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現場。 本報記者 曹思揚 攝
齊魯晚報青島6月26日訊(記者 曹思揚) 26日,記者從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上獲悉,青島已建成的國內最大
海水淡化項目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流進市民家中,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2015年每天可淡化海水數量翻番,達到20萬噸。
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3青島國際脫鹽大會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海水淡化、水再利用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海水淡化利用。大會的主題為「脫鹽:創新驅動與綠色發展」,本次大會圍繞主題,共同研討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戰略和技術,增進與國際脫鹽領域的有效合作,促進海水淡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
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方震介紹,2012年,青島每天可淡化海水3.1萬噸,佔全國日產能力的5.2%,已經建成的青島百發海水淡化項目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海水淡化項目,每天可淡化海水10萬噸,未來將進入市政供水管網,與來自水庫、黃河等渠道的淡水一起流入居民家中,相當於每年可節省自來水3600多萬噸。
青島市海水淡化裝備製造產業建築已經啟動,截至2012年,青島共有7家海水淡化裝備製造企業,產值為5億元,佔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市場份額的4.6%。共有10家涉及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的機構。青島未來的發展目標為打造國家海水淡化示範城市、國家海水淡化裝備製造基地和全球海水淡化裝備製造中心,爭取到2015年,日產能力達到20萬噸,海水淡化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20億元,佔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市場份額達到25%。
[編輯: 林永麗]