之用。近年來在手機、玩具、薄膜開關、太陽能電池、遠紅外發熱膜以及射頻識別技術等行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 前途無量or曇花一現 石墨烯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大可能
    中國擁有最龐大的石墨烯研究隊伍,但是非常分散,基本上是小作坊式的。到處搞石墨烯產業園的做法,大部分是簡單重複,缺少技術含量,急功近利現象非常嚴重。很多人誤認為石墨烯產業會很快走向大規模快速發展階段,實際上並非如此。根據高德納公司(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實際上石墨烯產業仍處於早期階段,很快就會進入死亡谷,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堅持、企業遠見和國家意志。
  • 我國石墨烯市場分析: 三大特徵來了解石墨烯市場
    石墨烯概念在全球受到追捧,各國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和金融機構等都對此給予了較大關注。石墨烯是一種碳原子單層平面晶體新材料,它獨特的碳單層結構一度被認為無法穩定存在。  全球石墨烯市場巨大,中國將成最大消費國。
  • 石墨烯是什麼用途_石墨烯十大用途介紹
    較大的費米速度和低接觸電阻則有助於進一步減小器件開關時間,超高頻率的操作響應特性是石墨烯基電子器件的另一顯著優勢。此外,石墨烯減小到納米尺度甚至單個苯環同樣保持很好的穩定性和電學性能,使探索單電子器件成為可能。   代替矽生產超級計算機   科學家發現,石墨烯還是目前已知導電性能最出色的材料。石墨烯的這種特性尤其適合於高頻電路。
  • 解讀:為什麼石墨烯的時代還沒有真正到來?
    石墨烯是世界最薄、最硬的材料,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其潛在用途有保護塗層、透明可彎折電子元件、超大容量電容器,還可以用於動力電池,業內認為這正是電動汽車能否取得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 習主席訪英將參觀的石墨烯是什麼東東
    按照行程表,在訪英的最後一日,習近平將參觀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所,這裡代表著全世界最領先的石墨烯研究水平。資本市場立即聞風而動,19日石墨烯概念股全線大漲。截至當日收盤,石墨烯板塊漲幅為1.79%,包括西藏城投、德爾未來、東旭廣電三隻股票漲幅高達9%,其中西藏城投更是封死漲停,悅達投資、南都電源的漲幅也超過5%。
  • 科學家首次製備出矽-石墨烯-鍺高速電晶體
    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的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可將其截止頻率由兆赫茲(MHz)提升至吉赫茲(GHz)領域,並在未來有望實現工作於太赫茲(THz)領域的高速器件。1947年,第一個雙極結型電晶體(BJT)誕生于貝爾實驗室,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技術的新時代。
  • 中國石墨烯產業蓄力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新華社記者唐奕攝新華社青島11月21日電(記者張旭東)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在中國正從導電添加劑、保健用品、加熱膜、塗料等領域的粗放式利用,邁向醫療器械、手機散熱、光伏銀漿料、紡織纖維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 後矽時代,這種材料被看好
    ,那麼如今石墨烯以外的其他穩定材料將成為「第二把鑽研後矽時代的火」。為了創建這些高性能晶片,研究人員將利用相對較新且前景廣闊的二維(2D)材料。在過去的十年中,二維材料引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興趣。2D材料的興起始於2004年石墨烯樣品的成功製備。特別是觀察到的高載流子遷移率提高了人們的期望,即石墨烯可能成為FETs的完美通道材料,並將成為傳統半導體材料的繼任者。
  • 從三大特徵來分析石墨烯市場
    全球石墨烯市場巨大,中國將成最大消費國。業內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石墨烯年產能將達到千噸級。隨著石墨烯創新中心即將建立,我國石墨烯產業化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千億元產業規模值得期待。 石墨烯是一種碳原子單層平面晶體新材料,它獨特的碳單層結構一度被認為無法穩定存在。 全球石墨烯市場巨大,中國將成最大消費國。目前全球石墨烯年產能已達到百噸級,業內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石墨烯年產能將達到千噸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