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一切都是在炒作

2020-11-26 電車之家網

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未來10至20年內會爆發一場技術革命,「我認為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矽時代」,「現在晶片有極限寬度,矽的極限是七納米,已經臨近邊界了,石墨是技術革命前沿」。這裡提到的石墨烯,究竟是何方神聖?它真的能帶來顛覆嗎?

掃描電鏡下的石墨烯,顯示出其碳原子組成的六邊形結構。

石墨烯——一種只有一個原子厚的二維碳膜——的確是種令人驚訝的材料。雖然名字裡帶有石墨二字,但它既不依賴石墨儲量也完全不是石墨的特性:石墨烯導電性強、可彎折、機械強度好,看起來頗有未來神奇材料的風範。如果再把它的潛在用途開個清單——保護塗層,透明可彎折電子元件,超大容量電容器,等等——那簡直是改變世界的發明。連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都授予了它呢!

但它誕生至今都十年了,我的透明手機在哪呢?

其實就在2012年,因石墨烯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和他的同事曾經在《自然》上發表文章討論石墨烯的未來,兩年來的發展也基本證明了他們的預測。他認為作為一種材料,石墨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然將來它也許能發揮重大作用,但是在克服幾個重大困難之前,這一場景還不會到來。更重要的是,考慮到產業更新的巨大成本,石墨烯的好處可能不足以讓它簡單地取代現有的設備——它的真正前景,或許在於為它的獨到特性量身定做的全新應用場合。

石墨烯到底是什麼?

石墨烯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由單層原子構成的材料。碳原子之間相互連接成六角網格。鉛筆裡用的石墨就相當於無數層石墨烯疊在一起,而碳納米管就是石墨烯捲成了筒狀。

石墨、石墨烯、碳納米管和球烯之間的關係。

由於碳原子之間化學鍵的特性,石墨烯很頑強:可以彎曲到很大角度而不斷裂,還能抵抗很高的壓力。而因為只有一層原子,電子的運動被限制在一個平面上,為它帶來了全新的電學屬性。石墨烯在可見光下透明,但不透氣。這些特徵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保護層和透明電子產品的原料。

但是適合歸適合,真的做出來還沒那麼快。

問題之一:製備方式。

許多項研究向我們展示了石墨烯的驚人特徵,但有一個陷阱。這些美妙的特性對樣品質量要求非常高。要想獲得電學和機械性能都最佳的石墨烯樣品,需要最費時費力費錢的手段:機械剝離法——用膠帶粘到石墨上,手工把石墨烯剝下來。

別笑,2004年諾沃肖洛夫他們就是這麼製備出石墨烯的。

諾沃肖洛夫團隊捐贈給斯德哥爾摩的石墨、石墨烯和膠帶。膠帶上的籤名「AndreGeim」就是和諾沃肖洛夫一同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圖片來源:wikipedia

雖然所需的設備和技術含量看起來都很低,但問題是成功率更低,弄點兒樣品做研究還可以,工業化生產?開玩笑。要論產業化,這手段毫無用途。哪怕你掌握了全世界的石墨礦,一天又能剝下來幾片……

當然現在我們有了很多其他方法,能增加產量、降低成本——麻煩是這些辦法的產品質量又掉下去了。我們有液相剝離法:把石墨或者類似的含碳材料放進表面張力超高的液體裡,然後超聲轟炸把石墨烯雪花炸下來。我們有化學氣相沉積法:讓含碳的氣體在銅表面上冷凝,形成的石墨烯薄層再剝下來。我們還有直接生長法,在兩層矽中間直接設法長出一層石墨烯來。還有化學氧化還原法,靠氧原子的插入把石墨片層分離,如此等等。方法有很多,也各自有各自的適用範圍,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真的能適合工業化大規模推廣生產的技術。

這些辦法為什麼做不出高質量的石墨烯?舉個例子。雖然一片石墨烯的中央部分是完美的六元環,但在邊緣部分往往會被打亂,成為五元或七元環。這看起來沒啥大不了的,但是化學氣相沉積法產生的「一片」石墨烯並不真的是完整的、從一點上生長出來的一片。它其實是多個點同時生長產生的「多晶」,而沒有辦法能保證這多個點長出來的小片都能完整對齊。於是,這些畸形環不但分布在邊緣,還存在於每「一片」這樣做出來的石墨烯內部,成為結構弱點、容易斷裂。更糟糕的是,石墨烯的這種斷裂點不像多晶金屬那樣會自我癒合,而很可能要一直延伸下去。結果是整個石墨烯的強度要減半。材料是個麻煩的領域,想魚與熊掌兼得不是不可能,但肯定沒有那麼快。

