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將成水處理領域新藍海?

2021-01-1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顧名思義,海水淡化即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也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海水淡化被認為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方法。據相關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

而在我國,近些年海水淡化行業基本處於不溫不火、風平浪靜的狀況。直到近期,國內的幾家知名公司相繼布局海水淡化領域,謀求迅速突擊海水淡化市場,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注意。

那麼,我國目前的海水淡化市場究竟如何,是否能夠成為水處理領域新藍海呢?

中交建欲收購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公司

以色列的IDE海水淡化技術有限公司(簡稱IDE)成立於1965年,專注於開發先進的水淡化技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公司,在《財富》雜評選的「2016年50家改變世界的公司」中,IDE位列第二。

日前,據媒體報導,IDE收到至少三家公司的收購報價,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建)就位於其中。中交建給出的是6.5億美元的非約束性報價。

資料顯示,IDE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同時提供熱法和膜法兩種不同海水淡化工藝技術及設備的供應商,在海水淡化行業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此外,IDE已經將業務拓展到了中國、印度、澳大利亞等40個多個國家。

如果中交建能夠順利收購IDE,將獲得最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和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建設與管理運行經驗,可以迅速提升自身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市場地位。

巴安水務接連拓展海水淡化市場

巴安水務應該是國內最先發現海水淡化市場潛力,並成功進入該領域的少數公司之一。

前期,巴安水務已經收購具有奧地利KWI、瑞士水務21.6%股權,布獲取了先進的海水淡化專利技術。8月初,巴安水務有宣布擬收購德國ItN的67.65%股份。ItN的平板陶瓷膜技術在海水淡化領域中也具有廣泛應用。

據悉,巴安水務在滄州的海水淡化項目已進入工程安裝階段,近期又籤訂了8.3億元的營口市仙人島能源化工區海水淡化項目PPP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外還設立了海水淡化研究院。分析認為,巴安水務在國內外海水淡化業務上不斷發力,或成公司近期的重要突破。

目前,海水淡化業務已經成為巴安水務的業績新增長點。巴安水務董事長張春霖曾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海水淡化業務的規模及佔比,將海水淡化發展成為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

天壕環境收購海水淡化公司賽諾水務

7月中旬,天壕環境宣布,擬作價8.8億元購買賽諾水務100%股權。賽諾水務則在國內的海水淡化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海水淡化是賽諾水務的三大主要業務之一。資料顯示,賽諾水務建設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千噸級、第一個萬噸級、第一個採用PX220高效能量回收裝置、第一個採用UF做海水預處理等示範性的海水淡化項目。

據統計,目前賽諾水務至少擁有5個海水淡化項目,以及十多項脫鹽技術。並且公司已經在美國、新加坡、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均有開展業務合作。

此次收購完成後,天壕環境和賽諾水務強強聯手,很有可能將大力拓展目前國內只有為數不多公司涉足的海水淡化市場。

國內市場廣闊規模與海外差距較大

幾家公司如此下重注布局海水淡化領域,那麼,國內的海水淡化市場究竟如何呢?

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我國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102.65萬噸/日,僅為世界規模的1.2%。其中,2015年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10.77萬噸/日。全國已建成萬噸級以上海水淡化工程31個,全國已建成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20萬噸/日。

用途上,國內海水淡化水用於工業佔比63.60%,用於居民生活用水佔比35.67%。而全球投產的脫鹽項目則主要服務於居民用水,工業用水只佔到28%。

技術上,目前我國在海水淡化領域的一些相關技術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如反滲透和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但總體應用仍然較少。

成本上,海外先進海水淡化項目的平均成本為3-4元/噸水,IDE生產一加侖(3785毫升)淡水只需要0.5美分。而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基本為5-8元,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分布上,國內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集中在水價較高的沿海省份。

可見,我國海水淡化行業在水平和規模等多方面,與海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差距的存在也證明了市場的存在。