顯微鏡下的一塊石墨烯,偽色標記。每一「色塊」代表一片石墨烯「單晶」。

問題之二:電學性能。

石墨烯一個有前景的方向是顯示設備——觸屏,電子紙,等等。但是目前而言石墨烯和金屬電極的接觸點電阻很難對付。諾沃肖洛夫估計這個問題能在十年之內解決。

但是為啥我們不能幹脆拋棄金屬,全用石墨烯呢?這就是它在電子產品領域裡最致命的問題。現代電子產品全部是建築在半導體電晶體之上,而它有一個關鍵屬性稱為「帶隙」:電子導電能帶和非導電能帶之間的區間。正因為有了這個區間,電流的流動才能有非對稱性,電路才能有開和關兩種狀態——可是,石墨烯的導電性能實在太好了,它沒有這個帶隙,只能開不能關。只有電線沒有邏輯電路是毫無用途的。所以要想靠石墨烯創造未來電子產品,取代矽基的電晶體,我們必須人工植入一個帶隙——但是簡單植入又會使石墨烯喪失它的獨特屬性。目前針對這個領域的研究的確不少:多層複合材料,添加其他元素,改變結構等等;但是諾沃肖洛夫等人認為這個問題要真正解決,還要至少十年。

問題之三:環境風險。

石墨烯產業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汙染。石墨烯產業目前最成熟的產品之一可能是所謂「氧化石墨烯納米顆粒」,它很便宜,雖不能用來做電池、可彎折觸屏等高端領域,作為電子紙等用途倒是相當不錯;可是這東西對人體很可能是有毒的。有毒不要緊,只要它老老實實呆在電子產品裡,那就沒有任何問題;可是前不久研究者剛發現它在地表水裡非常穩定、極易擴散。雖然現在對它的環境影響下斷言還為時太早,但這的確是個潛在問題。

所以,石墨烯的命運究竟如何?

鑑於過去幾個月裡學界並無新的突破性進展,近日它的這波突發性「火熱」,恐怕本質上還是資本運行的炒作結果,應審慎對待。作為工業技術,石墨烯看起來還有許多未能克服的困難。諾沃肖洛夫指出,目前石墨烯的應用還是受限於材料生產,所以那些使用最低級最廉價石墨烯的產品(譬如氧化石墨烯納米顆粒),會最先面世,可能只需幾年;但是那些依賴於高純度石墨烯的產品可能還要數十年才能開發出來。對於它能否取代現有的產品線,諾沃肖洛夫依然心存疑慮。

另一方面,如果商業領域過度誇大其神奇之處,可能會導致石墨烯產業變成泡沫;一旦破裂,那麼也許技術和工業的進展也無法拯救它。科學作者菲利普·巴爾曾經在《衛報》上撰文《不要期望石墨烯帶來奇蹟》,指出所有的材料都有其適用範圍:鋼堅硬而沉重,木頭輕便但易腐,就算看似「萬能」的塑料其實也是種種大相逕庭的高分子各顯神通。石墨烯一定會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沒有理由認為它能成為奇蹟材料、改變整個世界。或者,用諾沃肖洛夫自己的話說:「石墨烯的真正潛能只有在全新的應用領域裡才能充分展現:那些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這一材料特性的產品,而不是用來替代現有產品裡的其他材料。」至於眼下的可列印、可摺疊電子產品,可摺疊太陽能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等新領域能否發揮它的潛能,就讓我們平心靜氣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解讀:為什麼石墨烯的時代還沒有真正到來?
    正因為它的潛在用途極大,發現石墨烯的英國科學家憑此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11577.htm  因為看到了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的優越性,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推進其研發和生產。
  • 華為Mate8最大騙局:石墨烯電池竟是赤裸裸的炒作
    華為Mate8最大騙局:石墨烯電池竟是赤裸裸的炒作  倦夢還 • 2015-11-27 10:49:30
  • 小米夠無恥,靠「石墨烯」電池炒作,你確定還要買小米6嗎?
    2017年已經來臨,小米的2016年並不太順利,在艱難中度過,據傳小米手機的銷量不足7000萬,還沒有2015年的水平,可謂是下滑嚴重,不過好在2016年已經過去,在新的一年裡可以從新開始,而小米一直也研發黑科技不斷。
  • 烯旺科技打破難題,"神奇材料"石墨烯的應用時代提前10年到來
    ——石墨烯從實驗室走向應用,智能穿戴產品誕生2010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為成功分離出石墨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說到實際應用,就必須提到石墨烯的絕佳導熱性能。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室溫下,石墨烯的熱導率超過自己同類的極限,連鑽石也要甘拜下風,大約是銀的12倍,銅的13倍。正是利用這一優勢,深圳烯旺科技研發了石墨烯智能理療護腰等多種智能發熱產品,讓石墨烯成為市場上最IN的消費級高科技。
  • 烯旺科技打破難題,「神奇材料」石墨烯的應用時代提前10年到來
    而今天,石墨烯產業奠基人、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顧問、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烯旺科技」)董事長馮冠平教授,已帶領研發團隊將石墨烯帶入了商業化應用的康莊大道。但說到實際應用,就必須提到石墨烯的絕佳導熱性能。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室溫下,石墨烯的熱導率超過自己同類的極限,連鑽石也要甘拜下風,大約是銀的12倍,銅的13倍。正是利用這一優勢,深圳烯旺科技研發了石墨烯智能理療護腰等多種智能發熱產品,讓石墨烯成為市場上最IN的消費級高科技。
  • 號稱「最強材料」,問世16年,為什麼石墨烯還沒有席捲全球?
    21世紀,充滿了奇蹟的時代,全世界局勢穩定,人類的生活富足而美好,很多人都認為21世紀會是人類科學飛速發展的一個百年,但是21世紀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我們的生活雖然有很大的改變,但是人類的科學似乎沒有太大的進步,人類仍然在探索宇宙,試圖移民火星,可控核聚變仍然是遙遠的50年,似乎一切都在改變,也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
  • 華為石墨烯電池僅是炒作,且作為導電添加劑並無優勢
    打開APP 華為石墨烯電池僅是炒作,且作為導電添加劑並無優勢 浪跡 發表於 2017-01-04 09:18:25   其實大多數的石墨烯電池僅僅是使用少量的石墨烯作為鋰離子電池的導電劑,添加量不足1%,本質上還是鋰離子電池,只不過是以石墨烯作為宣傳的噱頭。
  • 「超級」材料石墨烯:距離顛覆人類社會還差幾步?
    不知從哪時起,石墨烯這個神奇的材料開始充斥在各大科技,投資新聞版塊。華為的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在2014年首次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提到石墨烯的時代將到來,並會顛覆現在的「矽時代」;而近日,6分鐘內快速充放電基於石墨烯的電池在本月問世。關於它的各種「黑科技」的傳聞也層出不窮,那麼石墨烯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呢?
  • 天宮一號順利墜入地球,讓西方的一切炒作都化為泡影
    剛剛墜落的天宮一號,曾經被西方媒體炒作成人類安全的重大威脅。記得美國曾有人預測落點是安徽和河南交界處。美國福克斯新聞曾說要墜落在巴西聖保羅沿海。差的不是一兩公裡,而是十萬八千裡。美國科技不是世界第一嗎?除非這個預測是故意想製造恐慌。
  • 石墨烯電池及汽車何時落地,一切還只是未知數!
    於是很多人都認為:未來的汽車將會由石墨烯電池所取代,真的是這樣嗎?1、石墨烯石墨烯是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因此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科學家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