有分析稱,未來20年內,國際海水淡化市場將達到700億美元的水平,而我國的海水淡化市場至少會達到幾十億美元。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基於此,本文結合海水淡化工程中,淡化水的後處理進行相關闡述,分析了淡化水的水質特徵等方面,並就對海水淡化水後處理工程提出部分建議,以期對今後海水淡化用於火力發電廠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關鍵詞:海水淡化;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1引言環境汙染的加劇讓淡水匱乏的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 中新道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新道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
  • 三沙漁民喝上江蘇海淡水 淡化海水將成新藍海
    儘管這樣,運一次水也只能維持十天。」    為給漁民補充淡水,2014年,三沙市給該島安裝淡化海水設備,漁民們喝上了第一口「海淡水」。「淡化海水靠柴油機發電,遇到惡劣天氣,補給船出不了海,水就斷供。」謝勝清坦言,「雖然有了『海淡水』,但出水少,島上當時生活著500人,洗衣做飯依然不能敞開用。」
  • 中新道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達成合作,共同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海水淡化廢水如何處理?
    日前,記者從岱山縣鹽業局獲悉,浙江省首個海水淡化濃縮水製鹽技術開發與示範工程在該縣正式開工。按照設計,岱山綠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將對海水淡化剩下的濃縮水進行一定處理,然後通過輸滷管道輸送到茶前山鹽場進行曬鹽。工程計劃於5月底完工。沉澱、過濾、加藥、反滲透、消毒……在位於岱山縣浪激渚的綠源公司廠區裡,工作人員正按照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海水淡化。
  • 石墨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應用
    這種特製的石墨烯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從而實現淡化海水,如圖所示。該項研究成果在成本上也遠低於現有的其他技術,讓人們在海水淡化上又多了一種選擇。中國科學家在利用石墨烯淡化海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石墨烯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精密快速篩選離子的性能。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時代匯通的膜產品及技術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行業、醫療製藥、市供水處理、工業用高純水、鍋爐補水、海水淡化、電子行業超純水、廢水的處理與回用、物料濃縮提純及農業灌溉等多種行業。  深圳惠程(002168):聚醯亞胺合成技術全國領先,反滲透膜核心材料。
  • 海水淡化廠取水型式的分析及設計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海水淡化的取水系統作為海水淡化廠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的優化設計及穩定運行直接影響到海水淡化廠的產水量、產水水質及運營成本。本文簡要介紹了海水淡化的取水方法、各方法的優缺點及選擇依據,以及海水淡化取水工程設計中需注意的關鍵問題。
  • 專家表示:海水淡化水很健康 民眾可放心飲用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實習生 吳姣)「淡化水經過礦化之後完全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和營養物的需求,大家可以放心飲用。」昨日,在國家海洋局成立50周年之際,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雷波等專家在參加中國科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回答了人們對海水淡化安全性的疑問。
  •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當前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海水淡化被認為是一種最具前景的解決方法. 目前已開發出了海水淡化技術,離子交換法淡化海水具有處理徹底、成本低、可再生等優勢,已在海水淡化預處理、後處理、濃海水中提取化學元素等方面得到應用,具有廣闊前景。
  •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
    水危機的進擊——海水淡化處理技術(一)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術超過20餘種,包括冷凍法、反滲透法、低溫多效、多級閃蒸、電滲析法、壓汽蒸餾、露點蒸發法、水電聯產、熱膜聯產以及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術等等,以及微濾、超濾、納濾等多項預處理和後處理工藝。
  • MVR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MVR技術;海水淡化;應用研究引言在我國「十三五規劃」當中提到,要求對我國的海水淡化工業實現規模化、集成化的生產工作模式,逐步將海水淡化產業打造成我國新興的戰略資源產業,有效地解決我國局部地區缺水的問題,保證我國所有地區都能夠供水正常。
  • 你喝的純淨水是「海水」 海水淡化技術將在天津市普及
    記者昨天從城市節水辦獲悉,本市目前每天可以生產海水淡化水16000噸,還有一部分被製成純淨水。近期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普及這項技術。
  •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中國科學家在氧化石墨烯薄膜淡化海水領域獲突破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7-10-13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青島建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 市民將喝淡化海水
    記者 曹思揚 攝  青島6月26日訊(記者 曹思揚) 26日,記者從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獲悉,青島已建成的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流進市民家中,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2015年每天可淡化海水數量翻番,達到20萬噸。
  • 海水淡化連放利好大招 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按照《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中所提出的目標,截至2020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除了產能規模外,若將目光放至更為遠期的未來,海水淡化的成本劣勢將在未來隨著創新技術應用而逐步消解。
  • 35張圖「揭密」海水淡化產業的現實與未來
    從成本結構來看,能源成本佔到噸水成本的四成到五成。國內海水淡化噸水平均成本達到5~8元,明顯高於海外先進項目(3~4元)。十三五,行業爆發臨界點來臨。1)引入海外先進經驗,增強國內海水淡化技術實力。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和性能上升,是推動海水淡化經濟性的核心因素。依託先進技術、設計理念,以色列能做到人民幣3~4元的噸水成本。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這一成果有望在海水淡化領域獲得應用。  擁有精密快速的篩選功能  石墨烯是一種神奇的材料,有著一些獨特的特性,近幾年備受科學家青睞。比如它優良的導電性,讓人們在電晶體領域很看好它們。它幾乎完全透明,在太陽能電池或觸屏方面或許大有作為。不過,石墨烯與水之間有什麼樣的相互作用,人們了解得並不透徹。
  • 海水淡化水距飲用還有多遠
    《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明確,海水淡化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源,要加強宣傳,消除公眾對海水淡化水作為飲用水源的疑慮。 現實中,海水淡化水要成為飲用水,卻面臨著多重關口: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水源的規定未提及海洋。普通居民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 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建成 市民將喝上淡化海水(圖)
    本報記者 曹思揚 攝   齊魯晚報青島6月26日訊(記者 曹思揚) 26日,記者從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獲悉,青島已建成的國內最大海水淡化項目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流進市民家中,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2015年每天可淡化海水數量翻番,達到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