  • 材料小博士:石墨烯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傷害?盤點石墨烯那些優缺點
    都知道石墨烯的問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熱潮,飽受追捧,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尺寸材料,它的結構,是由已知存在的最強和最靈活的材料組成,常聽人說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有能力的人會遭受到平常人所不會遭受到的磨難和非議,那麼,牛逼的石墨烯,自然也遇到了不少的流言蜚語了。
  • 炒了這麼多年的石墨烯,為啥還沒大量使用?
    近年來,石墨烯成為了一個很火的詞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石墨烯被許多人寄予厚望,除了電子工業以外,石墨烯甚至還出現在了能源,醫藥等諸多領域。許多物理學家都投入到了石墨烯的研究中,並把石墨烯視為一種革命性的材料。
  • 石墨烯電池:神話,還是泡沫?
    各色媒體也開始聞風而來爭相報導石墨烯電池的優勢並進行相應炒作,一時間石墨烯電池相關概念股一片飆紅,整個電池行業似乎被打了雞血,所有人都期待石墨烯電池時代的到來。我們所能得到的石墨烯很多都富含缺陷(既包括碳材料本徵的空位缺陷還包括特意引入的雜原子位點帶來的缺陷),而且表面富含多種官能團(如羧基、羥基、環氧基等這些易於和鋰發生化學相互作用的基團)。這些因素與石墨烯本身巨大的比表面積相疊加會造成大量鋰不是以脫嵌的形式參與電化學反應,而是以吸附的形式貢獻贗電容。
  • 石墨烯最全面分析——人類將從矽時代邁向石墨烯時代
    >2010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25 年將達到千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21世紀,人類將從矽時代全面邁向石墨烯時代。13.技術難點 一大難點是成本,當在生長基底上生長出石墨烯後,完美的轉移到 pet、玻璃等產品基底還很難,在良率上沒有保證
  • 充電比加油還快,石墨烯電池將改變遊戲規則
    如果你開的是一輛配備了最新石墨烯電池的新型電動汽車,那麼這個問題將會得到解決。你一個上廁所的時間,它就已經充滿電了。更驚人的是,這些神奇的石墨烯電池有可能在明年就開始上市。 快速充電並不是石墨烯的唯一優點。與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相比,石墨烯的壽命增加了50%,而碳足跡排放也減少了25%。更重要的是,同樣的輸出所需的重量也減少了一半,這為電動飛機領域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從本質上講,石墨烯可以在推動可持續的電力未來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 石墨烯或是「大忽悠」
    但在第二屆國際碳材料大會上,石墨烯的專家們卻道出了實情:片面的強調快充快放只是個學術說法而已,離真正應用還遙遠的很。石墨烯在電池上會有所貢獻,但所謂的可以產生顛覆性改變還未看出來。  除了應用之外,石墨烯本身的製備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製備難,製備過程中產生嚴重的環境汙染,這都是石墨烯想要由「碳」變成「黑金」不可繞開的問題。
  • 1000塊1g的石墨烯拿來做電池?華為自己都不知道
    以前諾基亞活躍的時候三天兩頭你都能看到手機擋子彈的新聞,現在華為火了你就能經常看到石墨烯電池的消息了,說實話這消息從14 15年就開始傳了,到了9102年這樣的消息還在,關鍵是還有不少人信,連華為自己都不知道要用石墨烯電池,網友直接給雲研發了?
  • 石墨烯企業100強
    石墨烯的應用領域包括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太陽能電池電極材料、傳感器、半導體器件、透明顯示觸控螢幕、海洋重防腐塗料、海水淡化、水汙染治理以及軍工裝備等方面。當然了,至於具體如何實現這些應用,還需要不斷探索嘗試。石墨烯這個高科技概念在股票市場也引起了很多炒作,不少不具備相關科學知識的散戶也對此進行了跟風。那麼為什麼可以炒作石墨烯概念呢?
  • 解讀被捆綁炒作的「高科技」 專家:別搭理偽科技
    目前量子科技的研究主要還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一件產品量子不量子,看什麼?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院士給出了說法:「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上,它就不是量子的。」
  • 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創新空間無限   當一百年前汽車取代馬車的時候,雖然只是交通工具的改變,甚至可以說交通的本質並沒有變,但交通的變化大到改變了我們所能感知的幾乎所有一切。未來,一切商業都將網際網路化,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未來10年,是一場生生不息的網際網路創新大決戰。中國在線的6.5億人口和未在線的6.5億人口,是全球最蔚為壯觀的消費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創新創業試驗場。中產階級強勢崛起、高淨值人群從3億向6億發展,5年翻一番。80後,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的消費、審美、創新、創業主體,是品牌化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